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案2

小编: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

2.学习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3.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教学重难点

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以及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讲解这篇课文,要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明确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

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如何抓住特征,有重点地说明事物,揣摩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写作思路。以上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完成。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笔墨,去瞻仰一下中山陵。(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刘叙杰,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

二、自主学习

师:本文是一篇介绍陵园建筑的说明文。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

幻灯片1。)

1.认真读课文。朗读或男女生分角色读。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

5.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人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6.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与陵园庄严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

7.文章第7—1l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

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2。)

麓莽灵柩竣工深邃牌坊琉璃门楣趺参错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

2.写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写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什么关系?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中山陵的巍巍气势衬托了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也可以说它是孙中山先生品格和精神的象征。作者营造中山陵肃穆的氛围,寄托了人们对孙中山先生无限敬仰的思想感情。孙中山先生是高山景行,令人仰慕。)

3.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文中第2自然段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势、优美景色?

明确:(正因为钟山山形雄伟而险峻,景色鲜丽而和谐,中山先生才有身后要埋葬于此的愿望。)

,4.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人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明确:(陵园的设计方案是通过竞争入选的。“密封评议的方式”,避免了后门、人情等弊端,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最优化。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如下特点:较好地考虑了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总平面布局、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

5.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与陵园庄严肃穆气氛的形成有何作用?

明确:(中山陵的设计将三区名胜联为一体,扩大了东郊风景区的游览范围和内容,因而在总体设计上“值得称道”。

陵园大道及周围栽种的树木浓翠蔽日,莽苍深邃,象征了孙中山先生的博大胸怀和不朽业绩,使人们在未达陵墓之前,就已逐步进入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

6.文章第7一11自然段分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

明确:(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自下而上的顺序介绍中山陵的。这段关于陵园平面布局的总说,起了提挈下文的作用,使读者对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

7.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和同桌进行交流。

(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8.重点研讨文章第9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3。)

①本段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哪些?

②说明文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朴实。为什么第9自然段写平台所见景象却用了生动的语言描写手法?

(2)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明确:

(①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②诚然,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平实。但为了生动地表现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并不排斥适当使用描写的手法。本文写登临平台所见景象即为典型一例。它用语生动,蕴合深情,既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又很好地衬托了中山先生的伟大品格。)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积累运用”部分。

板书设计

巍巍中山陵

刘叙杰

介绍中山陵(第5—11段)

总体介绍总体特点南北中轴对称,三处风景区联为一体

陵园大道两旁及道外大面积绿化

总平面布局南:石牌坊墓道

北:陵门——墓室

依次介绍南一石牌坊墓道守陵卫士驻所陵门

北——石阶碑亭

平石石阶祭殿

祭堂

墓室

    相关推荐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导学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设计 《巍巍中山陵》教案1 《巍巍中山陵》教案3 巍巍中山陵课后反思 巍巍中山陵教学反思 巍巍中山陵导学教案 《巍巍中山陵》主题内容 巍巍中山陵说课稿 巍巍中山陵课堂实录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巍巍中山陵》说课稿 巍巍中山陵教案教学设计 《巍巍中山陵》导学案7(含答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12(表格式) 《巍巍中山陵》教学设计13 《巍巍中山陵》写作借鉴 巍巍中山陵(苏教版七年级下)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巍巍中山陵》教学案 《巍巍中山陵》表格式教案11(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3.12《巍巍中山陵》学案 苏教版 苏教版初一下册(七年级下册)语文:《巍巍中山陵》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12.巍巍中山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巍巍中山陵》个性化教学设计 魏巍 魏巍《我的老师》学案2 魏巍简介 《我的老师》(魏巍)教案 魏巍作品出版情况 预习魏巍 《我的老师 》 魏巍《我的老师》说课稿 魏巍《我的老师》练习 《我的老师》魏巍课内阅读答案 魏巍《我的老师》原文阅读 魏巍《我的老师》主要内容 魏巍《我的老师》教学设计20 魏巍《我的老师》导学案11(含答案) 魏巍《我的老师》课堂实录 14、游中山陵 关于魏巍《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老师 《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去世 游中山陵 教案教学设计 魏巍《我的老师》教案19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换个思路教《我的老师》——魏巍《我的老师》教学札记 从“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两个词,感受到了什么? 怀念我的母亲蔡芸芝(魏巍《我的老师》)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同步练习:我的老师 (魏巍)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最新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魏巍 《山中访友》教案设计2 山中访友精品教案2 江陵县五三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2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2 山中访友说课稿2 让语言和精神都巍然撑立 ——我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课境追求 《山中访友》教学片断2例 2、黄山奇石 教案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之2 山雨精品教案2 《愚公移山》教案2 《老山界》学案2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赏析 《武陵春》教学案例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实录2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2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2 《七月的天山》教案2 《阿里山纪行》教案2 《祖国山川颂》教案2 《游褒禅山记》教案2 《游褒禅山记》教案2 2 山雨 《山谷中的谜底》说课稿2 山谷中的谜底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陵川三中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陵川三中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狼牙山五壮士》教案2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2 陵川三中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2 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赏析 大禹陵 《山中访友》教案 《山中访友》教案 《河中石兽》教案2 《山中访友》教案 山中杂记教案 《阿里山纪行》学案2 《山中访友》教案 《范进中举》教案2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在山的那边》教案设计2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2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讲义2 黄山奇石2 教案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