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案:《数学奇才华罗庚》(2011高考辽宁卷)(含答案解析)

小编:

(2011•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1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 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解析】答A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本题考查对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仔细推敲文中与各选项相关的信息,哪怕是细微的差别也不放过。在辨别时要重点检查选项有无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强加因果、因果倒置、强加条件的情况,检查在时间、地点、数量、范围、程度等方面是否一致。D项属于强加条件,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是“耍斧头”的目的,而不是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的条件。E项是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描写他刻苦自学成才,“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的说法也不正确,全文是谈华罗庚的治学之道的。文章写解析数论会议上的报告受到赞誉,目的不是表现他的重要成就和贡献,而是表现他“弄斧必 到班门”的治学之道。C项概括不准确,研究成果不只是王元与潘承洞两个人,因为文中说,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

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并整合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理清文段中各句之间的关系,特别要留心提示性的句子。本题涉及信息在第二段,且有提示性的句子——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找到相关信息,但还必须整合,这就需要抽象、概括,这是压缩语段的功夫。

答案: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可使他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 。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理清文段内部层次。本题涉及信息在第三段,第三段分三层,要注意提示语,比如,问题“主要出在”,“在教学方法上”,“他还讲到……读书方法”。理清层次就不会犯要点不全的错误,只需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整合即可。

答案: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②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③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

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所反映的人物观点的探究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题。如果赞成,就要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紧紧围绕作者的解释来分析、阐述,如果反对,难度就大一些,可以根据原熟语的本义来分析。当然,也可以折中,只要观点明确,论述合理,理由充分即可。

答案: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来源:学科网]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相关推荐

    “数学奇才华罗庚”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 高考语文辽宁卷)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 《数学奇才华罗庚》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天文学……(2011高考辽宁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怪 人》(2011高考辽宁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克罗齐的求索》(2012高考辽宁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洗 澡》(2010高考辽宁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题郑防画夹五首(2011高考辽宁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最后的黄豆》(2012高考辽宁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2012高考辽宁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初见嵩山(2012高考辽宁卷)(含答案解析) “怪 人 ”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辽宁卷) 阅读答案:《才子赵树理》(2011高考湖北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想 飞》(2011高考湖南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晚 秋》(2011高考江西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审 丑》(2011高考山东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2010高考安徽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捧与挖》(2011高考江苏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祁 连 雪》(2011高考北京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论 诚 意》(2011高考重庆卷)(含答案解析) 数学家的爱情阅读答案(2014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 古诗文阅读理解:登 城(2011高考湖北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渡 江(2011高考重庆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骤 雨(2011高考天津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塔 上 的 树》(2011高考天津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严 冬 海 猎》(2011高考广东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文化时间》(2011高考江西卷)(含答案解析) 华罗庚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没 有 天 堂》(2011高考山东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第 9 车 厢》(2011高考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国学……(2012高考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咏 山 泉(2011高考山东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2011高考安徽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诗经》(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梁宗岱先生》(2011高考广东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走进腾格里》(2011高考福建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晓至湖上(2011高考福建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春 暮 西 园(2011高考湖南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饮一口汨罗江》(2010高考江西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遗 璞》(2009年辽宁卷)(含答案) 阅读答案:《美和美的东西》(2011高考广东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针 挑 土》(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这是你的战争!”》(2011高考江苏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春日忆李白(2011高考江苏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衡中西以相融》(2011高考山东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人类衣食住行……(2011高考天津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蝶恋花•出塞(2011高考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2011高考福建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血 的 故 事》(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日本这次大灾难……(2011高考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锈损了的铁铃铛》(2011高考四川卷)(含答案解析) 语文阅读:《圣诞夜的歌声》(2013年高考语文辽宁卷) 阅读答案:所有的艺术创作……(2011高考安徽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公讳尧臣……(2013高考辽宁题)(含答案) 古诗文阅读理解:关河令(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语文阅读:《王尧臣墓志铭》(2013年高考语文辽宁卷) 阅读答案:《寂寞出学问》(2012高考广东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培育一位电影明星……(2011高考湖南卷)(含答案解析) 语文阅读:《吴良镛:筑梦人生》(2013年高考语文辽宁卷) 阅读答案:《圣诞夜的歌声》(2013高考辽宁题)(含答案) 逆境中的华罗庚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2011高考福建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灯 火》(2010高考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荷 叶》(2012高考广东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报 复》(2012高考江西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柴 禾》(2012高考四川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内经》(2012高考北京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静流》(2010高考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自 然》(2010高考四川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春 风 》(2010高考福建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面 包 》(2010高考广东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联觉……(2012高考江西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溜 索》(2010高考江苏卷)(含答案解析) 中考阅读答案:《罗圈腿的小猎狗》(2013•宁波市中考)(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海 棠 花》(2010高考北京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双琴祭》(2012高考福建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往事(二)》(2012高考安徽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野 菊(2012高考天津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掐 辫 子》(2012高考天津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寒冷的高纬度》(2010高考天津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定林(2010高考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柳 堤(2012高考北京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太 阳 梦》(2012高考重庆卷)(含答案解析) 筑梦人生 阅读答案 (2013辽宁高考试题) 阅读答案:《数学有诗意》(含答案解析) 2011河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详解 阅读答案:生态文明……(2012高考天津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江 城 子(2012高考江西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好 事 近(2010高考湖南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笑的价值》(2012高考江苏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大河家》(2010高考全国卷Ⅱ)(含答案解析) “才子赵树理” 阅读试题及答案 (2011高考语文湖北卷) 古诗文阅读理解:访 隐 者(2010高考福建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蟋蟀之话》(2012高考福建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一 朵 午 荷》(2010高考湖南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梦 江 南(2012高考江苏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送魏二(2010高考江苏卷)(含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理解:鹧 鸪 天(2012高考重庆卷)(含答案解析) 阅读答案:《邮差先生》(2012高考江苏卷)(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