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刷子李》趣闻故事

小编:

【像医生一样,在抢救民间文化】

2003年,由冯骥才倡议推动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令这位作家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尽管1000多项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已经完成,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还是忧心忡忡:在他看来,抢救的速度还是远远赶不上消失的速度。“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

两年多来,冯骥才跑遍了全国26个省、自治区、市,边指导志愿者进行田野普查,边进行民间文化抢救。在他眼里,民间文化有着无尽的魅力甚至充满着灵气。南乡三十六村、内丘神马、拜灯山、打树花、仁慈堂、屋顶秘藏古画版等等,这些散落民间的文化艺术携带着历史的、文化的气息,凝聚着先人的智慧。

河北的武强、天津的杨柳青、河南的朱仙镇等都是年画产地。“以前一张年画卖一两块、两三块钱,现在一些艺人的画已卖到几百元钱一张了。还建起了博物馆,出版了整套的书”,冯骥才欣慰地说。

“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儿。”冯骥才说,中国目前有2800多个县,19000多个镇,有几十万个村庄。相对地说,特色比较鲜明、保留比较完好、历史的记忆比较深厚、民俗和民间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村落至少有几千个。由于年轻人到城里打工,很多古村落人去楼空。加之开发商对古镇、乡村的不合理开发,“古村落内在的、沉甸甸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被抽空。”

为了摸清古村落的“家底”。冯骥才跑遍了山东、山西、江西、安徽等7省的几十个村庄。他直接和镇长、村长“谈判”,在一系列的乡村文化论坛和研讨会上发表看法。“我准备写一篇关于古村落的现状和出路的文章。明年5月份,在江南的嘉兴召开全国古村落高峰论坛,请全国古村落负责人到那里去研讨。”

“我们就像医生一样,在抢救一个个生命。”冯骥才说。

【写小说,还是到民间,心的选择】

冯骥才是作家,也是位画家。在他事业辉煌的时候,即上世纪90年代,他开始把目光转向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拿他的话说,现在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三方面,即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普查和认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古村落的调查与保护。如今,诸如中国木版年画、民间剪纸、唐卡等等,以及中国民俗志、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撰都已展开。

“我的这种转换是非常自然的。”他毫不迟疑地说。

冯骥才讲了一个故事。10年前,一位法国女子在贵阳市租了一套商品房,花钱雇人到各村寨专门收集古老的服装与饰物,每过一阵子,就打包装箱运回法国,一干就是6年。“别人视为宝贝和值钱货,我们自己竟轻易地放弃。这是轻贱了我们自己的文化。”

对于老城,冯骥才有着特别的感情:1994年,他拿着稿费赶在天津老城拆迁之前记录下完整的老街;在他的奔走下,估衣街得以保留;天津总商会遗址被拆时,刚从法国回来的冯骥才站在废墟上落泪了,他哭“原汁原味的‘五四运动’的遗址”没有了……

“我们是讲责任的一代。当看到我们的社会和社会文化出现不和谐时,看到我们的精神领域有这么多的困惑时,就会毫无疑问地守望我们的文化。”说到这里,冯骥才有些激动:“我现在是急于写我的散文,急于写我的小说,急于画我的画呢?还是急于到文化的第一线去,到田野里去,到民间去?毫无疑问,我会选择后者。”他提高了嗓音:“这个选择是完全凭自己的心,而不是太费劲的选择。”

【传承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

冯骥才两次通过卖画筹集资金,成立基金会支持云南甲马、贵州民间美术遗产等调查。今年底,基金会还将与中国民协合作,评选中国首届“民间守望者”奖。

“经费非常少,普查抢救民间文化非常艰苦,需要很强的奉献精神。许多文化工作者在第一线默默地工作着,一些很有名的老专家住着最普通的旅店,甚至住在老百姓家里,调查、研究、抢救,非常令人感动。”

