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考前练习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小编: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按捺(nà) 狭隘(ɑì) 胡同(tóng) 四肢百骸(hái)

B.依偎(wēi) 绿林(lù) 打夯(hāng) 锲而不舍(qiè)

C.恣意(zī) 饿殍(piǎo) 嗥叫(áo) 深陷泥淖(nào)

D.慰藉(jiè) 月晕(yùn) 贫瘠(jǐ) 不可估量(li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水蒸汽 蜇居 打夯 震撼 仓皇奔逃

B.元宵节 攀援 脉搏 嘻戏 百舸争流

C.涮羊肉 沧海 般配 缱绻 不容置疑

D.恒惴栗 经典 消谴 跋涉 销声匿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公务人员在民众中的形象。

B.成都馆内人流不绝如缕,每个走在玻璃地板上的人,都被下面的成都综合交通规划图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C.这次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还是屡试不爽,不得不推迟开通时间。

D.也有人想起,曾几何时,连肖邦的音乐也成了违禁品!只能偷偷摸摸地在一些小房间、小客厅里秘密演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十八大报告的特定语境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方面的平衡发展是“美丽中国”应有之义,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

B.不仅信息技术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

C.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D.人类一直在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关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适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江碧舸流,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我必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__________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相互致意。

①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

②独立洲头俯瞰,山红林染。

③叶,相触在云里;根,紧握在地下。

④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哀吾生之须臾。

C.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传,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永州八记”的首篇。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话剧《龙须沟》等,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D.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重点写江浙一带冬天的明朗、晴和、充满生机,体现了他的散文美学特征。

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并按要求完成①—②题。(4分)

据美国《读者文摘》载:人的一生以60岁为标准,21900天。其中睡眠占用20年,吃饭占用6年,娱乐玩耍占用8年,穿衣梳洗打扮占用5年,行路、旅游、堵车占用5年,生病3年,打电话1年,上卫生间1年,闲谈70天,擦鼻涕10天,剪指甲10天……最后的时间为剩余10年!。

①为这则材料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②根据文意,在画线处补写一句点睛的话。(2分)

9.余姚中学为践行勤俭节约、避免粮食浪费,从2014年5月起,规定每个学生必须买菜适中,打饭适量,将所买饭菜吃完,但此后发现学生仍有将不少饭菜倒掉的现象,为制止这种行为,请你按照“直言警示”与“委婉劝说”的要求,各设计一条25字以内的宣传语。(4分)

直言警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婉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完成10—13题。(16分)

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

刘贤冰

①很久没有回家乡了。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部分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痛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

②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像,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

③坐在公共汽车上,各种建筑物扑面而来,马路两旁的景物快速移开。我知道,它们是不会彻底地给我的目光让路的;我不会天真地以为,那些物体移开之后,我会看到我所熟悉的田野和牛羊,还有从屋瓦缝隙里钻出的炊烟。

④我了解,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它永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变幻着色彩,让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可是,城市的表演,并不符合我的性情,它不断离间着我和村庄的关系,这只能增加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

⑤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城市上空偶尔飞过的小鸟,打量城市马路旁的树木花草,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蛛丝马迹。因为我始终不肯相信,城市会将村庄彻底地掩埋,将村庄彻底地阻断……

⑥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村庄的名字:上钱村,下钱村,吴家湾,马家庄……虽然不是我的家乡,但它们作为村庄,也意味着一群乡人的远徙……我突然感到,那块站牌,不就是消逝了的村庄的纪念碑吗?而此时,汽车广播里,正一遍遍地播报着村庄的名字,仿佛在召唤着村庄的亡魂。

⑦又岂止是那块小小的站牌上写着村庄的名字,每一块站牌,每一条马路,甚至每一个街巷,到处都是村庄的名字,人们每天都在念叨着村庄的名字……村庄消失了,村庄的名字顽强地生存下来了。或者说,当村庄消失的时候,它把名字传给了城市。如此说来,城市不过是一个谎言。它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但它却在一天天地背叛着乡村,制造着关于城市的谎言。

⑧当我回到家,急切地打开城市地图时,惊讶地发现,我们整座城市,我们引以为豪的繁华都市,它实际是由一个个小村庄连接而成的。地图上,那些村庄的名字,星罗棋布,赫然在目;那些名字,灵动鲜活,栩栩如生,即使历经千年,也不可能被钢筋混凝土彻底掩埋。

⑨ 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座硕大无比的纪念碑,矗立在乡村的土地上,无时无刻不在祭奠着被它掩埋在地下的村庄。(有改动)

10.作者在第2段写“想念一个人”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每题2分)

①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章第四段中说“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其表现在哪里?作者认为城市讨好“我”的目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结尾说:“而我们所谓的城市,看起来则更像一个硕大无比的纪念碑。”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回答作者说“我们的城市更像一个纪念碑”的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课内语段,完成14—17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

B.横槊赋诗 槊:船桨

C.挟飞仙以遨游 挟:偕同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日与其徒上高山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糜鹿

1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固一世之雄也。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何为其然也?

17.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这种悲伤哀怨的情绪和作者的豪放风格相矛盾。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2题(共17分)

南康直节堂记①

[宋]苏 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1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 委曲:屈曲变弯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特立:与众不同

19.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府史之所蹲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惟杉能遂其性 其皆出于此乎?

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D.而行不失于直 不拘于时

2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唐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21.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2分)

(2)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3分)

(三)

23.诗歌鉴赏(6分)

春寒①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① 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2分)

(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四)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24.(1)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三国演义》中周瑜临终慨叹:“既生瑜,何生亮!”

海明威历经生命磨难,领悟了:人生最高的价值之一,就在曾经面对一个够格、强焊,逼迫你尊重他甚至崇拜他的对手。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对手”。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他(它)”身上照见了自我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舞台上,从“他(它)”身上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他 (它)”。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测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题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2017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2015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综合复习试题 2015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预测试题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精选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测试卷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语文的高一期末试题 高一上语文期末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高一语文期末的试题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备考模拟测试题 九江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精选 内江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陕西省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测试题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真题精编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测试试卷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暑期试题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语文复习考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精选练习 2016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测试卷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精编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鹰潭市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快测试题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测试题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试卷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2017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试卷 精编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题:温州市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试卷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 2016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精选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测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练习试题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2017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期末语文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年期末模块检测试题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苏教版 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7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 高二的语文期末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部分试题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一)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综合模拟试题 2017-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2017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2017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暑期试题 2016—2017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题苏教版 苏教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题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及答案精编 精编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备考模拟试题 2017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复习试题2016 高三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年期末考试测试卷 2017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2017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初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