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秋水

小编: :admin

教学目的:

1、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本文寓意。

2、了解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2、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泾流、涘、望洋向若、少、轻、殆、大方之家”等词语。

2、了解“非……则……”和“见……于……”两种固定句式及“望洋兴叹”“贻笑大方”两个成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学步骤:

一、导语: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过中国古代的一位作家:“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他所说的这个人是谁呢?对,这个人就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家、散文家庄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庄子》的《秋水》。(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我们知道道家学派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老子和庄子被后世人合称为“老庄”。老子的思想是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庄子是在老子的基础之上,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即一切顺应自然,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就是庄子最基本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他的弟子门人合著的《庄子》一书中,我们知道,先秦时期的一些著作,经常是文、史、哲不分家,因此,《庄子》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板书)

第一,想象奇幻,

第二,构思巧妙,

第三,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第四,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一书共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秋水》选自外篇,好,下面我们就来研读文章,。

三、教师范读(带感情)、正音:

泾jìng涘sì渚zhǔ殆dài

四.学生齐读,初步感知

文章特别短小,只有5句话,文字比较浅显,所以下面就请大家参照注释,疏通文章的大意。(3-5分钟)

五.文章讲解

1.先看第一句:

秋水,何意?时,什么用法,名→动(板书)

百川,是一百条河流吗?河,是指黄河,古今异义词(板书)

2.再看第二句:

泾,通假字(板书)辩,通假字(板书)

3.前两句分析:

前两句给我们描写了怎样一种景象?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一到了,“百川灌河”(板书)河水泛滥,气势如何?非常壮观,“泾流之大……不辩牛马”,是说畅通无阻的水流是这么大,以至于河两岸和沙洲之间,都分不请是牛是马了,“不辩牛马”(板书),这是进一步说明黄河的壮阔。

4.第三句。

于是焉,如何译?在这个时候以………为,就是以为之意美,美景,形→名(板书)

尽在己,全要自己这里

问:这时候河伯为什么会“欣然自喜”?

明确:他是黄河之神,看到黄河这么壮阔,(板书“欣然自喜”)就感到自己很了不起,这是它的功劳,当然就洋洋得意起来,这反映了他的什么心理?---骄傲自满。

5.第四句:

顺流而东行:东,向东走,名→状语(板书)至于:到了的意思,古今异义(板书)

东面而视:面,面对,面向,名→动(板书)

问:河伯到了大海里之后,所看到的大海是怎样一种景象呢?

“不见水端”(板书)这说明了大海的什么特点?----广阔。

6.第五句:

旋:掉转

面目:脸,古今异义(板书)

成语“望洋兴叹”的由来

闻道百:听说了很多道理。定语后置(板书)莫己若:宾语前置(板书)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板书)

少:小看,形→动,意动(板书)

非………则……:如果不是………就……

见………于……:被………所……固定句式(板书)

成语“贻笑大方”的由来

大方,指明白到理的人,古今异义(板书)

问:河伯到了大海里,看到了大海的广阔后,是怎样的神态呢?

---始旋其面目,“望洋兴叹”(板书)

问:为什么要叹息呢?

------这个时候它才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了,不禁为自己的骄傲自满而感到惭愧,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板书):批评自己的狂妄无知,骄傲自满。

六.课堂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

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

①人贵自知之明;

②谦受益,满招损;

③自大由于无知;

④知耻近手勇;

⑤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⑥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七.写作特色:

好,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是不是也体现了庄子散子的总体艺术特色呢:

①想象奇幻√②构思巧妙③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④文笔汪洋恣肆⑤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明确:不全是。就本文来讲最突出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1.巧设比喻:本文要说明的是人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来比喻,非常生动,化抽象为形象;

2.对比手法:通篇都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黄河的壮阔和大海的广阔进行对比,前者是“百川灌河”“不辩牛马”,后者是“不见水端”“难穷也”;还有把河伯前后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先前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八.小结:

这篇文章以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为喻,说明一个的见识有限,只有经过比较,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会贻笑大方。讲地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全文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也使我们初步了解了庄子散文的一些艺术特色,感受到了先秦诸子散文的博大精深。

备用材料:

为了使同学们对庄子的散文特色有更多的了解,现在我们看看庄子的《秋水》的第二段,请大家打开课本配套用书《精品阅读》132页。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作业:1.背诵全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黄河大海

百川灌河不辩牛马不见水端

↓↓↓↓

态度变化:欣然自喜望洋兴叹

自我批评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耻近于勇

谦受益,满招损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无知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假字:泾、辩

古今异义:河、至于、面目、大方

词类活用:时、美、东、面、少、轻

特殊句式:闻道百、莫己若、我之谓、

非………则……

见………于……

成语: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相关推荐

    秋水3 秋水5 秋水4 秋水(说课) 《秋水》教案 秋水教案 一泓秋水 《秋水》说课稿 《秋水》教案2 《秋水》教案5 《秋水》教案4 《秋水》教案1 《秋水》教案3 《秋水》教案6 《秋水》教案18 秋水教学教案 《秋水》教学实录 《秋水》课堂实录 《秋水》全程导学 秋水教学设计 秋水(九年级下册) 《秋水》公开课教案 《秋水》课堂实录1 《庄子(一)》 秋水译注 《秋水》课堂教学实录 庄子·秋水阅读答案 庄子《秋水》阅读答案 清风碧湖 秋水文章 秋水优秀教学设计 《秋水》最新教学设计 《秋水》《非攻》复习学案 秋水 教案教学设计 《秋水》《非攻》复习学案2 文言文《秋水》阅读答案 《秋水》原文和译文(翻译) 《秋水》九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十四课秋水(节选) 九年级语文版《秋水》教案 高中语文:《秋水》课堂实录 苏教版必修三《秋水》教案20 金色的秋天[教师下水作文] 中秋节诗词欣赏:水调歌头 下水作文:三尺讲台写春秋 《秋水》和《非攻》教案教学设计 《秋水》教案19(苏教版必修三) 初三语文 庄子秋水教案设计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教《故都的秋》 《非攻》《秋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秋天的水果》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第二十四课秋水(节选)教学教案 《秋水》(节选)教案19[苏教版必修三] 断章取义又何妨——《秋水》的寓意赏析 《秋水》公开课教案23(苏教版必修三)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秋水》学案 秋天·秋天 2016年秋二年级上语文《大禹治水》练习题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秋水》教案 中秋之夜的美好祝愿──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秋水(节选)》教案教学设计21(苏教版必修3) 中秋之夜的美好祝愿──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2016年秋五年级语文《水墨徽州》练习题:上册 2018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案 秋月秋雨总关情 2016年秋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水平测试卷 秋天 秋天 秋游 秋天 秋天 秋游 秋魂 秋魂 悲秋 秋天 秋思 听秋 《秋天》 秋 魂 秋天 《秋天》 秋思 秋天 秋天 秋 魂 2016年秋季二年级上语文《大禹治水》课后练习题 秋思 秋天 秋天 秋天 秋天 秋魂 秋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