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悦《君子理直不气壮》阅读答案

小编:

徐悦

①人占了理,讲起话来自然底气充盈,往往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和情面。殊不知,以这样的态度讲话,常常损人颜面;以这样的态度为人,往往失了君子风范。所以,理直也不必气壮,不妨豁达一些,心平气和地去说话、待人。如此一来,既不伤人心,又不失人情,最终使之心服口服,从心底里感激和敬重你,岂不更好?

②东吴丞相顾雍,早年曾遭奸臣吕壹的陷害。后来吕壹罪行暴露,被捕下狱,恰逢顾雍受命来审理他。此时吕壹穿着一身囚服,再无昔日风光。照理说,顾雍面对曾经迫害过自己的小人,是有充足的理由和底气对其嘲弄一番的。然而,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和颜悦色地与之交谈。临走时,顾雍再一次问他:“你的意愿都表达清楚了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吕壹感动得只是叩头谢罪,无话可说。此时,站在一旁的尚书郎怀叙可没有顾雍那般客气,忍不住怒气冲冲地辱骂起吕壹来。顾雍却回过头来责备道:“国家有法律惩罚他,何必这样骂人呢。”足见一代名相的气度和境界。

③当一个人占理的时候,据理力争,讨回公道,固然无错。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顾及别人的尊严,恣意教训、奚落他人的理由。试想,当别人得势时,你敢怒不敢言,唯唯诺诺:别人一旦落魄,你便对其指东道西、不依不饶,看似理直气壮,实际与小人又有何区别?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

④据说,周作人家里以前有个雇工,负责采购什么的杂活儿,有爱贪小便宜的毛病。当时用钱,要把银元换成铜币,时价是一块银元换460铜币。很少理财的周作人一次与同事聊天时偶然谈及此事,坚持认为一块银元能换300多铜币,并说自家雇工一向就这样对他讲的,同事笑他受了骗。后来,他回去经过一番调查,发现事实果然如此。于是,一天晚饭后,周作人把那个雇工唤来,委婉和气地说:“因为家道不济,没有许多事做,你还是另谋高就吧。”对方做了亏心事,自然心虚,当即苦苦求饶。周先生见了,心一软,说:“唉,刚才的话就当没说,不要在意,要是想留就留下吧,以后改掉便是了。”后来,那个雇工彻底改掉了毛病,与周作人一家相处甚洽。

⑤得理时,讲话的最终目的是明是非、道善恶,是要让对方心服口服,进而改正错误,而非以理压人、制人。倘若不依不饶、恶语相待,即便你再占理,也会令理亏之人觉得你是在以理压人。所以,周先生理直而不气壮,和和气气,点到为止,处处为对方着想,并且给了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最终使其改邪归正。胸襟博大,厚德载物,这般君子气度,如何能不令人敬重、信服?

⑥明代思想家吕坤说:“心平气和,而有强毅不可夺之力。”可见和气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直抵心灵的力量,而那种盛气凌人靠粗暴打压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所以说,君子理直不气壮,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化解纷争的至高境界。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旬刊》2012年第10期)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提出论点的,有何好处?

1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④段的内容,有什么共性?

20.第②④段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1.为了加强论证的力量,请给文段补充一个反面事例,形成对比论证,并说说放到文中何处比较合适?

22.你认为“理直气壮”好还是“理直不气壮”好,为什么?

18.【答案】君子应该做到理直不气壮。作者先讲“理直气壮”的危害,批驳了传统的“理直气壮”,而后顺势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像这样一反传统的观点,采用先破后立,很有说服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把握和论证方式的分析。从标题和第①段总结词“所以”后面,可以迅速找到全文论点。后一问,结合第①段的具体内容,稍加分析,不难看出采用了先破后立的方式引出论点。

19.【答案】东吴丞相顾雍平和对待当年陷害自己的奸臣的事例,周作人和气对待蒙骗自己的雇工的事例;两个事例的共性是,得理饶人,理直并不气壮,都是正面事例。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用人物加上事件的归纳格式,不难轻松理出答案。分析论据,只要从论点和论据的性质来分析,不难看出共性所在。

20.【答案】事例论证,两个事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事实胜于雄辩,用准确的事例论证论点,使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判断能力。第(2)(4)段都是已有的事实,属于明显的举例论证。作用是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21.【答案】补充事例,如有的老师、家长在育人上的得理不饶人,穷追猛打,不是本着治病救人的胸怀。从上下文内容的连贯性上看,放到文中第③④段之间比较合适,因为第③段末句论证了小人常常以势压人,而第④段却从正面去举例论证了君子以理服人,两段内容上有脱节,应该先列举反面事例,再叙述周作人的正面事例。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补充和内容的连贯性的把握。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不难看出,要先反面举例,再正面举例,结构才紧凑,论证才有力。

