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考前练习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附答案)

小编:

一、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2)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3)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满地黄花堆积, ,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5)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二)课内文言知识积累(7分)

2.解释下列加点字。(7分)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

(2)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

(5)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

(6)宁许以负秦曲 负:

(7)稍迁至栘中厩监 稍: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22分)

说钓

清吴敏树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时,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⑴,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注:(1)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饵钓而下之 饵:放饵料

B.盖逾时始得一动 逾:超过

C.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 间:间隙

D.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 率:大多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持篮而往 ②起立而伺之

B.①余疑钓之不善 ②是得鱼之小者也

C.①乃收竿持鱼以归 ②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

D.①手倦足疲,倚竿于岸 ②其趣或类于求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 是小鱼之窃食者也

B. 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

C. 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

D. 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

6.下列各句中,都以具体行为表现作者“喜钓”的一组是( )(3分)

①疾理钓丝,持篮而往 ②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③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 ④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⑤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 ⑥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⑤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记叙了钓鱼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与钓者相应的心情,多用细节描写,特别是对浮子的动静以及钓不到鱼时的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情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

B.第二段是作者发出的慨叹,而结尾的“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也写出了作者的无奈。表明作者喜于归隐,乐于垂钓的情怀,是作者一生不求功名的总结。

C.作者认为,有些人醉心于功名,就像一心想钓大鱼一样,大的欲望之上还有更大的欲望,得到之后还有更多的奢求,永不满足,到死都不会停止。

D.作者用“鱼”比喻官职,人人求官心切,都希望通过科举后步步高升。用具体的垂钓来阐发抽象的求官心理,然后再通过议论点出文章的主旨所在,更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3分)

②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是得鱼之大。(4分)

(四)诗歌阅读(4分)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9.这首小令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秋景图,体现出秋天不同的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0.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许田射猎之后,汉献帝觉得天威受辱,暗中授予国舅董承衣带诏,让他去招揽忠心之士伐曹,马腾、刘备等人先后在义状上签名。事情败露后,董承等人被满门抄斩,带孕的董妃也被杀害。

B.黄忠牙将陈式被擒,黄忠也用计生擒夏侯渊之子夏侯尚,最后两军相约阵前交换俘虏,夏侯渊不讲信义,放冷箭射伤陈式,激怒了黄忠,两将大战一番。

C.关羽破襄阳后围樊城,曹操令于禁带兵前往救援,庞德自请为先锋。过后曹操又疑心庞德会降蜀,要收回先锋令,庞德断发以表决心。后来,他与关公大战百余回不分胜负。于禁怕庞德功成,乘乱射中关公手臂后,鸣金收兵。

D.张飞在阆中镇守,闻知关公被害,准备三军挂孝伐吴,末将范疆、张达置办白旗白甲不利,被张飞打得满口出血。当夜,范、张二人把醉卧帐中的张飞给杀了,并带着其首级逃往东吴。

E.孔明驻军五丈原,多次令人搦战,魏兵只不出。于是孔明派人送去巾帼妇女服饰及书信一封以讽刺,想激怒司马懿,诱其出战。但司马懿竟然接受了那羞辱人的礼物,并重待来使,还与来使聊孔明的饮食状况。

11.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5分)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许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某公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三国演义》第30回)

曹操如此热情待许攸,许攸接着做了什么?结果如何?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4分)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①达,通达,显达。②闻,有名望。③下人,对人谦恭

在对“达”的认识上,孔子和子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2分)

①邦有道,危言危行( )

②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

三、现代文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

乐黛云

①1937年,林语堂用英文写了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生活的艺术》。书一出版就引起轰动,持续52个星期位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在美国重印40多次,被翻译成10多种不同的文字。这种现象说明世界需要于中国的,是不同于他们自己原有思想的另一种思想,不同于他们惯常生活方式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②但是,百余年来,我们很少有这样的自觉。对中国文化来说,通过今人的自觉,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中国新思想”,是根本之道。

