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布雷:一入侯门不自由》阅读附答案

小编:

陈布雷:一入侯门不自由

陈布雷一反常态地在屋中踱步,全然不顾地板上散落的纸团和戳断的笔头。“你不懂,你不懂,叫我全部编造,怎么写得出?”他冲前来奉劝的妻子大吼。

这是“西安事变”之后的一天。而在以往,陈布雷总是静声静气,极少疾言厉色。据说,那副恭谨严肃的样子,时常“令人透不过气来”。

此刻,身为蒋介石的“文胆”,他正为一篇命题作文抓狂。该文既要揭露“西安事变”中张良等人的狼子野心,又需突出蒋委员长的深明大义,同时还须对“全民抗日”等问题只字不提。“余今日之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躯壳和灵魂已渐为他人一体。”在日记中,他留下这句感叹。尽管如此,他依然“听话”地完成了这篇捉刀之作。

这与10多年前,那位挥斥方遒的记者形象实在相去甚远。

“迷津唤不醒,请作布雷鸣”。上世纪20 年代初,担任上海《商报》总编辑的他,素以社论犀利著称。事实上,早在辛亥革命时,他就曾写过堪比邹容《革命军》的战斗檄文,五卅运动中,他又因抨击殖民主义而被捕。

“主笔不吃官司,不是好主笔。”这位年近30岁的年轻人说这番话时,全然没想到自己就此转折的命运。

1927年,名声鹊起的陈布雷受到蒋介石的关注,在寄去一张签名的戎装照片后,最高领袖的“求贤若渴”,深深打动了这位“士为知己者死”的文人。一年后,他辞去报馆职务,追随蒋介石,担任了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

多年后,陈布雷回忆往事说:“他要我入党,我就加入了国民党;他问我愿意做什么工作,我说愿意做你的私人秘书。由此一诺,一直做着这份工作。”

自此,由职业报人转变为宣传官的陈布雷,开始挥起大棒,钳制舆论。

“王芸生君是新华社的应声虫。”这是他同陶希圣在《中央日报》上与《大公报》展开笔战时的言论。原来,该报总编辑王芸生,斥责查封《新民报》的行为,撰文呼吁新闻自由。

“这是对你的警告,你还有什么可说?”这是他对某报停刊数日后的威胁。当时,此报违背宣传纪律,不仅揭露河南旱灾真相,还对比衬映了重庆上层社会的奢靡。

难以想象,这些言论皆出自“横扫大军”(郭沫若语)的陈总编的如椽之笔。最为钟爱的女儿陈琏参加革命离家出走时,留下过这样的话:“时代既然已决定要在我与家庭间排演悲剧,我是无法抗拒的。”

事实上,这位父亲更是“无法抗拒”自身的悲剧。进入官场的他,一直试图保持淡泊清廉的文人操守。 一位记者来家中采访,诧异地对门卫说:“我跑过多少码头,见过多少公馆,像你们这样可怜的只有两家,一家是陶(指陶希圣)公馆,还不如一个小老板。”

虽然在个人操守上,陈布雷极力还想保住一个读书人的秉性,但一入侯门早已身不由己:对好友张治中进行监视,为孔祥熙舞弊案作说客。始终深陷矛盾漩涡中的他只能叹息:“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从政而又不懂政治。”

恪守从一而终的陈布雷,把自己比作“出嫁了的女人”。因此,当得知《中央日报》总编辑程沧波辞职做官时,他专门选择记者节去函表示惋惜。

这位“军机大臣”明白自己早已油尽灯枯。曾经面颊圆满而被邵飘萍戏称的“面包孩儿”,其时已日渐瘦削干瘪,像个长年吸大烟的老太婆,“身体好像直不起来,眼睛也好像睁不开”。

后人回忆,1948 年前后,陈布雷时常念叨:“人生总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倘使在抗战中被敌机扫射,也还有些价值。倘使积劳成疾而死,也还值得一些可惜。”

在那年冬天,他选择了“天下最大之罪恶”的自杀。不少研究者认为,此举是出于对蒋氏王朝的彻底失望。蒋介石则在10 年之后表示,陈布雷是因为听信他将下野的谣言,“愤慨之至而以死报国”。

今天,人们只能从他留下的遗书中体味他当时走投无路的心境:“任何人都可以鄙视我,责备我。”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这位国民党的“忠臣”也再未能如早年那样直抒胸臆,唯留下一声长叹:“让我安静些吧!”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链接材料】

