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阅读附答案

小编:

晋国祁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一直以来被传为佳话。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防止官吏任人唯亲的回避制度。从现有史籍上看,最早在西汉的武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地方官任职必须回避本郡的规定,而到了东汉桓帝时,就已经正式出现“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相对临监”的“三互法”,从此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

中国历代实行的回避制,主要包括地域回避与亲属回避两方面的内容,简单来说即是“避地”与“避亲”。所谓避地,是指地方官员任职时必须回避某些地域,主要是官员籍贯不能与他的任职地重合;而避亲则是指官员担任行政职务或执行公务必须回避与自己有亲属关系之人。随着时代变迁,行政回避制度也在发展,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制度越来越严格,回避范围越来越大,处罚越来越严厉。

西汉武帝时期,为了防止官员与地方豪强勾结,规定各郡、国的守相以至于县令、丞、尉等官职,都不允许由本郡人担任,可谓是首开地域回避制度之先河。此后,除了在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外,历代对地方官任职都有严格的回避规定。如唐代初期,已开始明确规定除了京兆、河南两府外,其余地方官员均不得在本籍及邻近州县任职。到了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已不限于本州、县,而是扩大到了路一级区域,宋神宗以后更是不仅要求回避本籍,同时还需要回避田产所在地。

明清时代,中国官僚体制最为成熟,对官员任职回避的规定也最为严格。明太祖时期,为了防范各级官员弄权地方,一度实行南北更调制度,即南人只能任职北方、北人只能任职南方,同时又将全国划分为三大行政区,施行地方主要行政官员轮换制。但是,由于地域回避限制过于严格,地方官员调任频繁、任职遥远,导致很多地方空缺官职难以得到及时补充,不得不又将回避地域限定为省一级,同时将滇、贵等边疆地区地方官员任职回避范围缩至府级区划。入清以后,在继承明代回避制度的基础上,对官员任职回避要求进一步细化,如康熙四十二年规定,各级地方官员任职,“五百里内,均行回避”。

实行回避制度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行政廉洁。历代之所以制定日益严格的回避制度,是因为中国有重乡土、重血缘关系的传统,各级地方官员很容易陷入各种复杂关系网,难免会利用自身的权力为亲友谋利,从而导致行政腐败。而回避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官员在任职与具体行政公务中,脱离原本熟悉的关系网,避免官员利用亲属、乡土关系腐败,防止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后果。从历史经验来看,尽管历代王朝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但是随着唐宋以后回避制度日趋严格、规定日益细密,官员的腐败现象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汉、魏晋时代梁冀、石崇那样庞大、富可敌国的家族腐败,官场腐败更多的是官员个体行为,证明严格回避制对防止腐败确有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郑金刚的《中国历史上回避制的困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人唯亲的现象在中国早已有之,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以防范,汉武帝时禁止地方官吏在本郡任职的规定开避亲制度之先河。

B.东汉桓帝时制定的 “三互法”,包含了亲属回避与地域回避两方面的内容,初步奠定了中国历代行政回避制度的基础。

C.为抑制地方官员的势力,唐代初期,地域回避规定更加明确和严格,大部分地方连官员籍贯所在地的邻近州县都要回避。

D.回避本籍一直是行政回避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变迁,回避范围曾不断扩大,回避田产所在地也曾纳入了制度规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严苛的地域回避制度是一把双刃剑,虽能起到防范各级官员弄权腐败的作用,但也带来了有位无官的负面影响。

B.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严格规定官员只能在田产所在地以外的区域任职。

C.在限定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补充里程限定,是清代较明代在地方官员任职回避制度制定上更显细化的表现。

D.回避制降低了重乡土、重血缘关系的传统对官员行政的影响,减少了地方官员依靠宗族、地方势力弄权的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代实行的回避制度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防范地方滥权,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在历代都有它的积极作用。

B.清代对官员任职回避的规定最为严格,但单纯依靠人事回避制并不能杜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类腐败现象的发生。

