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阅读教学“点”的定位思考──《草船借箭》教学有感

小编:

一篇课文涵盖的信息众多,而教学时数有限,也不可能将全部信息都传递给学生。因此,如果教学设计时能抓住一个统领整篇课文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其全身”效果的切入之处,那么,阅读教学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切入之处就是我们立足与课文进行教学的基本点。一篇课文“点”的定位找准了,教者轻松,学者受益。

以往我对《草船借箭》一课的设计和分析,往往是从解题入手质疑,如“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怎样用草船借箭?“结果怎样?”根据质疑,学生自主读书,读熟课文,理解文章的脉络,大体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抓住重点词句读、议、悟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最后,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几个人物进行评价,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这种教法的“点”定位于“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上,这样的设计可谓循规蹈矩,无可厚非,但细一琢磨,觉得设计较为古板,没有一点吸引学生之处。

这次,重读《草船借箭》后,我不由发出感慨:“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对这篇课文的“点”有了新的想法。因为我佩服诸葛亮的胸有成竹、运筹帷幄的自信,同时也为被他思维的缜密、观察的锐敏、计划的周密所折服。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我细细咀嚼着这句话。“神机妙算”如一线串珠贯穿全文。故事虽以“借”为主线,但草船借箭的原因、准备、经过、结果都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么,把这篇课文的“点”定位于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上,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浓。

这一“点”的定位教学效果怎样呢?开课时,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先概括出文中四人的特点,即:诸葛亮料事如神,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忌贤妒能、阴险狡诈;鲁肃守用、善良;曹操谨慎、生性多疑,再围绕初步概括出的人物特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地方划出来,并说说为什么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汇报交流时,都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甚至能结合所收集的相关资料来谈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认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说明这一“点”的定位是正确的。围绕阅读教学的“点”开展研讨,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认识,而且也能感受到周瑜、鲁肃、曹操三人的性格特点。

以诸葛亮神机妙算为阅读教学的“点”,不由题目切入,而是在统观全文的基础上提炼出来,其中也包含了对题目的深刻理解。这样教,不仅线索清楚,结构严谨,而且统领了课文的所有内容,对课文结尾“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句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相关推荐

    读《草船借箭》有感 读《草船借箭》有感 读《草船借箭》有感 读《草船借箭》有感 《草船借箭》考点练兵 阅读篇 《草船借箭》整体阅读感知 《草船借箭》教后点滴感想 《草船借箭》教后点滴感想 《草船借箭》教后点滴感想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笑读《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导读 《草船借箭》重点字词的意思 突如其来的提问──《草船借箭》教学有感 《草船借箭》教学与反思 一年级寒假读书笔记:读《草船借箭》有感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 船 借 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教后反思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考点练兵 基础篇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教后反思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写作特点 草船借箭课文要点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 船 借 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变式朗读 读中感悟--《草船借箭》片断 草船借箭 1 10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2 11 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一次精彩的侧耳倾听──《草船借箭》教学有感 《草船借箭》课后发思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教案) 10 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