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

小编: :admin

沙正连(江苏金湖县教研室):首先应该明确“备课”的概念。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狭义上的备课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仅包含狭义的一部分,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这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陈久红(江苏金湖中学):对,不少语文教师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设计的教学过程不是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和梳理文章脉络,就是逐句逐段的分析,或是总结文章特色之类,最多也就是再加上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罢了。我觉得备课除了备知识,更要备学生的“可能”。也就是说,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赵长兵(江苏金湖县外国语学校):其实阅读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可能性”最多,这种“可能性”就是学生独特的阅读经验和感受,这是语文教师备课时不能忽视的。例如《藤野先生》一课中当“先生”介绍自己时,“后面有几个人笑了起来”。备课时教师可能对这句话感受不深,甚至不以为然,教参也并未涉及。可学生就不一样了,他们可能对这样的话更感兴趣,而且每个学生的理解都不一样: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笑先生的随意,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不尊重先生,有的学生认为他们很浅薄,有的学生认为课堂十分压抑,能有机会放肆地笑纯粹是找乐,也有的学生觉得这是因为藤野先生为人随和,学生都不怕他。细想起来,学生的回答都有道理;或者说,因为他们自己本来就是学生,对这种心理的揣摩比教师来得更真切。教师备课时并不一定要将这些答案想全(事实上也不可能想全),但一个认真备课的教师应该能跳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备到这些“可能”!

沙正连:这个例子很好!我们过去备课常以教师的阅读感受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甚至将其预置成“教学目标”强行灌输给学生,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这样做的弊端。新课标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语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变固定目标为开放目标,教师要设身处地关注、呵护、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赵长兵:的确,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多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备课投入得少了。在“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的备课三要素中,大纲和教材一经确立就相对稳定,所以备学生永远最关键!新课标下的备课可以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这句话来概括,“搭台”就是教师要洞悉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构建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以便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唱戏”。教学环节的预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不能搞生硬的牵引,教师应灵活地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比如,备《社戏》一课,教师与其干巴巴地提出诸如“分析双喜、阿发、桂生的性格特征”这样冷冰冰的问题,不如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知音,问:“如果你和这三个伙伴一起,你更愿意和哪一个做朋友,为什么?”这实际上是变换角度,使学生真切地进入问题的情境。面对这样具有亲和力的问题,学生愿意思考,也愿意表达出自己直面文本的感受。在备课时设计好的切入点和提问方式,应当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

卢军(江苏金湖中学):应该认识到,新课标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而这种定位必然影响到我们的备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提到“对话”,我们不禁会想起中央电视台的《聊天》、《实话实说》,倪萍的亲切笑容、崔永元的连珠妙语首先给观众营造了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需要这种氛围。我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把自己定位成“知识型主持人”。作为知识型主持人,教师当然要“备知识”,充分地占有多种资料;还要备“知识的呈现形式”,这里的知识不是孤立静态的知识,因为新课程标准已“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如《曹刿论战》一文,课本中关于《左传》的背景及有关“文学常识”自然要备,但如果仅止于此可能不够。我备了这样四个短语:从“春秋无义战”谈背景,从“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谈写作手法,从“皮里春秋”谈处事方式……

沙正连:卢老师真是一位知识型主持人!这种旁征博引虽有可能被人讥为“东一榔头西一棒”,但这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知识其实是教师丰厚底蕴的表现,是备知识深入挖掘的结果。要让学生有开阔的思路,教师首先要有全新的视野,这种辐射式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聚焦式教学。长期的发散性思维必然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也提高了语文课的品位,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

卢军:我接着谈知识型主持人如何备课的问题。既然教师是知识型主持人,那么备课就存在“备形象”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内容,教师要设计与课堂内容相符的个人形象。教师举手投足、言谈话语中自然流露出的儒雅风度、对真善美的诗意追求、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对弱者的同情和对他人的友善,都对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长期耳濡目染,定会受益无穷。因课、因时而异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也是备课时应考虑的内容。教师应将经过锤炼的口语用于课堂,使课堂语言逻辑清晰、通顺流畅、平实精练、生动风趣。还要备口语交际技巧,我曾琢磨过《东方之子》的主持人因人而异采用独具匠心、不落俗套的提问方式和谈话技巧。面对各路精英,他们能成功“诱导”专业人士把很专业的话说得深入浅出,令普通观众大为满意;也能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提出涉及对方背景或专业的话题,使被访者对他们刮目相看,视为知音,侃侃而谈。这是一切语文学习者应追求的境界,也是语文教师备课时应该努力的方向。这些“内功”要天天备,月月备,年年备,这也是教师成为风格教师的基础。

赵长兵:为适应新课标下教师身份的这种变化,我觉得教室的环境设置也应该成为备课的对象。传统的教室都把教师定位在讲台上,教师站着,居高临下,仿佛真理在握,是一个管理者的形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最好能让自己的视线与学生保持在同一平面,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也可以坐下来,即使有讲台也不要那么高。备环境也是备课的一部分,那些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环境其实是应该改变的。而且,教室的处延可更为宽广,大自然、工厂、农村……也是教室,我们要确立“大课堂”的观念!

