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再别康桥》探微

小编: :admin

一般认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告别母校之作,作者以为它是写惜别恋情的。

一般认为,“彩虹似的梦”是“暗指作者昔日的愿望和理想”,笔者以为是指昔日的恋情。

笔者的意见可以从诗中所用的典故中找到答案。

1、“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其中“青草更青”化用了汉代古诗《饮马长城窟行》中“青青河畔草”的诗句。“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原句是少妇因见到青青的河畔草儿勾起她对远方丈夫的绵绵情思。徐志摩当然明白“青草”的特定含义,“青青河畔草”自然要勾起他绵绵的恋情,自然要到青草更深处去寻找过去的影子。耐人寻味的是,徐志摩将古诗“青青河畔草”拆开,巧妙地用在两处,以此来遮人眼目。但是,有心人的眼睛是遮不住的:“青草更青”扣“青青河畔草”中的“青青草”,而在“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中,则直接用了“青青河畔草”中的“河畔”。徐志摩煞费苦心的将“青青河畔草”嵌入《再别康桥》中,可见,《再别康桥》是写恋情的。

2、“寻梦?撑一枝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寻梦”,应从南宋女词人聂胜琼的《鹧鸪天·寄李之问》中来:“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这“寻梦”的“梦”无疑也是指的恋情。

3、“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青荇”应是从《诗经·关雎》中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梦寐求之。求之不得,梦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关雎》是一首爱情诗,写的是一位男子思慕一位女子。这“青荇”自然也是为写恋情而设的。

4、开篇“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中的“云彩”和段末“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中的“云彩”,以及中间的“是天上虹”中的“虹”和“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中的“彩虹”,在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是祝英台跳入梁山泊的坟中时被人扯下的一条彩带,这条彩带飞升上天而为彩虹,它是一种悲剧美的化身。本来是悲剧美化身而成的彩虹,又被“揉碎”,则更见凄美,这正是徐志摩这段恋情的写照。失去了的是最美的,于是作者将这种圣洁恋情“沉淀”在榆阴下的清泉里,上面覆之以“浮藻”,叫人不要去玷污她,窥视它,就连自己也不想去惊扰她。徐志摩在开篇要“作别”的、在末段要“挥”掉的,就是这种“舍不得也得舍”的恋情。

5、“悄悄是别离的笙箫”,送别吹玉笛,奏笙箫,常常也只是用来表现送别友人、恋人的,如“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聂胜琼《鹧鸪天·答李之问》)。这与彩带化虹一样,典型的中国特色。

从用典的角度看,徐志摩的诗,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诗中通过典故表达恋情,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是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行的推论,但这种鉴赏性质的推论在史料中仍可以找到答案。

在王先霈先生的《林徽音的才气与真情》(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这篇文章中,介绍了徐志摩与林徽音的一段情缘。文中说,徐志摩曾为林徽音割断了与发妻的伉俪之情,而林徽音却在梁启超与林长民两位父辈的撮合下1922年和梁思成订了终身。文中还介绍了林徽音1930年写的《那一晚》和1934年写的《别丢掉》两首诗的部分章节。

在《那一晚》中,林徽音怀念她16岁时与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康河游玩时的情景:“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照着秘密的星/那一晚两岸映着灯光。”诗中的情景,从时空上来看,与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完全相同。徐在诗中不用“星光”,而用“星辉”,也可以窥见徐志摩对“辉”(徽)字的怦然心动。

“满载一船星辉”,这一情景,林徽音还在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三年后写的《别丢掉》中再次提起过:“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一样是满天的星/只是人不见/梦似的挂起”其中“梦似的挂起”的“梦”应是指《再别康桥》中“彩虹似的梦”的“梦”,只有“彩虹”才能“挂起”,这里用彩虹指已远去的徐志摩如隔云端那样可望而不可即。林徽音说的“丢别掉”,应是针对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徐志摩要惜别的这段恋情,林徽音却要他别丢掉,足见她对这段感情的珍稀。《别丢掉》最后一句是:“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其中的“回音”应是谐“徽音”,林徽音把自己比着是山谷中自己说话声的回音,声音虽然停了,回音还在;自己人虽然离开了,影子却留下来了。足见星光下的那份情缘是让她刻骨铭心、没齿难忘的。据此,我们可以认定,《再别康桥》不是告别母校的,而是写惜别恋情的。

    相关推荐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微课优质教案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再”读《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1 再别康桥1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 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 原文 《再别康桥》学案 重读《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说课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剑桥的桥 《再别康桥》教案2 第一册再别康桥 第一册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教案15 《再别康桥》中的“梦” 《再别康桥》的教案 再别康桥 教案2 《再别康桥》教案4 《再别康桥》教案5 第一册再别康桥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徐志摩 第一册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说课稿 《再别康桥》教案17 第一册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教案3 《再别康桥》说课稿 《再别康桥》说课稿 《再别康桥》说课稿 李镇西:再别康桥 第一册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教案91 《再别康桥》说课设计 观湖赏树《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再别康桥》说课稿2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一等奖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教案 《再别康桥》意象解读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