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西江月|丹阳湖》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解析理解

小编:

西江月|丹阳湖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这首词作于1162年春,作者自建康还宣城途经溧阳时所作。此前三年,张孝祥曾两次遭罢官。

(1)上阕中“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略分析。(4分)

(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1)展现的是一幅宁静优美.(2分)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作者驾舟荡漾在宽广的湖面上,迎来扑来一股和煦的春风(1分);湖边轻柔如丝的柳条,随风飘舞,不时拂面。(1分)

(2)下阕词人由景入情,直抒胸中的深沉感慨。(2分)仕途升沉的遭遇,使他深谙人情世故,也习惯了世路的艰辛,因此心态也淡泊平和许多,从而面对令人陶醉的美丽如画的景象,词人心中满是欣喜,进而抒发了作者尽情地领略大自然风光的悠然自得的喜悦之情。(2分)

赏析一

张孝祥:历阳乌江人。读书一过目不忘。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第一。历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赞军事,领建康留守,集贤殿修撰,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知潭州,徙知荆南湖北路安抚使。筑守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卒,年三十八。(节录《宋史》卷三百八十九张孝祥传)

这首词是张孝祥题在江苏溧阳县三塔湖三塔寺寒光亭柱上的。 上片写重访三塔湖,观赏优美的自然景象,怡然自乐。“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问讯”,寻访,这里可引申为“欣赏”。“东风”二句写荡舟湖上的感受,“吹”字和“拂”字极有情致写出词人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东风”似解人意,“杨柳”饱含深情,一切尽如人意。 下片由景及情,触景伤情,流露出对世事尘俗的厌恶,进一步抒写返归大自然的舒适和愉快。

湖光春色,确实美丽,只是作者少年的锐气,在历尽沧桑、饱经风霜之后,已经消磨殆尽。“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这两句,在经历了世俗的生活道路之后,对一切世事早已看惯,或者说对世事俗务、功名富贵都看得很淡薄了。张孝祥本来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政治才能的人,绝不同于南宋政权中那些庸庸碌碌的官员从他登上政治舞台起,就坚决站在主战派一边,积极支持收复中原的主张,反对“议和”。由于南宋政权腐败,朝廷昏庸,象张孝祥这样的忠勇爱国志士,很自然地受到排挤和倾轧,所以他两次受到投降派的弹劾,无端地被贬谪。他历经奔波,屡受挫折,深谙世态的炎凉,就难免产生超脱尘世、返归自然的思想。“悠然”的意思蕴藉含蓄,这是一个在人生的道路上几经颠簸的人发出的低沉的慨叹,他对世事已经淡漠,只好到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解脱,去追求舒畅闲适。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结尾二句,描写三塔湖寒光亭的景致。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天水相连辽阔深远,这是静的画面,飞翔的沙鸥又为这画面增添了活力,有动有静,更使“寒光亭下”的风景美不胜收,本词的意境也随之扩大,更具诗情画意。

张孝祥的某些词,以风格豪放著称,如他的《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水调歌头》(“雪洗虏尘静”),这首小令却以写景真切,景物描写与感情抒发结合巧妙见长,特别是此词信笔写来,不见着力雕饰的痕迹,初读只觉浅易平淡,细读又觉韵味无穷,可谓天然妙成。

赏析二

赏析

张孝祥是一位坚决主张抗金而两度遭谗落职的爱国志士,“忠愤气填膺”是他爱国词作的主调,而在屡经波折、阅尽世态之后,也写了一些寄情山水、超逸脱尘的作品。这首小令就是如此。据宋人岳珂《玉楮集》中的《三塔寺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名后轩》一诗,可知此词是张孝祥重游寒光亭时写在寺柱之上的即兴之作。词本无题,后来选家揣测词意,补加了“洞庭”、“丹阳湖”、“三塔阻风”之类的题目。其实词中所言之“湖”,是指江苏漂阳的三塔湖;词中所写的“寒光亭”,即在此湖中。

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问讯”,省视慰问之意,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湖边”,指三塔湖畔,点明远道而来,刚至湖岸,为下文乘船游湖作铺垫。“春色”,形容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乃下文“东风”、“杨柳”之引笔。“重来”,说明是再次来此,表明“问讯”实是有意重访。“又是三年”,不仅突出相别的确切时间,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一个“又”字,内涵复杂,既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惜,对历经坎坷的感慨,也包含了对湖边春色的怀恋,对再次来此的欣喜。词人酷爱自然之情,潇洒出尘之姿,就在这质朴明快、语近情深的起句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全词飘逸清朗的基调。

