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曹雪芹身世经历的独特性

小编:

曹雪芹本人身世经历的特殊性,首先在于我们对他的身世经历知道得太少。1921年以前,很多人并不知道或者说还不能确实《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书中第一回胪列书名一段文字,有“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记载,只说“披阅”和“增删”,没有指明就是曹雪芹所作。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红楼梦》首次排版印行时,程伟元在卷首写道:“《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作者相传不一,究未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雪芹先生删改数过。”采取的是阙疑的态度。嘉庆刊本《绮楼重梦》的作者兰皋居士则说:“《红楼梦》一书,不知谁氏所作。”讷山人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为《增补红楼梦》写序,也认为“《红楼梦》一书,不知作自何人,或曰曹雪芹之手笔也,姑弗深考”。即使有的记载对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持比较肯定的态度,也是辗转相传,没有真凭实据。而且曹雪芹为谁,大都“不尽知也”。有的说雪芹是曹寅的孙子,有的记载又说是曹寅的儿子。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康熙间,曹楝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问:“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及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之。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袁枚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卒于嘉庆三年(1798年),和曹雪芹同时略晚,曾任江宁知县,他辞官后卜居的小仓山也在江宁,照说记载应该是可靠的。然而却大成问题。把雪芹说成是曹寅的儿子固属弄错辈分,《随园诗话》的另一版本称大观园就是他们家的随园,也是以讹传讹。《枣窗闲笔》的作者裕瑞说:“闻前辈姻戚有与之交好者。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关于曹雪芹相貌的惟一记载,但又是听“前辈姻戚”说的,不过是传闻,究竟可信与否,无法确定。至于曹雪芹叫什么名字,雪芹二字是字还是号,裕瑞承认都“不得知”。此外还有说雪芹的后人因为贫穷,陷入嘉庆年间的林清逆案因而被杀的等等。总之,曹雪芹的真实身份和具体生活经历,从《红楼梦》问世到晚清,长时间湮没无闻,只停留在传说阶段;便是前面提到的几则有关记载,有的也是后来发现的,因当时的风气,小说、戏曲不过是消遣书,人们并不特别关心作者究竟是谁。

直到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曹雪芹的身世经历才有了一个极粗略的轮廓。胡适把考证结果概括为五点:(一)《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二)曹雪芹是汉军正白旗人,曹寅的孙子,生于极富贵之家,身经繁华绮丽的生活,又带有文学与美术的遗传与环境。他会做诗,也能画,与一班八旗名士往来,但生活非常贫苦,他因为不得志,故流为一种纵酒放浪的生活。(三)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大概即生于此时,或稍后。(四)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以上的接驾的阔差,但后来家渐衰败,大概因亏空得罪被抄没。(五)《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作的。作书的年代大概当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书未完而曹雪芹死了。

这五点,是根据《雪桥诗画》、《八旗文经》和《熙朝雅颂集》三部书考证出来的,比较接近曹雪芹的真实情况。不久,胡适又得到了敦诚的《四松堂集》的稿本,里面除有《熙朝雅颂集》曾收录的《佩刀质酒歌》和《寄怀曹雪芹》外,还有两首与曹雪芹有关的诗,一首是《赠曹芹圃》,全诗八句为:

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

衡门僻巷愁今雨,废馆颓楼梦旧家。

司业青钱留客醉,步兵白眼向人斜。

阿谁买与猪肝食,日望西山餐暮霞。

另一首是《挽曹雪芹》:

四十年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

孤儿渺漠魂应逐,新妇飘零目岂瞑。

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

前一首诗的标题透露出,曹雪芹又叫曹芹圃,这在有关曹雪芹的资料极短缺情况下,也不失为有价值的发现。后一首诗表明曹雪芹活了四十多岁,胡适假定为四十五岁,因为“四十年华”只能是举整数。“孤儿渺漠魂应逐”句后有注:“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说明曹雪芹曾有一个先他而逝的儿子,同时还有个续娶未久的新妇。1928年,胡适购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依据脂批,认定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除夕,改变了卒于甲申的说法。