③当代世界深陷各种冲突之中。从军事战争到经济战争,从资源争夺到社会斗争,从国际冲突到文化对峙,如何克服冲突、形成合作,是人类一直未能解决的最大问题。

④中国先哲认为,个人无法独立生存,人的初始状态就是与父母和他人的关系,这首先就是一种社会合作状态。社会的基因不是个人,而是人与人的关系。我国学者从中国文化的这个立场出发,参与世界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种出发点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重视。中国学者李泽厚在《伦理学纲要》中,提出了中国文化的“情本体”,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的“情理”与西方“理性”的讨论,也引发西方文明对自身的反思。

⑤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按我们的主观愿望设计制作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而是在长期互动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双向自由选择逐渐形成的。中国文化面向世界,与他种文化进行对话沟通,已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中国文化通过伏尔泰、莱布尼兹、荣格、白璧德、布莱希特①等人吸收,包括误读和改写,才真正进入西方文化主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⑥当西方学者吸收中国文化时,首先不是大量知识的掌握,而是一种灵感的共鸣,需要从各自的需要和文化处境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长期以来跨文化交流的历史,尊重对方的处境、意愿和兴趣,而不是主观地强加于人。同时也必须看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虽然本来就是真知与误解并存,自有其片面性,但这些认识也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异文化视角,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

⑦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必须看到我们所说的复兴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发展,这种复兴和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也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这就是我们面对世界文化的根本出发点。

14.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生活的艺术》一书在国外的畅销,引出“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这一论题。

B.“中国新思想”根植于中国文化,是解决国际冲突、文化对峙等重大问题的根本之道。

C.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建立在中西文化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在互动中逐渐形成的。

D.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新思想”的创生对于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有积极的意义。

15.第④段以李泽厚为例,其论说目的是什么?请根据全文简要分析。(4分)

16.怎样才能促进中国文化进入西方文化主流?根据全文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简要分析。(3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7.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卷帙浩烦 似是而非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B. 急功近利 浓墨重采 革故鼎新 讲信修睦

C. 一厢情愿 胡搅蛮缠 步履匆匆 悬壶济世

D. 义奋填膺 扼腕叹息 遍体鳞伤 千疮百孔

18.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 )(3分)

①北京飞控中心通过认真分析计算

②启动探测器自身携带的推进器

③为嫦娥三号顺利到达环月轨道奠定了基础

④成功向探测器注入控制参数

⑤研究确定了嫦娥三号首次轨道中途修正控制策略

⑥顺利实施首次中途轨道修正

A. ②⑥③①⑤④ B. ②①⑤④⑥③

C. ①④②⑤⑥③ D. ①⑤④②⑥③

19.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调整划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句格式协调一致,对称连贯。(可适当增删个别字)(2分)

白日里浑然一片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激流直下陡壁如铜管齐鸣般雄浑;那柔曼如提琴细吟的,是淌过草丛中的小溪;泉流汇于山谷的厚重像贝斯轰响。

修改为: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据媒体报道,河北某中学推出实行“教师全程随班办公”制度,打破传统的师生学习和办公的空间藩篱。学校每个教室后部设有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通过办公室窗户能够零距离随时观察每位学生,在办公室随时掌握班级动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态。

有人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这种做法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也有人对此提出批评,认为让学生随时处于教师的“监控”之下并不是一种能起到良好教育作用的做法……

⑴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不超过30字。(2分)

⑵你对该中学的这一做法有什么看法?(5分)

五、作文(70分)

有位企业家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的时候说:“我就是多走了一步。”是的,在生活的道路上多走一步,或许就获得了成功。但是,有的时候多走一步,并不能改变什么,甚至有可能还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以“多走一步”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见下页

