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一堂充满智慧的语文课

小编: :admin

薛法根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他在上《螳螂捕蝉》第二课时,大气而不失精细,轻松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颇多启迪。

一、“重组”课文,构建板块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笔者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一节课就那么几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却又“针针见血”,把教学重难点—一落实解决:(1)默写四组词语(分别是:①蝉

悠闲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③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然后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并进行复述,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③)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学生质疑后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3)课文表演,先练读对话,再每个人就当时情境写台词,两位学生上台做“吴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导演。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安排新颖独特,虽然改变了课文的“序”,但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匠心独具地把朗读、感悟、想像、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综合的板块,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了以简驭繁、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训练思维,培育智慧

薛法根老师一向重视思维训练,他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题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问号的消失标志着智慧火花的熄灭”。的确,不但是语文教学,现在的中小学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培育的问题。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自己却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谈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首先要考虑让谁提问,这牵涉到谁是教学的主体,第二考虑的是问题的多少和价值。问题过多,对时间固定的课来说,就意味着学生疲于应付,就意味着学生仍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一堂课就只有那么几个问题,而且都有思考价值,我们认为,即使由教师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学生活跃起来。

薛老师在上《螳螂捕蝉》时,不是简单地读、读、读,不是机械地记课文语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整节课,薛老师只提了一个半问题。一个问题是在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接着又熟读课文后,薛老师问: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显然,这个问题需回顾全文、整体把握方能解决。请看学生的交流情况:

生: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蝉和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如果其他诸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个问题,为什么说是半个问题呢?因为是薛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质疑,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吴王,薛老师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提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引学生走进那位少年的世界,这样的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显然在挑战学生的智慧。请看实录:

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师:这两个问题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只要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和最后两段话,你就会明白的。老师现在想到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反而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一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动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只有读书,没有问题,这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当中暴露出的一大问题。矫枉难免过正,凡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早有告诫:“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相关推荐

    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自相矛盾》教学谈 一堂充满智慧的语文课—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 充满智慧和挑战的课堂──《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谈 诗意的语文 智慧的课堂 让导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富有灵性——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之导入 走出课堂智慧 语文智慧课堂的诗意畅想 充满灵动的课堂 让语文课堂充满体验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让语文课堂盈满情感和智慧──《荷叶圆圆》教学案例 从知识填充到智慧储能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发挥课文的智慧因素,培育学生的人生智慧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让阅读充满智慧的挑战 母狼的智慧 让课堂充满创新-小学语文论文 儿童的智慧 智慧的美丽 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让课堂充满琅琅笑声 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母狼的智慧》说课稿 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高考作文满分揭秘及智慧美文精选 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我们的课堂充满童真与诗意 让爱充满我的课堂 教师随笔 《秋游》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气氛 “简单”是一种智慧 让语文课堂充满和煦的人文之光──《掌声》一课教学感悟 教学智慧奖 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白鹅》教学案例 好的课堂教学应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课堂充满民主-教学教案 智慧之门的钥匙 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白鹅》教学案例 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白鹅》教学案例 构建充满生命灵动的评价课堂 学问和智慧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懒惰的智慧》课堂实录 谈让农村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论文精品 智慧地教育 语文教育:站在智慧的高地上 “新课标”课堂设计——让世界充满爱 和谐智慧圆融 呼唤有智慧的教育 呼唤有智慧的教育 语文版初二上册语文懒惰的智慧课后练习 语文教学:孔子思想的“五大智慧” 让课堂充满激情──《夸父追日》一课教学反思 自由:让每个顾客都满意的智慧 《最佳路径》文本研读 寓言的智慧是多元的 创设情境,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鲸》教学案例 教师使用教材的智慧 创设情境,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鲸》教学案例 创设情境,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鲸》教学案例 《懒惰的智慧》教学设计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一年级下册《识字2》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鲸》教学案例 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将相和》教学片断 《学问和智慧》的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充满活力的课堂--《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 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 把孟子的教育智慧融进新课程 让语文学习充满乐趣 五年级教案: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让情感充满课堂 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懒惰的智慧》教案 孔庆东:鲁迅的生活智慧. 情感与智慧共舞 《学问和智慧》教案 希腊智慧──伊索寓言 超越知识 走向智慧 智慧之花教学设计 敬畏生命 是智慧的开始 让我的课堂充满活力──《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学资料 《花瓣飘香》——一堂飘满花香的语文课 携智慧与快乐漫步语文阅读课堂——语文发展性阅读课堂学生提问之我见 《将心比心》美文欣赏 智慧的美丽 我为什么对语文课改充满信心 寻找地外智慧生命 一种开启儿童智慧之门的教学方法_语文论文 对《半截蜡烛》一文智慧教学的校本研讨 充满新意的成语新解题 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充满魅力_语文论文 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一个父亲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