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观念的树立》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
经典阅读观念的树立
①经典阅读是一个沉静与沉思的过程,在这种沉静沉思中,我们不仅使书中文字活起来,充实我们,还使它因我们的理解得到延展与增值。
②当然,要真正走进经典,首先须在观念上祛除功利的考校。因所具有的无与仑比的精深与博大,经典可助人涵养精神,拓展心胸,甚至成己成物,获得包括职场上的成功。但遗憾的是,这类教诲并未为人记取。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者常能听从心的指令,譬如在儒道先哲的训教中,体认到道德的庄肃与自由的快乐,然后知道人应该过理性的生活,既服务社会,又涵养个性,在对宇宙与人生、自我与他人的观照中,保持内心的安宁。“为人”者只会想着用它做工具,邀名射利,求田问舍。上个世纪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强调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的道理,仍未被人了解。
③在阅读过程中克服求快的心理,经典的价值可以理解为,它坚持要我们放弃通常的做法,放慢速度,沉浸其中,然后去获得原本不属于我们的宝贵经验,还有我们平凡人生所永远不能遭遇的崭新体验。公元397年,圣奥古斯丁写了《忏悔录》,在书中他详细描绘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剧变,如果不静下心来,细细咀嚼,你根本无法体会其中切肤的渴求。至于《罪与罚》这样的经典,大段的心理描写,与通俗小说有一明确主题和显豁线索全然不同的“复调”写法,更需人细细寻绎才有所悟。所以,现在人们开始提倡“慢阅读”,主张不仅在时间上,更在心态上保持清静与闲适,然后走进经典。 悠闲自得同时越然功利之上的人,能真正读取这个世界最杳渺的真谛, 保持阅读最高上的品质。故经典必须慢读,也值得人这样慢读。
④在此过程中,不要怕读不完,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经典阅读尤其如此。设定一个合理目标,如美国人费迪曼所开列的,从18岁到80岁的《一生的读书计划》,人是可以大致读完经典的核心部分的。重要的是,经由经典阅读,你学会了举一反三,见迩知远,实际上就获得了费氏所说的“超越时空”的能力。还有,不要怕读不懂,相较于人很容易毁于自己喜欢的浅近的东西,那种不能一目了然的东西反而能让人经久不忘。只有困难,才够挑战,才能精进。
⑤所以,各位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就能体会到“修身莫如养性,至乐莫过读书”。悠长的光阴,你读什么书,能决定你将成为什么人。
小题1:第②段划线部分的错别字是____________,它的正确写法____________。(2分)
小题2:第③段空格处应填写的关联词正确的是( )(3分)
A.只要就才B.只有才并
C.虽然但并D.即使也才
小题3:第③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论证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3分)
小题4:本文第②—④段依次从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三个方如何阅读经典展开论述。(9分)
小题5:结合本文内容和你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第⑤段“你读什么书,将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感受(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仑 伦
小题2:B
小题3:举例论证。经典必须慢读,也值得人这样慢读。这样才能沉浸其中,获得原本不属于我们的宝贵经验,还有我们平凡人生所永远不能遭遇的崭新体验。
小题4:(1)首先须在观念上去除功利的考校(2)在阅读过程中要克服求快的心理。放慢速度,沉浸其中。(3)克服阅读经典的畏难情绪,设定一个合理目标,将经典阅读当做一辈子的事。
小题5:略
小题1:试题分析:“无与仑比”中的“仑”书写错误,正确的应该是“无与伦比”。伦:类,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小题2:试题分析:“ 悠闲自得同时越然功利之上的人,能真正读取这个世界最杳渺的真谛, 保持阅读最高上的品质”,“悠闲自得同时越然功利之上的人”是前提条件,“能真正读取这个世界最杳渺的真谛,保持阅读最高上的品质”是结果,所以,空中应该填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有……才……并……”。
小题3:试题分析:本段列举了像《忏悔录》《罪与罚》这样的经典巨著,需要慢慢品味,细细咀嚼,才能获得原本不属于我们的宝贵经验,还有我们平凡人生所永远不能遭遇的崭新体验。具体论证了经典必须慢读,也值得人这样慢读的观点。
小题4:试题分析:第2段“当然,要真正走进经典,首先须在观念上祛除功利的考校”;第3段“在阅读过程中克服求快的心理,经典的价值可以理解为,它坚持要我们放弃通常的做法,放慢速度,沉浸其中,然后去获得原本不属于我们的宝贵经验,还有我们平凡人生所永远不能遭遇的崭新体验”;第4段“在此过程中,不要怕读不完,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经典阅读尤其如此”,也就是说不要害怕读书,要将阅读经典当作一辈子的事去做。
小题5:试题分析:“你读什么书,将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说明了我们阅读的书籍对我们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度经典的书,我们便如经典的书本一样醇厚,有内涵;读糟粕一样的书,我们的思想便会变得不堪。一本好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上一篇:《“脊梁精神”赞》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