60多岁的冯骥才有时候也会觉得很疲倦。但是,一旦有个电话打过来,说到一个好的街区或村落要被拆掉的时候,他再累也会跑去。

“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爱。它们就像是一个无形的十字。我曾经说过这句话:民间文化要拨打120(急救电话)。”

“坦率地说,我有时候也非常悲观。比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天津的很多老街区还是拆掉了。但是你还是要拼力去做。为了一种精神吧。”谈到这里,冯骥才深情地说:“我跟爱人都是画画、搞艺术的,她对我的想法很了解。她支持我,因为我是个理想主义者。”

“传承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独特的气质、独特的传统,才能传承下去。我们需要共同努力。”

    相关推荐

    《三个儿子》 趣闻故事 《晏子使楚》趣闻故事 《燕子专列》 趣闻故事 《杨氏之子》趣闻故事 《桥》趣闻故事 《祖父的园子》趣闻故事 《画风》 趣闻故事 《泉水》趣闻故事 《尊严》趣闻故事 《灯光》 趣闻故事 《绝招》 趣闻故事 《争吵》 趣闻故事 《手指》 趣闻故事 《雷雨》 趣闻故事 《太阳》 趣闻故事 《检阅》 趣闻故事 《白杨》趣闻故事 《藏戏》 趣闻故事 《葡萄沟》趣闻故事 《珍珠泉》 趣闻故事 《画杨桃》 趣闻故事 《日月潭》 趣闻故事 《笋芽儿》趣闻故事 《景阳冈》趣闻故事 《打电话》趣闻故事 《将相和》趣闻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 趣闻故事 《刷子李》 《刷子李》 《失物招领》趣闻故事 《月球之谜》 趣闻故事 《惊弓之鸟》 故事趣闻 《桃花心木》趣闻故事 《夏夜多美》趣闻故事 《充气雨衣》 趣闻故事 《七颗钻石》趣闻故事 《草船借箭》趣闻故事 《半截蜡烛》趣闻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趣闻故事 《两只鸟蛋》趣闻故事 《要下雨了》趣闻故事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牧场之国》趣闻故事 《花的勇气》趣闻故事 《古诗两首》趣闻故事 《乡下人家》趣闻故事 《触摸春天》趣闻故事 《顶碗少年》 趣闻故事 《中彩那天》 趣闻故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趣闻故事 《画家和牧童》 趣闻故事 《永生的眼睛》趣闻故事 《再见了,亲人》趣闻故事 《北京的春节》 趣闻故事 《妈妈的账单》 趣闻故事 《童年的发现》趣闻故事 《我为你骄傲》 趣闻故事 《和时间赛跑》 趣闻故事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小英雄雨来》趣闻故事 《夜莺的歌声》趣闻故事 《古诗词三首》趣闻故事 《月亮的心愿》趣闻故事 《动手做做看》 趣闻故事 《可贵的沉默》 趣闻故事 《七月的天山》趣闻故事 《梦想的力量》趣闻故事 《儿童诗两首》趣闻故事 刷子李—教学 《刷子李》教案 刷子李- 教案 《刷子李》赏析 《北京亮起来了》 趣闻故事 《小鹿的玫瑰花》趣闻故事 《翠鸟》 知识扩展 趣闻故事 《大自然的启示》趣闻故事 《刷子李》教案 《刷子李》详案 刷子李习题 《难忘的泼水节》 趣闻故事 《小壁虎借尾巴》趣闻故事 《她是我的朋友》 趣闻故事 《和田的维吾尔》 趣闻故事 《荷花》知识拓展 趣闻故事 《刷子李》导学案 《刷子李》的反思 《刷子李》A、B案 《刷子李》A、B案 《刷子李》说课稿 《想别人没想到的》 趣闻故事 《各具特色的民居》 趣闻故事 《刷子李》A、B案 《刷子李》A、B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趣闻故事 《刷子李》A、B案 《刷子李》评课稿 《刷子李》A、B案 我上了《刷子李》 《刷子李》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