1.(1)无以至千里(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艰难苦恨繁霜鬓

(4)憔悴损, (5)一尊还酹江月(6)以手抚膺坐长叹

2.(1)制止,约束 (2)排列座次 (3)无论,不分 (4)竟然

(5)到职工作 (6)使……承担 (7)渐渐

3. C.(间,间或,偶尔)

4. A.( A.都表示修饰关系。B.① 取独,②定语后置的标志。C.① 连词,不译,②介词,把。D.①在,②和)

5. D.(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为判断句。)

6. B.(②是心中疑惑,④指求取功名的行为,⑥是人生态度志向。)

7. B.(“写出了作者的无奈”错,是感悟,“作者一生不求功名的总结”错,作者也曾追求过功名。)

8. ①等到日落之后才回家,钓到的鱼和早上的(中午前)差不多。(逮、比各1分,句子通顺1分)

②如果进入礼部,在吏部做官,这是钓着了大鱼。(吏1分,状语后置和判断句各1分。句子通顺1分)

9.作者用了孤村、落日、残霞、老树、寒鸦等意象(景物)(1分)来表现传统秋意冷寂、凄清、萧瑟的一面(1分);结尾又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等意象(景物),(1分)展现了秋天明朗、绚丽、多彩的一面(1分)。

10. BC (B.错。是黄忠不讲信义,放冷箭射伤夏侯尚,激怒了夏侯渊。 71回;C.错,庞德造一榇,抬赴樊城,与妻子生死离别,射中关公的也是庞德。74回;A. 20回;D.81回;E.103回)

11.许攸指出曹操粮草已尽,应该速战速决。(1分)他告诉曹操,袁绍军粮尽在乌巢,(1分)而守将淳于琼嗜酒无用,可以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借护粮之名烧粮,(1分)曹操听计果然尽毁袁绍军粮,(1分)很快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1分)

12.子张认为,达就是闻,在邦国中有声望(1分),注重表面名声(1分);孔子认为,达是品质正直,遵从礼义,体察人情,待人谦恭(1分),注重道德修养(1分)。

13.①正直 ②减少,使……少

14.B(“是解决国际冲突、文化对峙等重大问题的根本之道”,于文无据。)

15.①说明从中国文化的伦理立场出发,中国学者参与世界大问题的讨论才能产生国际影响力。②说明世界需要的正是中国有别于西方的另一种思想,通过两种思想的碰撞,引起西方文化对自身思想的反思。(意思对即可。)

16.①提高中国文化自觉,创生“中国新思想”是根本之道。②从中国文化的立场出发,积极参与世界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③在长期互动沟通交流中,不失去中国文化特色,并能积极主动推广中国文化。

17. C (A卷帙浩繁 B浓墨重彩 D义愤填膺)

18. D

19. 那柔曼如提琴细吟的,是淌过草丛的小溪;那厚重如贝斯轰响的,是汇于山谷的泉流;那雄浑如铜管齐鸣的,是直下陡壁的激流。(或:小溪淌过草丛像提琴细吟般柔曼,泉流汇于山谷像贝斯轰响般厚重,激流直下陡壁如铜管齐鸣般雄浑。(句子整齐1分,调整句子位置1分)

20. ⑴河北某中学推出“教师全程随班办公”制度惹争议。(2分)

⑵示例一:这一做法能方便老师更好地管理班级。班级中总有一些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同学,这一做法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来监督管理班级的学习,这无论是对全班还是对那些主动性较差的同学的学习都有帮助。此外,这一做法还有助于老师及时发现及处理班级的其他各种问题,比如各种意外或偶发或突发事件之类。

示例二:这一做法恐怕效果将适得其反。首先,学校毕竟是学校,不是军营,更不是监狱,没有必要时刻都让全体学生接受“监控”,这反而会让学生感到不自在,进而可能影响学校效果。其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种大包大揽式的“监控”式管理,反而制约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训练,无助于学生的成长。