材料一 陈布雷(1890-1948)名训恩,字彦及,浙江慈溪人。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是蒋介石的“文胆”和“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早年宣传共和,拥护北伐。1937年 7月,蒋介石邀集国内知识界名流召开“谈话会”,在会上慷慨陈词,其中以“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抗战之责任”最为著名,它如同“抗战宣言”被广泛传诵,激励了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最大决心。这篇演讲稿就出自陈布雷之手。抗战时期,他支亲属奔赴抗日前线,掩护民主人士。抗战胜利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申报》顾问兼常务董事。1948 年 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蒋介石如失左右手,在祭文中称他为“当代完人”。

(来源: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47 年 6月,陈布雷对《文汇报》的徐铸成说:“我们国民党的举措的确是不能尽如人意的,但是,再腐败,我看至少二十年天下总可以维持的。“1948 年,他就没有这样乐观了,他在回答宁波同乡、立法委员毛翼虎时,说:“‘势力’两字要分开来,势是形势、力是力量。论‘力量’,国民党陆、海、空军优于共产党,问题在于‘形势’这个词。”毛认为陈布雷已看到总的“趋势”,在他身后仅仅几个月,南京城头就插上了红旗。

(来源:《社会观察》月刊)

材料三 “看样子我的身体是无法好起来的,我此心永远在痛苦忧念之中。四弟告我,百事要看得‘浑’些,我知其意而做不到。八弟告我:‘一切一切自有主管,又不是你一个人着急所能济事的。’又说:‘你何必把你责任范围以外的事,也要去分心思虑着急。’这话有至理,然我不能控制我的脑筋。”“最近常想国家是进入非常时期了,我辈应该拿出抗战的精神来挽回困难,但是我自问身心较十一年前大不相同,即是共事的同事们,其分心经济,精神颓散,不免影响工作,要像当年的振奋耐劳,亦不可得……”

(来源:陈布雷最后一天日记)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布雷为了一篇揭露“西安事变”的文章疾言厉色、一反常态,主要是因为文章需要“抑张褒蒋”全部编造,思想言论不能自作主张。

B.蒋介石关注到声名鹊起的陈布雷,陈布雷也被蒋介石的“求贤若渴”打动,陈便寄去一张带有签名的戎装照来表达“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情感。

C.陈布雷从敢吃官司的“主笔”“横扫大军”的陈主编成为蒋介石的“文胆”、宣传官,人生命运的转折也就开始了,他的一生都深陷在矛盾的漩涡之中。

D.陈布雷不但明白自己的人生处境,更明白自己的人生是怎样的结局。他对蒋氏王朝早已彻底失望,并预感到蒋介石将要下野,便选择了畏罪自杀。

E.陈布雷这位恪守从一而终的国民党“忠臣”,无法抗拒自身的悲剧,身不由己,走投无路,就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也未能直抒胸臆,唯留一声长叹。

(2)作者在文中树立了一个“一入侯门不自由”的书生形象,请你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陈布雷的“不自由”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3)“一介书生”的陈布雷为什么要追随蒋介石?结合文本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4)你认为造成陈布雷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1) A给3分,E给2分,C给1分。

(C 项“他的一生都深陷在矛盾漩涡之中“表述欠妥,陈布雷只是身入“侯门”之后才陷入漩涡之中。B 项张冠李戴,“陈便寄去一张带有签名的戎装照“错,戎装照是蒋介石的。D 项中“便选择了畏罪自杀”错,陈布雷不是“畏罪自杀”)

(2)①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作为蒋介石的“文胆”,他必须服从蒋介石的意旨来写“命题作文“,与原来的“挥斥方道的记者形 象”“相去甚远”。

②违背良心限制新闻自由。 由原来不怕吃官司的职业报人转变为国民党宣传官,不得不奉命挥起大棒,钳制舆论,限制新闻自由。

③被迫之下“亲友不认”,糊涂做事。虽然还能保持读书人的操守秉性,但他却不得不遵从顶头上司的意旨,“对好友张治中进行监视,为孔祥熙舞弊案作说客”,最为钟爱的女儿也离开了他投身革命。

④无法主宰自己的生命。陈布雷时常念叨:“人生总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倘使在抗战中被敌机扫射,也还有些价值。倘使积劳成疾而死,也还值得一些可惜。“说明在他的心目中,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存价值,最终在极度矛盾中选择自杀来寻求解脱,终于走上了幻灭之路。

(每点2分,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

(3)①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书生,他关心时事,拥护北伐,拥护革命,而蒋介石当时作为北伐军领袖,符合他的政治理想。②他才华横溢,凭借自己的如椽之笔在社会享有崇高声望,能以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符合书生的理想。③陈布雷有书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结,身为最高领袖的蒋介石对他“求贤若渴”,深深打动了他,因此他甘心以“一介书生”追随蒋介石。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陈布雷的悲剧命运既有社会的客观原因,又有个人性格上的主观原因。(1分)