22.【答案】“理直不气壮”好,因为理直气壮未必在“理”字上下功夫,而是以气势压人、在气势上不饶人,是对人的打压,不是明是非、辨善恶,让对方心服口服,进而改正错误。君子理直不气壮,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化解纷争的至高境界。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深入理解,可以结合文中阐释“理直不气壮”的现实意义的句子摘要作答,也可以结合文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合适的答案来,言之有理,言之扣文即可。

    相关推荐

    理直不必气壮 阅读答案 理直不必气壮 语文阅读答案 理直何必气壮阅读理解答案 理直何必气壮阅读理解张勇 《理直气壮谈“教养”》阅读答案 理直气壮谈“教养”阅读答案 2013荆门中考语文:《理直不必气壮》阅读答案 “理直气壮谈“教养””阅读训练及答案 《君子不器》阅读答案 君子不器阅读答案 《君子不器》阅读答案 《君子不器》阅读附答案 丁西林:君子不器 阅读答案 《天子不观史 》《秉笔直书难 》阅读答案 文学徐君家传阅读答案 《丁西林:君子不器》阅读附答案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阅读答案 生之喜悦阅读理解答案2021 生之喜悦阅读理解答案主要内容 文学徐君家传 阅读附答案 盂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盂尝君阅读附答案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阅读答案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盂尝君日:“猿猴错阅读附答案 明史·陈子壮传 阅读附答案 壮丽的青春阅读理解答案2021 壮丽的青春阅读答案 (天津卷)文学徐君家传阅读答案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阅读附答案 “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阅读理解答案 儿子苗壮爬树了阅读答案 士君子取友岂不当自慎哉阅读答案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阅读答案 不一样的鞋子阅读理解答案 不一样的鞋子阅读理解 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 阅读附答案 《君不悔臣》 翻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阅读答案(2014年徐州市中考语文) 运气阅读答案 运气阅读理解 运气阅读答案 运气阅读理解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终生一直...阅读附答案 《君不侮臣》阅读答案 许浑《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兰茂《题徐昭玉案山房》阅读试 《君子济》阅读答案 君不侮臣阅读答案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阅读附答案 宋词赏析 徐君宝妻 满庭芳·汉上繁华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阅读答案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词赏析 吕本中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君不侮臣》阅读答案 烟火气阅读答案 烟火气阅读理解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韩世忠子彦直,字子温 阅读附答案 “为爱挺直”阅读理解答案 君子之言阅读答案 《君子之风》阅读答案 《从道不从君》阅读答案 严君平不仕阅读答案 论俗气阅读理解2021 论俗气阅读答案 (甲)鱼,我所欲也(乙)大凡君子与君子阅读附答案 《君子之道》阅读答案 孔子心和庄子气阅读答案 《孔子心和庄子气》阅读附答案 梁上君子阅读答案 《骗子 徐常愉》阅读附答案 不一样的鞋子阅读理解答案 西蒙不一样的鞋子赏析 壮别 阅读附答案 《文学徐君家传》阅读答案(2014年高考天津语文) 君子风度阅读附答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答案 “对比“母亲(甲),有个孩子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阅读理解答案 《君子知“怕”》阅读附答案 《君子之道》阅读附答案 君子知“怕” 阅读附答案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阅读答案 悦读的姿势阅读答案 ““悦读”的“姿势””阅读答案 何士光喜悦阅读答案 喜悦阅读答案八年级上册 “君子”体现了孔子对人格的追求,请概述孔子心目中“君子”的特点。附答案 蒋骁飞《君子的争与不争》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小说的气味阅读答案 小说的气味阅读理解 “感恩一直以来”阅读理解答案 《鲁宗道不欺君》阅读附答案 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阅读理解答案及赏析 徐孺子祠堂记阅读附答案 《鲁宗道不欺君》 阅读附答案 徐树建《挽歌》阅读理解答案 梅子涵《红气球》阅读答案 《生之喜悦》阅读答案 红气球/梅子涵 阅读答案 喷发英武正气阅读理解答案2021 喷发英武正气阅读理解题 《生之喜悦》阅读答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诗词阅读答案 生之喜悦阅读答案 生之喜悦阅读答案 《庄子· 秋水》《庄子· 徐无鬼》比较阅读答案 《说说“君子之交”》阅读答案 看云识天气阅读试题与答案(2013年·江苏省徐州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盂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 山草壮 阅读答案 《君子之道(节选)》阅读答案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阅读附答案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阅读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