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华《由“儒”字说开去》语文阅读答案

小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按照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诠释,“儒,柔也”。一个“柔”字,味道全出,可谓搔到了问题的痒处。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曾提到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柔”的本义出发,加以阐释,十分贴切地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儒”含“需”字,参之以《易经》“需”卦的卦象,可知“需”有“等待”之义。据《易传》记载,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度过自己的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看此“柔”字不要过于直观,误以为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的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曰:“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乃指水的柔弱所表征出来的规定。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采取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因为没有一种凝固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足“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从古典技术同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我们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和平与宽容的民族。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由此不难窥见中国人对于兵器乃至战争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此相关联,在历史上,我们对于诉讼也是持保留态度的。儒家主张,亲亲为仁。诉讼总是缘于利益的纷争,它只能是道德失效的结果。在中国人看来,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更愿意相信“退一步,海阔天空”。争执双方倘若采取这种妥协的姿态,那么就会使诉讼变得多余。所以,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认为,“无讼”才是一个社会的理想状态。中国文化的儒雅性格,虽然没有咄咄逼人的凌厉之势,却又决不因此而失其庄严。相反,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内在力量。

(何中华《由“儒”字说开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儒”诠释为“柔”,可以说是抓住了问

题的实质,指出了“儒”字真正的本义。

B.宋词专家叶嘉莹由“儒”的本义,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

彰显了中国文化性格的多维度。

C.《易经》把“儒”字释义为“需”,《易传》中孔子把“需”字释义为“等待的姿态”。

D.“儒者柔也”,中国固有的柔性,使得中国避免了外界危机的影响,也度过了自己的一次次动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通过“水”的意象,我们能体味到“儒”之“柔”,“柔”也体现着水的最为突出的特征,以水喻道是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

B.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柔弱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这种特性,正体现了道的品格。

C.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D.中国人认为诉讼是不道德而多余的,没有诉讼才是理想的状态,因为中国

文化的儒雅性格才是真正的内在力量。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柔”和“等待”是从不同的方面对“儒”的含义的理解,通过对“儒”文化的认识,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B.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形状随容器而定,这正是“道”的品格。“道”的品格隐喻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

C.古典技术对自然界不具有征服性,可以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柔性特征。

D.兵器是不祥的器物,也是古代有德行的人所慎用的器物,从中国古人对兵器的价值取向中,体现出中华民族奉守的和平与宽容。

参考答案:

    相关推荐

    从拴象说开去 阅读答案(2015乐山中考语文试题) 《从拴象说开去》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张去华,字信臣》阅读答案 材料一:字母词指汉语中单独由字母构成,或者由字母...阅读附答案 《从拴象说开去》阅读及答案 《如何评价儒学传统的价值》语文阅读答案 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阅读答案2021 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阅读理解 最佳饮料——白开水 语文阅读答案 (2010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 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 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阅读理解 “汉字媚俗,由来已久”语文阅读答案 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 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阅读题 何去何从阅读答案 《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语文阅读答案 何君华《礼拜二午睡时刻》初中小说阅读题及答案 《英语发芽,汉字开花》阅读答案(2014年厦门市中考语文) 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这些问题成为一代...阅读附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如何给地球降温 《英语发芽,汉字开花》中考阅读答案 《从许衡“我心有主”说开去》阅读附答案 初中语文之说明文语言品析 《侏儒眼镜猴》说明文阅读答案 《说儒》阅读附答案 语文阅读: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去病卒......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阅读答案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阅读答案 中考说明文《开平碉楼》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辅导之文章开头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韩愈退之由来 何去何从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 语文阅读答案 (2010年湖北宜昌中考语文试题) 2013中考语文小说阅读 《中国文化开始复兴》语文阅读答案 2012中考语文古诗文赏析精华试题 语文阅读:由“到此一游”想到的((2013江苏苏州中考语文试题) 儒雅之风 阅读答案(2015襄阳中考语文试题) 宋词赏析 朱敦儒 朝中措·登临何处自销忧 文言文《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答题技巧 中考说明文《到火星上去种草》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解题技巧 羌去何处?阅读答案 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如何有效的切分文章 最佳饮料——白开水 阅读训练及答案 (2010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 2013中考语文:《远去的乡村》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儒学未来如何发展 阅读答案 中考说明文《开平碉楼》阅读训练及答案 《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语文阅读答案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语文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辅导之说明文 何为书 语文阅读答案 (2012宿迁中考)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之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附答案:远去的歌声 文言文何执中,字伯通。进士高第....阅读附答案 初中语文科技类说明文辅导 怪人老何语文阅读答案 怪人老何语文阅读答案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阅读附答案(2019湖北襄阳中考试题)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由略到精最少读三遍 中考语文阅读:《 说 园》陈从周 回家去问妈妈 语文阅读答案 (2011大连中考语文试题) 2017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如何得高分 高中说明文“唐嘎”语文阅读答案 《何敞字文高》阅读附答案 《崔亮,字敬儒》阅读答案 花开的声音 语文阅读答案 (2011天津中考语文试题) 2012海南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说明文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语文阅读答案 儒家“五伦”说辨析 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如何写好议论文 初中语文科技类说明文的辅导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训练:赌 冬夜 何君华阅读附答案 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我市某某中学开展了 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王德,字子华....阅读附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技巧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解题技巧 说明文阅读“过度理由效应”阅读答案 说明文《远去的歌声》阅读答案 爱莲说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 语文阅读答案 何容何许人也 老舍 语文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解题技巧之把握说明对象 从总体上说,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阅读附答案 去拉萨 周国华阅读附答案 宋词赏析 袁去华 安公子 DNA计算机 语文阅读答案 (2011浙江丽水、金华中考语文试题) 揭开害羞之谜 语文阅读答案 (2011重庆中考语文试题) 揭中华字库玄机阅读附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辅导之事理说明文 初中语文解题技巧之说明文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古老的文化”语文阅读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小说阅读题:桥 何谓幸福 语文阅读答案 (2011年山东菏泽中考语文试题) “自由”二字,亦中国人所常用..阅读附答案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 阅读答案(2010年湖北宜昌中考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之说明文阅读 语文阅读:[法]安·莫洛亚《大师的由来》((2013河南省南阳中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