如果说起首两句是从词人有意重访的角度而言,三四两句则从客观风物欢迎自己的角度下笔,描画出上船离岸乘风过湖的情景。“东风”、“杨柳”,都紧承“春色”发展而来。东风似乎有意,轻轻吹拂,送我渡过湖波;杨柳似乎含情,微微摆动,丝丝擦着我面。词人不说船乘风势,人触柳丝,而说风助船行,柳拂人面,正是注情于物的拟人写法,从而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通体和谐的艺术境界。词人那种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就这样得到了淋漓酣畅的表现。

上片以作者自己与风物的互相映衬,表达了重访三塔湖离岸登船之际的快意感受;下片则以世路与湖亭的强烈对比,抒发了置身寒光亭时的悠然心情。

“世路”二句,暗承上片“过湖”,由描述转入议论,看似语意突兀,实是一脉相通。“世路”,指尘世的生活道路,那是一条政治腐败、荆棘丛生的路,与眼前这东风怡人、杨柳含情的自然之路岂能相提并论。然而,词人说是“如今已惯”,这不仅表明他已历尽世俗道路的倾轧磨难,对权奸的打击、社会的黑暗业已司空见惯,更暗寓着他已看透世事、唾弃尘俗的莫名悲哀和无比忧愤。因此,“此心到处悠然”,也就不仅在说自己的心境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更包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无力回天的心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了。词人由爱国志士而成江湖处士,无奈去到和谐美好的大自然中寻求解脱,内心悲愤难言,却说“到处悠然”,可谓语近旨远,沉郁至极,与那“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辛弃疾先后同调,从而铸成凝聚全词主旨的警句。

结尾两句,紧承“悠然”二字宕开一笔,着力描写来到湖中寒光亭时所见的自然美景。词人撇开“世路”,来到寒光亭上,只见寒光亭下的湖水一碧万顷,犹如辽阔无际的蓝天;在这明丽如画的水天之间,一群沙鸥展翅飞起,自由翱翔。这一静一动、点面交映的画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气,陶醉着词人的心胸。特别是沙鸥飞起的镜头,不仅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更寄寓着“鸥鸟忘机”(典出《列子·黄帝》)与鸥同盟的深意。如果说上片以问讯春色和风物含情写出了物我一体的美妙境界,那么,下片就以唾弃世路和同盟鸥鸟表露出投身自然的悠然心境。而这末尾两句,纯粹写景,以景结情,语淡意远,余味不尽,词人对于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尽在言外,从而成为全词意境旷远、余音绕粱的结笔。

补充资料

北宋诗人郭祥正在《渔舟歌》诗中云:“四山飒沓江水流, 两岸西风芦荻秋。渔歌杳杳隔港浦, 烟波冥冥来孤舟”[10],进一步说明了他眼前所观所听是山是水的流动声,而在长江两岸的西风吹拂下芦苇丛中却飘来了“渔歌杳杳”之声,随声缓缓而到的是一叶孤舟的这样一种人间仙境。他曾经在“杨花渡江飞满头”的长江上乘舟游览, 醉酒之后而听到动人的渔歌之后, 不觉“渔歌声断自起舞”, 酩酊更看江月流”起来。在《追和李白姑孰十咏·丹阳湖》中就写到:“湖光际长天,永日微风之。菱歌一舟去,雪阵群鸥起。”[11]就明确说到湖上少女所唱的菱歌。

南宋和州诗人张孝祥曾长期寓居当涂,从他的《西江月·丹阳湖》、《菩萨蛮·与同舍游湖归》中, 可以看到他在“吴波细卷东风急, 斜阳半落苍烟湿”[12]的时刻, 与同伴们听“一棹采菱歌”[13]游湖归来的喜悦。

继棹歌、渔歌之后, 这一时期当涂民间的田夫踏歌、士女踏歌、清明踏歌等亦随之兴起。踏歌是节日中的自娱性民间歌舞(早在汉代已有记载),对某一个歌舞的专称,而是古人对以脚踏地为节,载歌载舞的群众性自娱性歌舞的通称。踏歌在唐代就已在江东地区广为流行,《踏歌》的歌唱特点是:同一曲调,即兴填词,反复传唱,即诗中所谓的“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14],“新词宛转递相传”[15],人们齐声欢唱,歌声如云,就像诗中所描绘的“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16]其舞蹈动作的特点是:一群人,手拉着手,随着歌唱的节奏,一脚踏地,即所谓“联袂踏歌”。

