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理想与幻想──读《在山的那边》有感

小编:

《在山的那边》是从山里出来的大诗人王家新写的,它取材于作者童年的一段小插曲,选择了群山、碧海来表达了一种信念与追求,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有一位诗人曾经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躺在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仅要有理想,还要大胆地幻想,更要大胆地去实践。在理想中躺着等待新的开始,结果不仅遥遥无期,甚至连已经拥有的机会也会失去。

众所周知,拘于理想而不去奋斗的人,只是一个平庸无志的人。因为理想虽然是美好的,但也是虚无的,要使理想成为现实,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要经历千辛万苦,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他们“豪情壮志”,但不顾虑眼前,立足今天,尽管他们愿望美好,理想诱人,但从不付之行动,眼高手低,志比天高,行如纸薄,最终也只能是一个美丽的“肥皂泡”而已。

前人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那些无志之人的“志”,就是美梦,就是所谓的“理想”,他们把自己的理想看得再美好,再完善,也只是空中阁楼,雾里看花罢了。

只有摆脱虚无的理想,正视现实,顽强拼搏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不要成为第二个“阿Q”,整天处于幻想之中,把自己的未来打扮得五彩缤纷,然而醒来还是在破庙里,成为人们的笑料,成为一生的遗憾。

    相关推荐

    读《在在山的那边》有感 读《在山的那边》有感 《在山的那边》教学随想 《在山的那边》中心思想 《在山的那边》教学随想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 《在山的那边》读后感2 《在山的那边》阅读理解答案 《在山的那边》导读 《在山的那边》导读 《在山的那边》有关资料 《在山的那边》有关资料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教学后记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课文导读 《在山的那边》导读(赵寻) 《在山的那边》朗读节奏 在山的那边4 1 在山的那边 01.在山的那边 1、《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3 《理想的风筝》读后感 1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教学参考: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理想·硬汉──读《老人与海》后感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一边读,一边想 一边读,一边想 《在山的那边》教案 《在山的那边》题解 《在山的那边》鉴赏 《在山的那边》说课 《理想》感后感 《在山的那边》主旨 <在山的那边>教案 《在山的那边》说课 一 在山的那一边 《在山的那边》教案 《在山的那边 》教案 1 在山的那边2 《在山的那边》赏析 《在山的那边》教案 《在山的那边》教案 1 在山的那边1 1 在山的那边3 《在山的那边》导练 《在山的那边》改写 《在山的那边》教案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案范文 立足文本,解读《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拓展阅读练习 《在山的那边》课后分析与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案例与反思 《下江陵》:在政治幻想和艺术幻想之间挣扎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在山的那边》教案10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在山的那边》教案15 《在山的那边》学案3 《在山的那边》教案7 《在山的那边》教案13 《在山的那边》教案17 《在山的那边》讲学稿 《在山的那边》检测题 《在山的那边》教案1 《在山的那边》教案3 1.《在山的那边》教案 《在山的那边》教案9 《在山的那边》教案4 《在山的那边》学案1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教案11 《在山的那边》教案12 《在山的那边》教案21 王家新《在山的那边》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