C.魏晋时代石崇富可敌国的家族腐败,证明回避制度一旦松懈或执行不力,容易导致地方势力极度膨胀。

D.自回避制实行以来,历朝历代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细化,且日趋严苛,发展到明清,行政效率降低等弊端日渐显露。

1.(3分)A(A项“开避亲制度之先河”有误,应是“开地域回避制之先河”)

2.(3分)B(B项“只能在田产所在地以外的区域任职”有误,原文提到宋代的地域回避制始终要求回避本籍,从宋神宗开始才进一步回避田产所在地。)

3.(3分)D(D项“历朝历代都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细化”“日趋严苛”有误,原文提到“魏晋时期曾一度放松”


    相关推荐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阅读答案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阅读答案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阅读答案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阅读答案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阅读附答案 历史不容回避......阅读附答案 毛遂不避嫌疑阅读答案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阅读附答案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阅读附答案 荒漠化——不能回避的问题阅读答案 《荒漠化——不能回避的问题》阅读答案 历史不容回避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丰子恺《山中避雨》课内阅读训练附答案 《祁奚请老》阅读附答案 阅读《荐举与科举》 祁奚请老阅读答案 祁奚请老阅读答案 昆虫避暑阅读答案 中国酒文化举世闻名,不仅仅在于酒本身,阅读附答案 《文化:不能逃避之担当》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范进中举》(中举后)阅读答案 比较阅读《曹刿论战》“举目见日,不见长安”附答案 避风岩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 刘氏善举 蹦蹦帮鸟先生一家找了个避避风雨的地方是()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阅读附答案 《山中避雨》阅读答案 秦文君《选举风波》课内阅读训练附答案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阅读附答案 “退避三舍”阅读答案 山中避雨 阅读答案 机械不稳定性通常是工程师尽量试图避阅读答案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阅读答案 《避地寒食》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阅读附答案 阅读《山中避雨》选段(附答案) 阅读“山中避雨”选段(附答案) 《避地寒食 韩偓》阅读附答案 《山中避雨》节选阅读(附答案) 避地寒食 韩偓阅读附答案 宇宙飞船的“避火衣” 阅读答案 北塘避暑(韩琦)阅读答案 《北塘避暑》 韩琦 阅读答案 《吴廷举》阅读附答案 张翥,字仲举,晋宁人(元史)阅读答案附翻译 《曹刿论战》“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比较阅读答案 《论俗人应避雅人》阅读附答案 ①纵观悠悠历史,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阅读附答案 《范进中举》《孔乙己》课内阅读练习与答案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阅读附答案 北塘避暑(韩琦)阅读答案 山中避雨 阅读附答案-小学阅读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阅读答案 ①我还可以试举另外许多例子......阅读附答案 《刘氏善举》阅读附答案 范进中举 阅读附答案 “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举国哀悼闪耀人性光辉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徽举进士,累擢吏部员外郎....阅读附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课内外对比阅读及答案 山中避雨 丰子恺 阅读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课内外对比阅读答案 文言文《浴肆避鬼》阅读答案 选举风波 阅读附答案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阅读答案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阅读附答案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阅读附答案 《唤醒 王举芳》阅读附答案 《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阅读附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课内外阅读及参考答案 行不到数程,前至一高陵。忽然喊声大举,杨奉、韩阅读附答案 《范进中举》阅读答案 我不能忘记祖国主要内容 我不能忘记祖国阅读理解答案 “退避三舍”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在前不久举行的世界报业和出版业展览会上,德国一份...”阅读理解答案 《举起你的右手》阅读附答案 《最美的善举》阅读附答案 《选举风波》阅读附答案 “范进中举”读后感 华歆、王朗①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阅读附答案 《曹刿论战》“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阅读答案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阅读答案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阅读答案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阅读答案 《范进中举》阅读答案 范进中举续写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 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答案: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含答案) “华歆、王朗俱乘舟避难”阅读答案 “岳飞,字鹏举”阅读答案 《国内学术遭国际质疑冤不冤》语文阅读答案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阅读答案 《举世无双的珍品》阅读附答案 祁奚请老 阅读附答案 (2012广东梅州中考语文试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阅读附答案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