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语言 语言风格特点

小编:

语言的风格特点:

了解诗歌的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1、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筚篥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

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以为深长。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出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洗练: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语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的《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需要指出的是,风格指的是艺术创作上的独到之处,每一个诗人都各有自己的风格特点,而同一个诗人也可能具有多种风格。

三、 表达效果

语言的表达效果往往和内容形象相联系。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或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3、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特点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包括理想和追求)、感情及精神境界。

能力训练

1.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⑷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⑸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⑹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⑺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⑻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⑼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2)这首诗的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宋•方维深

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案解析:

1.⑴“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⑵“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⑶“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⑷“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

⑸“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⑹“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⑺“穿”写在险恶的三峡中舟行如梭,“下”写出峡后顺流急驶,准确生动。

⑻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⑼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2.⑴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⑵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3.(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2)可以有三种答案: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心情”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见上。)只答出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的,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比较鉴赏能力。第一问难度不是很大,体现了诗歌的基本手法,注重语境与情境的营造,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地点,才能产生相应的感情。第二问则是见仁见智,考察考生的比较鉴赏能力,这种题一般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一)、明确诗歌语言美的几个方面

1、美在准确传神。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化静为动,富有诗情画意。虚词用得好,也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呑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2、美在言简意丰。

许浑的《金陵怀古》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复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后人认为,若中间两联删去,“则气象雄张,不下太白绝句”。确实,删削以后,全诗呈现出净化以后的透明状态,更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3、美在富有弹性。

“弹性”指精练的文字表现的各个意象之间,有大量的可供读者联想、想象的空白。弹性的获得,首要的是将一些虚词省略。马致远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如此。其次,模糊性(多义性)是提供合理联想的线索,使欣赏者有多种美的体味与探寻的欲望,从而作出多样的然而合理解释的好方法。如李煜《浪淘沙》有句云:“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俞平伯认为可有四种解释:一是说春归何处,可以标点如下:“天上?人间?”一是表示感叹之意,春天去了天上人间,可标点如下:“天上!人间!”一是对比之意,从前是天上,现在是人间。还有认为,流水落花指别时的容易,“春去也”指相见时的难。诗歌语言的弹性美,还包括特殊的词法和句法。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绽雨肥梅”,“月出惊山鸟”,“雪尽马蹄轻”(词性变化),“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滿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量词活用),“寂寂柴门秋水阔,乱鸦揉碎夕阳天”(动词活用)杜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句式倒装)

4、美在音韵和谐。

诗歌的音乐美由押韵、节奏和音调构成。押韵能使全诗在音响上联结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鲜明的节奏感如能与诗的内在情感保持一致,能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音调由平仄协调、双声叠唱、重言复唱等几方面组成。平仄和谐,有助于形成诗歌语言的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重章叠唱,令人有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之感。

一、考点解析

1、语言的技巧——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词语的运用(是否准确、典型、生动、形象)、句式的选用(长句短句、整句散句)。

2、语言的风格---含蓄明快、简洁细腻、冷峻热情、婉约豪放、朴实华美、工稳泼辣、典雅俚俗、精细粗犷、用典平易。

3、语气---庄重幽默、冷静激昂、沉稳活泼振奋、娓娓而谈平和亲切自然严肃。

4、语言表达的内容和作用——表现的对象、表现的情理、怎样表现

    相关推荐

    古代诗歌鉴赏 分析诗眼 分析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2):鉴赏诗歌的语言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对应训练(2):鉴赏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一 理解关键词语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高考鉴赏诗歌语言考点知识清单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1):鉴赏诗歌的形象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之托物言志法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对应训练(3):鉴赏技法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对应训练(1):鉴赏形象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4):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术语及运用举例 古诗鉴赏歌诀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一)——考点及注意点 古代诗歌鉴赏 分析炼字型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对应训练(4):鉴赏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专用术语” 汉语古典诗歌的在场语言与不在场语言 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诗歌鉴赏技巧方法 鉴赏古代诗歌的实用三板斧 诗歌鉴赏:怀古咏史诗鉴赏要诀 七年级语文(上)文言文语段阅读及古诗词鉴赏练习 古代诗歌鉴赏的修辞手法透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三种实用方法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 初中阅读理解技巧之诗歌语言特色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命题要点及解法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综合练习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突破通练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模拟训练 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例析 古诗鉴赏的九种答题格式 诗歌鉴赏:借古讽今 感怀身世——怀古咏史诗鉴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木兰诗语言特点 古代诗歌鉴赏:钓船归(贺铸)试题与答案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的阅读辅导 诗歌鉴赏:喻理诗鉴赏要诀 诗歌鉴赏:赠别诗鉴赏要诀 诗歌鉴赏:边塞诗鉴赏要诀 初中语文阅读题之诗歌鉴赏题 古诗歌鉴赏:秋怀诗(含答案解析) 古诗歌鉴赏:水调歌头(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 诗歌语言炼字类新解及试题 诗歌鉴赏:咏物诗鉴赏要诀 诗歌鉴赏:思乡诗鉴赏要诀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之使用典故法 古诗歌鉴赏:屈祠 (含答案解析) 古诗歌鉴赏:恨 别(含答案解析) 古诗歌鉴赏:春 日(含答案解析) 诗歌鉴赏:高考诗歌分类鉴赏方法总叙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之对比衬托法 2012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法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之渲染烘托法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之借助修辞法 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之虚实结合法 2011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汇编2 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鉴赏要诀 诗歌鉴赏练习 古诗歌鉴赏:清平乐(含答案解析) 解题指导:诗歌语言之题眼、诗眼、词眼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唐雎不辱使命语言特点 古诗歌鉴赏:千秋岁(含答案解析) 古诗歌鉴赏:青玉案(含答案解析) 古诗歌鉴赏:鹧鸪天(含答案解析) 古诗歌鉴赏:眼儿媚(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说明文语言特点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渡湘江 杜审言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诗歌鉴赏五步法 古诗歌鉴赏:秦楼月(含答案解析) 诗歌鉴赏之炼句 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高考鉴赏诗歌形象考点知识清单 古诗歌鉴赏:六州歌头·项羽庙(含答案解析) 古诗歌鉴赏:山 房 春 事(含答案解析) 古诗歌鉴赏:灞上秋居(含答案解析) 古诗歌鉴赏:登缥缈峰(含答案解析) 201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 高考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考点知识 古诗鉴赏的规律 古诗歌鉴赏:金桥感事(含答案解析) 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炼的语言艺术..阅读附答案 古诗鉴赏:秋风秋雨苦煞人——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谈杜甫的“苦” 望 岳古诗词鉴赏 古诗歌鉴赏:重观瀑布(含答案解析) 古诗歌鉴赏:水村闲望(含答案解析) 古诗歌鉴赏:初见嵩山(含答案解析) 古诗歌鉴赏:过李陵台(含答案解析) 白居易《秦中吟·歌舞》古诗词鉴赏答案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阅读答案鉴赏赏析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秦时明月汉时关——边塞诗鉴赏 虞世南《蝉》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八个切入点与跟踪练习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咏风 王勃 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比较 古诗歌鉴赏:别舍弟宗一(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