关于曹雪芹,胡适的考证主要就是这些,这在当时已经是难能可贵的大收获了。不过,即使这样,我们对《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知道得还是太少。知道得少,于是就想多知道,因而曹学便发达起来了。而且胡适的考证,遗留下许多疑点,更增加了人们解疑问难的兴趣。比如,胡适说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是对的,但怎么知道是曹--的儿子?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就不可能是曹--的儿子?胡适没有回答。关于曹雪芹的卒年,胡适始主甲申,后改主壬午,到底哪个对?至于生年,胡适说“大约生于康熙末叶”,即公元1715年至1720年之间。然而根据呢?还有,雪芹是什么时间从南京来到北京的?到北京以后做了些什么?上过学吗?跟敦诚、敦敏那样熟悉,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死的时候在北京西效?何时、什么原因促使曹雪芹要到北京西效去住?西效范围甚大,曹雪芹具体住在哪里?新妇是谁?何时结的婚?等等,等等。问题成串、成堆,都需要给予解答。如果说曹雪芹的名、字、号问题还小问题的话,那么回到北京以后曹雪芹的行踪,就是与创作《红楼梦》有直接关系的大问题了。当然受资料的限制,胡适不可能一一求得答案。而没有答案的问题,正是学者的兴趣所在和责任所在。这些问题现在也没有全部解决、甚至大部分都没有解决,所以研究曹雪芹的身世经历具有一定吸引力,有的研究者自称是曹学家,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摘自《红楼艺苑》

    相关推荐

    曹雪芹的海棠诗 曹雪芹的《红楼梦》 孔夫子和曹雪芹 曹雪芹的人格和风骨 待考证的曹雪芹手记 曹雪芹为何不写吸烟 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 训练思维的独特性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教学设计 (习作训练)《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教学设计 《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教学设计 历史上的曹操 香菱身世和性格探讨 《世说新语》里的女性身份研究 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 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语文教案 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 勃朗特三姐妹的女性独立意识 我的窃读经历 穷则独善其身 曹文轩《孤独之旅》 高尔基的苦难经历 曹操名言 曹操经典语录 《俗世奇人》富有个性的人物特点 《文章写作与修改》之《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导学案合集 《白杨礼赞》的历史性和典范性 张择端的身世之谜 《诗经》的艺术特点 《诗经》的艺术特点 哈姆莱特独白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 关注孩子的独特感受 《立身处世》教案 夏衍,你的《包身工》很不经典! 老舍《茶馆》的独特地位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写自己经历的事》教学设计 《包身工》写作特点 《包身工》语言特色 成语特性 在掌声中经历生命的成长 爱因斯坦的一生成功经历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 轻描淡写错误历史 《包身工》语言特色 《曹刿论战》写作特色 《写自己经历的事》教学设计 《写自己经历的事》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特殊句式 《曹刿论战》写作特点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案1 凄美的孤独──《雨巷》的情感特征 特立独行大气沉雄 彭德怀的性格特点: 《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建议——《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综合资料之一 屈原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 《写一次游览的经历》作文指导 关于《雪》的现代性 《孤独之旅》写作特色 浅析《核舟记》独到的语言特色 试论李商隐诗歌的独特境界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雪孩子》教学案例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雪孩子》教学案例 《诗经》中含有的语言特点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雪孩子》教学案例 丰富课堂形式 珍视独特感受──《雪孩子》教学案例 浅析《核舟记》独到的语言特色 《雪》写作特色 《雪》写作特点 经历就是财富──读《老人与海》 《包身工》的写作特点及教学建议 长春版《我经历的一件事》教学设计 长春版《我经历的一件事》教学设计 渔翁为何独钓寒江雪 “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实验总结 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 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 《〈诗经〉两首》写作特色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案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复杂的人性──读《哈姆莱特》 习惯的价值、特性及养成 《〈诗经〉两首》特殊句式 《哈姆莱特》经典台词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1956年中学文学课程独立设科的历史意义 萧乾与曹禺: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 在经历中感受,在开放中生成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解读小说主题的多维性,珍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 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诗经》的体制、内容与艺术特点 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作用 从曹冲称象想到的——创造思维及特征 语文特级教师的历史贡献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