陈久红:对,你这是从空间方面说的,我还想说的是备课时间其实是有始无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预设是备课的开始,而在目标达成的实际操作中对预设的调整、修正,对课堂新情况的随机应变是备课的继续和提升,课后的总结则是对整个备课的缝合和沉淀,是备课的后续和攀升,并且这还将在新的备课活动中延续、再上升。

沙正连: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往往和教师拥有着同样的信息源,有时甚至因为学生的视角独特而使问题的答案更接近本质,只不过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加以筛选,也缺乏教师的学识和阅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所以,我们绝不能轻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我们应积极顺应信息时代的这种变化,把过去教师单向封闭的备课和学生孤立的预习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如果我们备课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借助网络等现代媒体参与备课,那么课堂的空间将会开掘延展得更加深广,教学效果将会更佳!这也是落实新课标“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精神的重要举措。

陈久红:我想就刚才各位提到的教学资源问题,谈谈作文备课中资源的开发。新课标要求写作知识的教学“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那么教师在作文备课中究竟备什么?我觉得教师的首要责任是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有表达的自信心”。教师要很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写作资源,或集中展示,或引导观察。首先应该为作文指导课备可预备性资源。比如让学生走出课堂,去采访下岗工人,也可以让生活的强者走进课堂,使学生直接感知生活的艰辛和奋斗的快乐,引发他们对生活的思考,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诱发他们的创作愿望,这是作文备课中对可预备性资源的开发。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即时性写作资源。当我们碰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乃至“情感火花”时,就可以“借机生文”。一次我看到一位班主任老师带病工作,学生们没有察觉。我把这位班主任老师的事迹讲给学生听,学生们深受感动,班长提议以《单老师,我爱你》为题写一篇周记。面对这一道人文风景线,这位老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其效果已经远远超出作文本身。这些资源其实都直接来自生活,教师备课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以真实生活为情感演绎点,以生活为原版,用生活的原色原调、原汁原味来点化、滋润自己的心灵,让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产生表达的愿望。

卢军:我赞同你的意见。我还想补充一点,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其实,触发他们情感火花和动情点的资源、方式不单纯是原生态的生活本身。电影、电视、广播、布告、广告等既是阅读教学的资源,也是写作教学的资源,它可以诱发我们对生活的关注,其本身也可以成为我们分析、评价的对象。《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因其“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它切近生活的平民意识、原汁原味生活形态的提炼,以及匠心独运、极具表现力的镜头语言,都是极为鲜活的作文指导材料。教师可精选这类节目中经典性的镜头,制成录像作切中肯綮的分析,这些音像材料完全可以成为成熟的教学产品。所以,对作文资源的开掘应当是全方位的。

陈久红:的确是这样。作文教学不同于作文应试。不仅作文的内容是开放的,作文的要求是开放的,作文的时间也可以是开放的,我们没有必要在训练时就限定时间。我们甚至可以尝试作文过程的开放,在学生写作过程中,通过有组织或自发的交流,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催生,共同提高。一篇作文大家边写边讨论边切磋,“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当然,写作本身是十分个性化的,我所提出的相互启发并不是要达到千人一面,而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优点展示出来。教师备课的功夫就在于他能不能为学生“搭好台”,让学生“唱好戏”。

卢军:对,开放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只有在开放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才能真正建立起稳固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愈是封闭的环境愈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把过去备课中只关注具体课文的肢解和知识填塞转变为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出路。

陈久红:我有个担心,就是新课标下的这种备课与现行对教师备课的评价标准不相适应。

卢军:深有同感!现在评估备课实际就是对教案的“量化”评估,存在过于烦琐的规范化、标准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手脚,这也向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新问题。但备课形式和风格的个性化、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孕育下的必然走向,要及早制订出开放多元的评估标准,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需求;同时,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开放、合作、发散的备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逐步催生出不断完善的、能够适应新课标要求的评估规则。

    相关推荐

    新课程标准下谈拓展 浅谈新《课程标准》与识字教学 谈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 浅谈新课程下的好课 以新课标作指导,为新课程做准备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识字教学 试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谈谈备课——我的备课习惯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 浅谈新课程的语文课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新课程标准下练习设计的策略 谈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语文课程标准 浅探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字词教学 浅探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字词教学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标下的教育理念摭谈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课程标准对话 课程标准对话 关注新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荔枝图序》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荔枝图序》 我谈新课程下的新概念作业的布置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问答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摭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下) 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反思 浅谈新课标下的口语交际教学 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实践美术课程新标准的几点体会 浅谈教师在新课标下面临的压力 浅谈目标备课法在小学语文备课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观 《语文课程标准》的好载体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关注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途径与方法 语文新课程学法指导例谈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思路 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文化观 浅谈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途径与方法 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文化观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上) 浅谈新课改下的“真”教育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随笔 学习新课程标准 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新课程中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谈 新课程中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谈 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谈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感”观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思考 说课前的准备 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性质的解读与思考 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标准和理念(下)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谈新课标教材中“名著导读”的设计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之浅见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谈主题教学的深度备课 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读后感 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关于高中新课标阅读问题的访谈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质培养的最新定位 谈新课标下小学低段语文口语交际的评价 新课程语文备课之我见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 浅谈导入新课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新尝试──《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与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新尝试──《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与反思 新课程下的作文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二) 谈新课标下的语文“问题式”教学设计_语文论文 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