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窦娥冤知识点

小编:

(一)古代戏曲的特点

1.始于离者,终于和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

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像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二)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三)元杂剧

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这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有的名称。

元杂剧使用的曲调全为北曲,北曲各宫调的声情虽与南戏基本相同,但由于北曲比南曲多变宫、变徵两个半音,故从总的音乐风格来说,北曲比南曲高亢激越。

与南南曲相比,北曲用韵较严,每套曲只押一韵,中间不换韵,而且韵脚密,几乎每句都押韵。

元杂剧的结构:一本杂剧一般分为四折,或加楔子。在第一折之前的楔子,用来交代人物和故事的前因,以引出正戏,相当于开场戏;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楔子与折的区别,楔子只用一两支曲调,不必如折那样,必用一套曲调。一折不等于现代戏剧的一场,而是以唱完一套曲子为标准。也就是说,一本杂剧要唱完四套曲子,而且只能由主角一人唱曲,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其他脚色只能念白。

套曲是与只曲相对而言的,把许多只曲(至少三只,多的可达二十只左右)连缀起来成为套曲。这种连缀有两个条件:一是只曲的次序,什么曲牌在前、什么曲牌在后,基本固定;二是套曲中的只曲彼此属于同一宫调里的曲牌。用四套曲子以上的杂剧极少见的。偶尔有的题材,作者认为写一本四折不能容纳和完成主题思想,就以多本的形式解决。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用了五本二十一折。

戏剧语言包括科介、宾白和曲词。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一般是散文,也有少数韵语,分对白、独白、旁白、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

同时还需要了解和会分析窦娥冤的人数形象:

勤劳善良,孝顺贤惠,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充满反抗精神,敢于与恶势力斗争的劳动妇女形象。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窦娥冤知识点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二语文知识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语文网高中频道!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四单元窦娥冤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知识点窦娥冤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窦娥冤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第四单元窦娥冤知识点 语文版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三单元窦娥冤知识点 北京版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三单元窦娥冤知识点 高二下册语文期中复习第一单元窦娥冤重点词语讲解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闺塾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哀江南知识点 北京版高一语文下册《窦娥冤(节选)》知识点总结 高二下册语文期中复习窦娥冤知识点梳理 精编高二语文下册期末必备知识点:《窦娥冤》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知识点第四单元长亭送别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四单元闺塾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长亭送别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整理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知识点(苏教版) 一年级第二单元下册语文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第六单元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四单元长亭送别知识点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整理 初二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集锦(人教版) 人教版初二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集锦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初三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集锦(人教版)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六单元知识点讲解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沪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师说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整理 沪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劝学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三单元雷雨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三单元茶馆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六单元促织知识点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整理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逍遥游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第四单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梳理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第四单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点:第二单元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六单元柳毅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五单元赤壁赋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琵琶行知识点 苏教版高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高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想北平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第四单元)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六单元逍遥游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五单元祭十二郎文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沪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过秦论 窦娥冤笔记整理 窦娥冤内容概括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谈中国诗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花未眠知识点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过秦论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六单元滕王阁序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知识点 初一人教版语文下册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沪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石钟山记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柳毅传(节选)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第二单元) 鲁教版初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集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五单元愚溪诗序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集锦~ 二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第八单元语文知识点(人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我与地坛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冀教版)初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大全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第15课 窦娥冤的作者是谁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兰亭集序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荷塘月色知识点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第二单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五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