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陋室铭》阅读答案

小编:

《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陋室铭》作者      ,“铭”是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 ;《爱莲说》作者     是    哲学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德馨(  ) 鸿儒(  ) 案牍(  ) 濯(  ) 亵玩(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

⑵无案牍之劳形(劳: )

⑶香远益清(益: )

⑷往来无白丁(白丁: )

⑸濯清涟而不妖(妖: )

⑹斯是陋室(斯: )

4.根据课文填空:

⑴《陋室铭》中描述“陋室”恬静、雅致环境的句子是 。

⑵《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

⑶《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的句子是 。

⑷《爱莲说》中作者对追名求利的恶浊世风暗含嘲讽的句子是 。

5.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字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无丝竹之乱耳

C、告之于帝  D、本在冀州之南

6.选出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从两文中各找出一句骈句:

8.《爱莲说》以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9.《爱莲说》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

A、咏物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扬

10.译句:

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⑵予独爱莲这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⑶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这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11.《爱莲说》中作者托物言志,以花喻人,请还举出两种花,并说出它们的象征意义。

二、同步解读

(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3.用原文填写。

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

从正面衬托赞美陋室的句子: 。

14.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15.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 ,虚写的是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 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16.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

A、①②句以山水作类比,“山”和“水”其实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

B、④句渲染了恬静的气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C、⑦句虚写,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⑧句以古庐、亭作类比说明陋室不陋,也表达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意思。

17.下列不是骈句是(  )

A、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8、本文所表达的生活情趣是(  )

A、痛恨权贵  B、甘于简陋  C、安贫乐道  D、不甘沉沦

(二)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9.本文的名句: 。

20.下列句子的正确意思是(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A、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了。

B、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听到就觉得新 鲜。

C、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听到就觉得新鲜。

D、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了。

21.从文中摘录原句填空。

A、 喻君子庄重令人敬爱。

B、 喻君子不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

C、 喻君子志清行廉,德声远播。

D、 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22.本文以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是可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三、美文赏读

与黄循中(节选)

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而世至视若赘疣①,岂不可叹哉!穹壤间②,窃取富贵者何限,惟庸人鄙③夫羡之耳。识者视之,方深怜其悯④,伤其赋⑤人之形,而不求尽人之道,至与蚊虫同其饱适好恶,虚生浪死⑥。其在高位者,适足以播其遗臭,眙君子监戒⑦而已。

[注释]①赘疣:病名,俗称瘊子。②穹壤间:天地间。③鄙:庸俗、浅陋。④怜:怜悯,同情。悯,忧愁。⑤赋:这里指亡天给予的意思。⑥虚生浪死:生活得很空虚,死得也没有价值。⑦监戒:借鉴和警戒。监,通“鉴”。

23.说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人之不可以不学,犹鱼之不可以无水!

24.简析下列“之”的用法:

(1)人之不可以不学:

(2)惟庸人鄙夫羡之耳:

(3)伤其赋人之形:

25.选文采用什么方式在进行说理?

26.本文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7.请列举你认为今天学习重要的两条理由。

参考答案:1.刘禹锡、是用韵的、周敦颐、宋代 2.略 3.⑴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泛指音乐。⑵使……劳累⑶更加⑷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⑸美丽而不庄重⑹这 4.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⑶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⑷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B 6.B 7.略 8.作者以菊正衬,以牡丹反衬,突出莲的高贵品质。作者借花喻人,以莲花比喻自己的道德情操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9.B 10.略 11.略 12.略 1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4、惟吾德馨 15、山、水;仙、龙;德馨;陋室;作者 16、A 17、C 18、C 19、出淤泥而不染。 20、C 21、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出……染,濯……妖。C、香远溢清,亭亭净植。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2、突出主旨。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 23、人不能够不去学习,就好像鱼儿不能够没有水一样。 24.(1)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代词,代窃取富贵者。(3)助词,的 25、反证法。 26.强调了学习对人生的重要。 27.略

    相关推荐

    《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答案 《陋室铭》和《爱莲说》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 《爱莲说》《陋室铭》比较阅读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测试题目答案 《爱莲说》《陋室铭》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比较阅读《陋室铭》和《爱莲说》阅读及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爱莲说》《陋室铭》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刘禹镉《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比较阅读答案 2013年重庆中考古文试卷 陋室铭与爱莲说 比较阅读 答案 《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复习指南、《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理解及答案 陋室铭阅读题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 《陋室铭 》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陋室铭》,完成1~6题。《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陋室铭比较阅读答案 《陋室铭》比较阅读 4篇 《陋室铭》阅读复习训练题答案 陋室铭 刘禹锡 阅读答案 《陋室铭》选段阅读及答案 陋室铭刘禹锡阅读答案 爱莲说 《陋室铭》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题:陋室铭 刘禹锡《陋室铭》阅读附答案 爱莲说 《陋室铭》《孔子家语》对比阅读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和崔子玉《座右铭》比较阅读答案 《陋室铭》《陆游筑书巢》对比阅读答案 陋室铭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 刘禹锡《陋室铭》崔子玉《座右铭》比较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孔子家语》比较阅读答案 《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阅读附答案 《陋室铭》“板桥幼随其父学”比较阅读答案 《爱莲说》复习指南、《爱莲说》阅读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崔子玉《座右铭》对比阅读答案 《陋室铭》“夏玑吴县人”比较阅读答案 爱莲说试题 刘禹锡《陋室铭》“贤哉,回也!”比较阅读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陆游筑书巢》比较阅读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陋室铭》《论语 贤哉,回也》对比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爱莲说原文阅读 爱莲说 阅读答案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爱莲说教案、训练题 《陋室铭》《杨震暮夜却金》比较阅读答案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陋室铭》比较阅读及答案 《陋室铭》《孔子家语》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孔子家语》比较阅读答案 《陋室铭》《杨震暮夜却金》比较阅读及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 《陋室铭》《陆游筑书巢》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爱藕说 咏莲 莲子 阅读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