    相关推荐

    张先《惜琼花》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解析理解 宋词赏析 张孝祥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宋词赏析 张孝祥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王庭筠《凤栖梧》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解析理解 纳兰性德《长相思》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解析理解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阅读答案及赏析 贺铸《杵声齐(古捣练子)》阅读答案鉴赏欣赏赏析试题解析理解 李清照《鹧鸪天•咏桂》阅读答案鉴赏赏析试题欣赏解析理解 《渔家傲•斜月》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西江月》赏析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菩萨蛮|张翥|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临江仙|朱敦儒|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江城子|段成己|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西江月 中心 赏析 试题答案 李好古《谒金门•怀故居》鉴赏试题答案解析赏析理解高考诗歌鉴赏 宋词赏析 张孝祥 水调歌头·泛湘江 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宋词赏析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过湖》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苏轼《少年游》阅读答案鉴赏赏析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刘克庄|一剪梅|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黄庭坚《南乡子》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范成大《醉落魄》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胡铨《好事近》阅读答案鉴赏赏析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四犯令|侯寘|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大幺令|李纲|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杏花天影|姜夔|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王珪《金陵怀古》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黄庭坚《醉蓬莱》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三月》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许棐《后庭花》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李白《忆秦娥》鉴赏阅读答案赏析高考语文试题理解解析 晏殊《踏莎行|祖席离歌》阅读答案赏析鉴赏试题解析理解 孙光宪《浣溪沙》阅读答案鉴赏解析赏析理解 南乡子·冬夜|黄升|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虞美人·春愁|陈亮|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温庭筠《定西番》牛峤《定西番》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点绛唇|王禹偁|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眼儿媚•柳|尹焕|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高考诗歌鉴赏赏析理解答案解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阅读答案鉴赏赏析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仲殊《南柯子·忆旧》阅读答案鉴赏赏析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钱惟演《木兰花》阅读答案鉴赏赏析解析理解 【宋】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阅读答案鉴赏赏析试题解析理解 喜迁莺|晓行|刘一止|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南宋】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高考诗歌鉴赏阅读答案赏析 葛胜仲《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阅读答案鉴赏赏析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南乡子·送述古|苏轼|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时彦《青门饮|寄宠人》阅读答案鉴赏赏析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宋词赏析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 江城子·密州出猎|渔家傲|比较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张孝祥)阅读答案 张孝祥《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阅读答案 辛弃疾《鹧鸪天•送人》阅读答案鉴赏赏析理解解析 宋词赏析 张孝祥 南歌子·过严关 苏轼《西江月》阅读题及赏析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阅读答案鉴赏赏析试题欣赏 苏轼《浣溪沙|惭愧今年二麦丰》阅读答案鉴赏赏析试题解析理解 史达组《绮罗香•咏春雨》阅读答案鉴赏赏析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贺铸《天门谣》鉴赏答案解析高考阅读试题赏析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李煜《相见欢》鉴赏赏析阅读试题答案解析高考中考初中诗歌鉴赏 念奴娇|断虹霁雨|黄庭坚|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辛弃疾《清平乐|春宵睡重》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朱敦儒《卜算子|旅雁》阅读答案鉴赏赏析解析理解 苏轼《满庭芳| 归去来兮》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陆游《鹧鸪天·送叶梦锡》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菩萨蛮·宿水口|洪王茶|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阅读答案鉴赏赏析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答案试题鉴赏赏析欣赏 《鹊桥仙·落梅 张孝祥》阅读鉴赏答案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阅读答案鉴赏赏析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宋词赏析 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阅读答案鉴赏欣赏赏析试题 陆游《鹊桥仙》柳宗元《渔翁》比较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纳兰性德《蝶恋花|散花楼送客》阅读答案鉴赏赏析试题欣赏 李俊民《感皇恩·出京门有感》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诗歌赏析练习测试题:苏轼《西江月》(附答案) (宋)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解析赏析 张孝祥《浣溪沙·洞庭》阅读及赏析(附答案) 姜夔《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古诗歌鉴赏:秦楼月(含答案解析) 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岗山》原文、题解、译文与赏析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宋词赏析 辛弃疾 西江月·遣兴 赵佶《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阅读答案鉴赏赏析欣赏试题 宋词赏析 张熙妻 菩萨蛮·西湖曲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阅读答案鉴赏赏析鉴赏试题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解析赏析 宋词赏析 张孝祥 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阅读答案试题鉴赏赏析欣赏 杨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阅读答案鉴赏赏析试题欣赏 《西湖秋夜 张可久》阅读鉴赏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未名湖畔赏析 宋词赏析 宋江 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