【参考译文】

我在村中居住,闲来无事,喜爱钓鱼游玩。钓鱼的技术虽不好,然而却了解其中的乐趣。在初夏、中秋的时候,吃完早饭后,走出家门,远远望见村中的池塘,天气晴朗,水面上碧波荡漾,赶快整理出钓竿,拿着篮子前去。到了池塘的岸边,选择水中草少的地方,在那里投下鱼吃的食物,然后将饵料放置在鱼钩上垂入水中,蹲着看那浮子,想着当它动时,急忙拉竿,就会钓到大鱼。不久,看到浮子没有一点儿动静,就慢慢地牵动它,但它仍旧没有动静;不一会儿手脚就疲倦了,在岸上放稳鱼竿,转动眼睛看一看浮子,它静静的样子和先前一样。过了好久浮子才开始动了一动,见有动静我急忙抬起鱼竿却什么也没有。我说:“这是想偷吃鱼食的小鱼,大鱼就要来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浮子动得稍有些不同,于是拉起鱼竿,钓到一条鲫鱼,长约四五寸。我说:“鱼已经到了,可以钓得大鱼了!”于是站起身来等候大鱼上钩,集中注意力,希望可以得到它,偶尔又有钓到的鱼,和先前钓得的相差无几,并没有钓得大鱼。到了中午,肚中饥饿很想吃饭,可为了钓鱼,我忍着饥饿不回去吃饭。见到村中在田间劳动的人都吃完饭之后又出来劳作,才收起鱼竿提着鱼回家。回家后妻子儿女慰劳问是否钓到鱼了,我把篮子给他们看,笑一笑。饭后仍旧出去,又到其他的池塘找地方垂钓,待到日落之后才回家,钓到的鱼和早上的差不多。有的时候,在某个地方钓到较平时稍大的鱼,必定会多次到那个地方垂钓,最终也没有比以前多钓到鱼,并且有时一条也不曾钓到。我怀疑是因为我的钓鱼技术不佳,问问常来这里钓鱼的人,大概也和我一样。

嘻!由此可以看出些道理来。我也曾在合适的时候考试求取功名,(那情形)与我现在这样钓鱼有什么区别呢?刚开始去有司衙署考试,就像怀着希望前往,蹲下注视一样;那多次考试却不中,便如同钓了许久却无鱼上钩;有幸蒙学官赏识,乡试中举,就像钓了条小鱼;如果进入礼部,在吏部做官,就是钓着了大鱼,这正是我频频抛下鱼饵却没有能够钓得的大鱼。但是大的欲望之上还有更大的,得到之后还有想得到的呀。在侥幸成功的门前劳神守候,在风尘弥漫的路上忍苦行走,终身都没有感到满足的时候,到死也不想停下,只求这样做,到了晚上回来可以博得妻子和孩子们的笑口一开,这难道可能吗?钓鱼,是一件舒适的事情,是隐居的人喜欢做的事,它的情趣或许很像追求功名。但钓鱼这种事最终很少会让人心中牵挂难于解脱,是因为它不能满足想要的欲望的缘故。我将会只求可以钓到鱼,不再追求其他的了,或许还是可以的吧。

    相关推荐

    2017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7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 2017年高一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题(附答案)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巩固试题(附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7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题(2016—2017) 2017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前模拟题(含答案) 2016年秋上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模拟题(2016—2017) 2017届莆田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有答案) 2017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7-2017年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2017江苏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17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卷 2017年高二语文上册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模拟卷(附答案) 2017高一语文上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017年秋季学期高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7—2017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7年高三语文必修三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 2017~2018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8年春学期高三语文期中模拟试题 2016-2017年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陕西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题 高三语文综合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7年秋学期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6年秋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中考试模拟题(2016—2017) 2017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巩固试题(附答案) 2017年高二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模拟卷(含答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7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备考题(附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语文期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17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7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卷(附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2018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2016—2017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模拟试题2016 2016初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模拟题(有答案) 2017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2017杭州地区重点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7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卷 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7年秋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7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2016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模拟试题2016 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模拟试题2016 初三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7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仿真题(附答案) 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模拟卷(2016—2017) 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仿真试题(含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模拟试卷(附答案) 2016-2017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预测题及答案(2017—2017) 六年级语文期末模拟题附答案 初三上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年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7高三上册语文期中联考试题带答案 2016年秋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题 2018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18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模拟练习卷(含答案) 河北唐山一中2017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2018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题(附答案) 2017年高二下学期三月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题(附答案) 2017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附答案) 2018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模拟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