客观来讲,当中国处于大变革时代,无论是领袖还是时代,都需要他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书生举起如椽巨笔,宣传革命。从政后时代也曾把他推向了权力的核心,抗战时期他以文报国的理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然而他既然将自己的命运与国民党这艘大船绑在了一起,那么随着国民党政权的风雨飘摇,他的命运也必然是悲剧的。这是时代的悲剧,阶级的悲剧,更是体制的悲剧。(3分)

主观来看,他一介书生,“从政而又不懂政治”,这个最大错误也导致了他个人命运的悲剧,使他“始终深陷矛盾漩涡”而不能自拔。廉洁奉公重视操守的他,无法在日益腐败的官场做到游刃有余,思想不能自主,身不由己,灵魂备受煎熬。能自省到总的形势,却因思想保守,被“从一而终”愚忠思想束缚,而无法摆脱。(3分)正是这种“既不能融入又不能摆脱”的优柔性格,又不忍见理想的幻灭,使他在大厦将倾之际走向自杀,最终成为蒋家王朝的陪葬品。(1分)

    相关推荐

    一只老鹰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不阅读附答案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入,不可入;横执入...阅读附答案 不要为自己寻找理由阅读附答案 自由和科学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阅读答案 夷门监者侯嬴阅读答案 夷门监者侯嬴文言文 《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阅读答案 古文阅读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 《自由与生命》阅读附答案 《陈章侯蔑视显贵》阅读附答案 《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阅读及答案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阅读附答案 《为自己找理由》阅读附答案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阅读附答案 《国学中的自由》阅读附答案 “作为一种自由的先锋”阅读理解答案 《自由要以邻为伴》阅读附答案 “自然就像一个舞台布景”阅读答案 雷锋,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阅读答案 《陈章侯蔑视显贵》阅读答案 (1)什么叫自由?......阅读答案 自由与生命阅读答案 《自由和科学》阅读答案 自由与生命阅读答案 《自由与生命》阅读答案 说话的自由与责任阅读附答案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 《贫困不是理由》阅读附答案 《陈章侯蔑视显贵者》阅读答案 宋词赏析 吴文英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陈章侯蔑视显贵阅读答案 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选段阅读 “贫困不是理由”阅读答案 一天与一年 侯发山阅读附答案 陈原《不足一成人自认为读书多 “饱学”不应远》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阅读答案 《飞向自由的天地》阅读答案 文言文夷门监者侯嬴,年七十余,阅读附答案 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阅读附答案 《贫困不是理由》阅读答案 汽笛·布鞋·红腰带 陈忠实阅读附答案 《一双新布鞋》阅读附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和《魏文侯书》阅读附答案 《贫困不是理由》阅读及答案 “自由与生命”阅读训练及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阅读答案 《贫困不是理由》阅读答案 《活着的一万零一条理由》阅读附答案 陈章侯蔑视显贵阅读训练及答案 《国学中的自由》节选阅读及答案 弯人自述 陈村阅读附答案 代出自蓟北门行阅读附答案 “自由”二字,亦中国人所常用..阅读附答案 自碑亭再北,地势陡然高峻,由阅读附答案 临江之人畋①,得麋麑②,畜之。入门...阅读附答案 自由和科学阅读试题及答案 天上有个“北斗” 地上自由“行走”阅读附答案 《振动诗歌自由翱翔的羽翼》阅读附答案 佛教在两汉之际由印度传入的外来文化 阅读附答案 语文阅读: “鱼雷”闻一多 《人琴俱亡》“陈章侯性诞僻”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 微博时代:说话的自由与责任阅读附答案 《由“到此一游”想到的》阅读附答案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导学案 《另一扇门》阅读附答案 《自由和科学:爱因斯坦》阅读答案 飞向自由的天地阅读试题及答案 天上有个北斗地上自由行走阅读附答案 《自由与生命》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欣赏的精神自由》语文阅读答案 《给巴雷特夫人一个A》阅读附答案 《微博时代:说话的自由与责任》阅读附答案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阅读答案 陈忠实《汽笛•布鞋•红腰带》阅读答案 “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阅读答案(附翻译) 给巴雷特夫人一个A 阅读附答案 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阅读答案 给它一个攀爬的理由......阅读附答案 不识自家 《诚实是一块画布》阅读附答案 (一)陈大丘与友期行(二)周彬不治财产阅读附答案 节选自《陈情表》阅读答案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阅读附答案 “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阅读答案 《只敲一次门》阅读附答案 《鸿门宴》节选“良乃入,具告沛公”阅读答案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阅读附答案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阅读附答案 《给它一个攀爬的理由》阅读附答案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阅读答案 第一个告诉你下雷的人阅读附答案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阅读答案 小兔子把门打开一点儿,大灰狼把自己的尾巴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阅读附答案 【甲】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乙】陈章侯性诞僻....阅读附答案 《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阅读答案 《雷雨》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