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唐宋诗中的物候

小编:

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从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的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应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而且到现在,自然科学家成功地做了不少工作。以石头而论,譬如化学家以同位素的方法,使石头说出自己的年龄;地球物理学家以地震波的方法,使岩石能表白自己离开地球表面的深度;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以地层学的方法,初步地摸清了地球表面,即地壳里三四十亿年以来的石头历史。何况花卉是有生命的东西,它的语言更生动,更活泼。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我们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统统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我国唐宋的若干大诗人,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搜集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词、民歌;一方面又热爱大自然,善能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这种民歌、竹枝词,编剧成诗名。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至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情决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义,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唐白居易(乐天)15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古原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竞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播开来。这四句五言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特点;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在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找到答案的。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征象,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豪士歌》,便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虽则句中“胡沙”是暗指安史之乱,但河南春天风沙之大也是事实。

树木抽青是初春很重要的指标,这是肯定的。但是,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算是初春指标呢?从唐、宋诗人的吟咏看来,柳暗花明要算是最受重视的了。杨柳抽青之所以被选为初春的代表,并非偶然之事。第一,因为柳树抽青早;第二,因为它分布区域很广,南从五岭,北至关外,到处都有。它既不怕风沙,也不嫌低洼。唐李益《临滹沱见蕃使》诗:“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刘禹锡在四川作《竹枝词》云:“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觳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足见从漠南到蜀东,人人皆以绿柳为春天的标帜。王之涣著《出塞》绝句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这句寓意诗是说塞外只能从笛声中听到折杨柳等曲子。但在今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无论天山南北,随处均有杨柳。所以毛泽东主席《送瘟神》诗中就说“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目今春风杨柳不限于玉门关以内了。

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如杜牧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南宋诗人陆游,在76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雅舅,苗稚忧草茂……”像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一个诗人。

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地点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教案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唐宋诗中的物候》同步练习 中考语文唐诗宋词中的春节复习 唐诗宋词之王安石 周汝昌:鉴赏唐宋诗 《唐诗宋词元散曲》提纲式梳理:唐诗部分 唐宋八大家 《唐诗宋词选读》复习导学案 唐宋八大家 吹噓"唐詩宋詞"是中國的悲哀? 解读唐诗中的情诗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 宋代的诗 物候的南北差异 唐代的诗 物候的南北差异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教案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唐人诗作中的兴象浅析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唐诗鉴赏:《山中》诗歌鉴赏 略说宋诗 宋濂诗词 杯盘上的唐诗 唐诗三首 高考综合性学习-朗诵唐宋诗词·感悟传统文化 唐诗简介 唐诗概说 摩西:唐诗的江山 唐代的边塞诗派 采用物候报农时的优越性 走进唐诗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唐代送别诗 让音乐“潜”入语文课堂————唐诗宋词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点尝试 杜牧与晚唐诗 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唐代几位诗人的誉称 唐代几位诗人的誉称 文天祥及宋元之际的诗人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来自唐诗的成语 唐诗鉴赏:孟浩然《舟中晓望》诗歌鉴赏 初唐诗坛与“四杰” 《师说》同步素材——“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唐诗鉴赏:《滕王阁诗》诗歌鉴赏 专题《气象物候》精品学案5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大写的“人” ——《狼》与《宋定伯捉鬼》人物谈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学案例 如何掌握低段古诗教学的火候? 观测项目及各物候期出现时的特征 宋代的词 《登高》──杜甫独立唐诗的顶峰 《长亭送别》中的宋词意境 唐诗鉴赏: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诗歌鉴赏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观测项目及各物候期出现时的特征 宋代的词 唐诗鉴赏:《别薛华》诗歌鉴赏 宋代的词 有关节气的物候变化和农事活动的情况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最经典五十首唐诗 唐代诗人王湾简介 宋庆龄与孙中山 初二语文:浣溪沙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简介 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竺可桢 唐诗鉴赏:张九龄《归燕诗》诗歌鉴赏 晚唐杜牧等人的怀古咏史诗 唐诗鉴赏: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诗歌鉴赏 唐诗概说教学教案 气候的威力 专家出手(一):唐诗总论 用唐诗解读《岳阳楼记》 论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 读林庚先生《唐诗综论》 唐诗鉴赏:张敬忠《边词》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李適之《罢相》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王之涣《宴词》诗歌鉴赏 《唐雎不辱使命》人物形象分析 《唐雎不辱使命》人物形象分析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唐太宗 南朝小乐府与盛唐诗风 专家出手(二):唐诗概说 飞机遇险的时候 唐诗鉴赏:《送别杜审言》诗歌鉴赏 托物言志的诗三首 中考语文辅导:气候的威力练习题 唐诗鉴赏:苏颋《汾上惊秋》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王之涣《凉州词》诗歌鉴赏 飞机遇险的时候 《飞机遇险的时候》 唐诗鉴赏:张说《蜀道后期》诗歌鉴赏 诗歌中的动物朋友(语文综合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