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古诗两首》趣闻故事

小编:

袁枚为豆腐折腰

袁枚(公元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他与纪晓岚(清乾隆四库全书的总编纂)有“南袁北纪”之称。

袁枚好吃,也懂得吃,是一位烹饪专家。曾著有《随园食单》一书,是我国饮馔食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他详细记述了自我国十八世纪中叶上溯到十四世纪的三百二十六种菜、肴饭点,大至山珍海味,小至一粥一饭,无所不包。真是味兼南北,美馔俱陈,为我国的饮食史保存了不少宝贵的史料。

袁枚提倡吃豆腐,他说豆腐可以有各种吃法,什么美味都可以入到豆腐里。有一天,杭州有一个名士,请他吃豆腐,是用豆腐和芙蓉花烹煮在一起的。豆腐清白如雪,花色艳似云霞,吃起来,清嫩鲜美,叹为观止。袁枚急请教做法。主人秘不肯传,笑道:“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你肯为豆腐三折腰,我就告诉你。”袁即席折躬,躬毕大笑,说;“我今为豆腐折腰矣!”主人告诉他这个菜叫“雪霞美”,以豆腐似雪,芙蓉如霞而得名,并告诉他如何烹调。袁枚归家后如法炮制。毛俟园吟诗记此事云:“珍味群推郇令庖,黎祁尤似易牙调,谁知解组陶元亮,为此曾经一折腰。”袁枚为豆腐折腰,一时传为美谈。

在袁枚的提倡下,豆腐列入佳肴,大为流行。如浙江的“东坡豆腐”,兰溪的“五香豆腐”,无锡的“镜箱豆腐”,山东的“三美豆腐”,江苏的“八宝豆腐”,宁波的“三虾豆腐”、“蘑菇豆腐”,绍兴的“单腐”,诸暨的“双腐”等,样式繁多,佳味无穷。

武昌出鱼,有豆腐名菜叫“鱼钻沙”。在清水锅里,放豆腐一块,把活生生的小鱼,放入锅内,然后点火加温。至沸时,鱼全钻入豆腐四周,围成一排,鱼鲜尽入豆腐之中。然后起汤出锅,蘸调料而食,豆腐鲜而汤美。吃一块,拣一块,吃饱为止,谓之豆腐饭。有人赞之以诗云:

肚饥饭碗小,鱼美酒肠宽。

问客何所好,豆腐且烧鱼。

杨万里嗜茶如命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者仅一部份。其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而其诗体则自成一家﹐称“诚斋体”。

杨万里有关茶的诗文和陆游的诗作有一明显差异﹐就是非常浓郁地表现了一种嗜茶如命的心境。

杨万里有一首《武陵春》词﹐在词中小序中他说﹕“老夫茗饮小过﹐遂得气疾”﹐词中又说﹕“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由于嗜茶﹐“茗饮小过”﹐“频啜得中寒”﹐弄得人“瘦骨如柴”﹐但他仍不愿与茶一刀两断﹐他在另一首诗中说﹕“老夫七碗病未能﹐一啜犹堪坐秋夕。”虽病不绝﹐只是少喝点罢了。

此外﹐杨万里由于夜里也好饮茶﹐故常常引起失眠﹐但他决不责怪饮茶。他在《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中说﹕“迟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枹。春风解恼诗人鼻﹐非菜非花只是香。”其《不睡》诗又说﹕“夜永无眠非为茶﹐无风灯影自横斜。”

杨万里嗜茶如命可见一斑。

但其嗜茶如命绝非是口腹之贪﹐他追求的是茶的味外之味。杨万里在《习斋论语讲义序》中说﹕“读书必知味外之味﹐不知味外之味而日‘我能读书’者﹐否也﹗《诗》曰﹕‘谁谓荼(即茶)苦﹐其甘如荠。’吾取以为读书之法焉。”将读书与饮茶作比较﹐由饮茶而想到读书﹐从这段话中可看出杨万里深得饮茶的味外之味﹐因此﹐即使他病得瘦骨如柴﹐仍不愿放下茶杯。

杨万里嗜茶如命﹐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清澄如碧的茶水中悟出了为人处世之正道。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说﹐杨万里从常州知府调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时﹐将万缗积钱弃于常州官库﹐两袖清风而去。他致仕回乡后﹐“清得门如水﹐贫唯带(皇帝所赐的玉带)有金。”故居老屋三代末加修葺﹐只能挡挡丝风片雨。

杨万里一生清廉﹐其子杨伯儒也以清廉著称﹐在广东任官时﹐曾以自己的七千俸钱代贫户纳税。而杨伯儒病入膏肓﹑临终之际﹐却连入殓的衣衾也没有。

“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丰骨茶样明。”这是杨万里《谢木韫之舍人赐茶》中的诗句﹐他将茶的清雅﹑明澈﹐来称道知心朋友的气质﹑丰骨﹐把茶在精神方面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而即以其诗还颂其人﹐杨万里也当之无愧﹗

    相关推荐

    《古诗词三首》趣闻故事 《儿童诗两首》趣闻故事 《两只鸟蛋》趣闻故事 《桥》趣闻故事 《画风》 趣闻故事 《泉水》趣闻故事 《尊严》趣闻故事 《灯光》 趣闻故事 《绝招》 趣闻故事 《争吵》 趣闻故事 《手指》 趣闻故事 《雷雨》 趣闻故事 《太阳》 趣闻故事 《检阅》 趣闻故事 《白杨》趣闻故事 《藏戏》 趣闻故事 《葡萄沟》趣闻故事 《珍珠泉》 趣闻故事 《画杨桃》 趣闻故事 《日月潭》 趣闻故事 《笋芽儿》趣闻故事 《景阳冈》趣闻故事 《打电话》趣闻故事 《刷子李》趣闻故事 《将相和》趣闻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 趣闻故事 《失物招领》趣闻故事 《月球之谜》 趣闻故事 《惊弓之鸟》 故事趣闻 《桃花心木》趣闻故事 《夏夜多美》趣闻故事 《三个儿子》 趣闻故事 《充气雨衣》 趣闻故事 《七颗钻石》趣闻故事 《草船借箭》趣闻故事 《半截蜡烛》趣闻故事 《晏子使楚》趣闻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趣闻故事 《要下雨了》趣闻故事 《最大的“书”》 趣闻故事 《牧场之国》趣闻故事 《花的勇气》趣闻故事 《乡下人家》趣闻故事 《触摸春天》趣闻故事 《顶碗少年》 趣闻故事 《燕子专列》 趣闻故事 《中彩那天》 趣闻故事 《杨氏之子》趣闻故事 《画家和牧童》 趣闻故事 《祖父的园子》趣闻故事 《永生的眼睛》趣闻故事 《再见了,亲人》趣闻故事 《北京的春节》 趣闻故事 《妈妈的账单》 趣闻故事 《童年的发现》趣闻故事 童真·童趣——《古诗两首》教后 《我为你骄傲》 趣闻故事 《和时间赛跑》 趣闻故事 《路旁的橡树》 趣闻故事 《小英雄雨来》趣闻故事 《夜莺的歌声》趣闻故事 《月亮的心愿》趣闻故事 《动手做做看》 趣闻故事 《可贵的沉默》 趣闻故事 《七月的天山》趣闻故事 《梦想的力量》趣闻故事 《北京亮起来了》 趣闻故事 《小鹿的玫瑰花》趣闻故事 《翠鸟》 知识扩展 趣闻故事 《大自然的启示》趣闻故事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