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中美综合高中发展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小编: :admin

中等教育的教育结构改革,一直是近现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题和热点,而高中综合化的趋势是其主流。目前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规模(比例)各异的、兼有职业和普通两类性质和功能的综合高中。

一、中美综合高中发展的概况

1.社会背景的异同

综合高中是美国中等教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它是根据本国社会具体情况提出来的实施中等教育双重职能的一种尝试,在各类中等学校中占了主流地位。美国20世纪前期的工业化使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激发了一般公民对教育的普遍需求,大众化高中普及运动高涨。在此运动的推动下,美国中等教育开始推行改革,改变原来高中单一追求升学的目的,根据社会的需求重新定位,除了为少数青年升学服务,也开始为全体青年的就业需求服务。从1910年开始,职业科目开始纳入普通高中的课程表。当时教育家科南特在《今日美国高中》中提出改革美国教育政策、学校制度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思想和建议。他认为高中的基础教育应包括:充分的普通教育,充分的非学术性选科教育,特种学术安排,还包括充分的服务性指导、道德修养和信念指导、良好组织的家庭化教室,以及介于学术和职业目标之间的学习等。这种思想不仅在当时占有统治地位,而且仍影响着今日美国综合高中的发展与进步。1991年就读综合高中的学生数已占98.4%。到了21世纪的今天,综合高中在美国中等教育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我国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之后,也曾效仿美国在高中阶段实行综合学校制,但因故仅实行一年便取消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以及人民大众对于文化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普及高中教育已经成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1988年前后江苏、上海等地开始试办综合高中。1999年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发展部分综合高中。”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发展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的高级中学”。藉此,综合高中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始兴办。

综合高中作为一种新型的高中教育模式的产生与发展,中美有着相似的现实经济基础与社会背景。发展综合高中既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它首先可以缓解社会上普高过热的现象,满足更多人教育消费的要求;其次,有助于克服以单一升学教育为主的普通高中与以单一就业预备教育为主的职业高中并行“双重结构”的种种弊端,实现普通教育职业化和职业教育普通化,满足社会对多种人才的需求;再次,综合高中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本身具有巨大的办学优势。

2.课程设置的异同

美国的公立综合高中一般规模都比较大,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三种教育: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术性升学准备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必须修满若干学分才能毕业。其中三分之二学分对应的是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中的文理课程,学生今后无论在哪个方向发展,都必须学习这类课程,并能够规定的学分。另三分之一学分对应的是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的意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职业性课程、生活常识类课程及超出必修课范围的文理课程。美国综合高中约有近半数课时作选修用。其选修科目大致有三类,学术性选修、中间性选修、职业性选修。普通课程即基础教育课程,一般被州政府和学区列为必修课,必修课不及格者,就不能获得毕业证。

目前我国综合高中的课程为二元化结构:升学教育类课程与就业教育类的技术课程。这两大类课程在高中整个课程中的比例约为7:3。课程偏多、偏深、偏难的问题,课程结构不合理、选修比例小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升学教育类课程以学术化为主,课程缺乏弹性和选择性;就业教育类的技术课程主要参照职业技术资格教育、职业高中或职业中专的课程体系。由于职业教育类的文化基础课要求一般低于升学教育类课程,综合高中面向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要求,只能按升学教育的要求开设文化基础课,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都受影响,基础性和专业性的要求都难以落实。

3.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的异同

美国综合高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大都采用能力分班的形式进行。根据学生的智力测验成绩、学习成绩、阅读水平、教师评定等,把学生分在三个等级的班级进行教学:基本水平班,学生在学业上需要辅导和帮助;标准水平班,学生的学业和能力均处于一般的水平;提高班,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能力,需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教学,从而为升学考试做准备。

在综合高中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采用分等分组教学、自学、个别教学等组织形式。讲授被看作是传递知识和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还普遍采用聚合性学习和分散性学习的方式。但现在美国综合高中的课堂教学以课堂听讲为主的学习方式,逐渐向以结合课堂听讲而独立钻研的学习方式过渡,课堂讨论也是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一般来说,讲授的时间约占20-45%,小组的学习时间约占30-40%,独立学习的时间约占25-40%。学校将每门课程的课时分为讲座、课堂实践、工厂一实验室——实践三个部分,采用多种形式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我国综合高中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讲授为主。近年来许多学校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教学,与生活、未来职业的联系日益密切。

4.师资配置与水平的异同

美国综合高中的教师由受过高等教育和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担任。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示范教育标准,大学毕业生需要经过教师资格考试,考取合格证书方能当教师。据1979-1980学年统计,在美国高中教师中,42.5%具有学士学位,52.2%具有硕士学位,5.3%具有博士学位。综合高中自身的特点还决定了学校还有一些专门的辅导教师,他们各司其职,发挥作用,尤其是专门的辅导教师的工作很有特色。由于美国高中科目庞杂,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高中一般设的学科种类多达200种以上,学科如此繁多,学生无法全部学习,遂实行学分制和选科制。面对如此庞杂的课程,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一般综合高中里每一个年级都会设有专职的顾问教师或辅导主任,高中的辅导主任一般都受过大学的教育学院学习指导,帮助学生选课,及时向学生提供有关升学的信息,指导学生如何为升学做准备。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自身的条件和特长,帮助学生确定发展学业方向,此外,辅导主任对具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做工作,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解决行为问题;再者,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我国的综合高中往往脱胎于办学条件很一般的高中或完中,或者由一部分职业学校转制而成,办学时间不长,专业教师少,选修课教师更加短缺。

二、美国综合高中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综合高中是教育民主和机会均等发展的产物

教育民主化是20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其重要内涵就是教育机会的均等。消除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成为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高中阶段教育应采用多种办学形式,对于发达地区积极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更多人的教育消费需求。我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高奇教授认为,近20年来我国的教育发展很快,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开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满足受教育者的多种需要,发展部分综合中学是适时的、必要的,也是可能的。综合高中可以克服单纯职业高中的缺陷,给学生创造多种学习机会和接受终身教育的条件,不至于使学生因进入职业高中而一锤定音,抱撼终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综合高中为学生未来的发展,特别是为他们今后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综合高中的重要工作

根据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综合高中教师的学历水平是很高的,而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学历水平较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高级高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事实上距这一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以2002年为例,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69.28%,比上年还略有下降;教师的学历水平偏低,必然影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综合高中许多教师是由原来的普通中学转过来的,这些教师在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上受普通学校的影响根深蒂固,专业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同时,不同学科教师的学历水平差别较大。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使得学生发展片面化和畸形化,有相当多的教师尚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对教师实施再培训的任务相当繁重。因此,办好综合高中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通过引进、培养、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合格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山东省政府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共同建立的山东一巴伐利亚职教师资培训中心自1998年11月成立以来,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进行师资培训,至2003年已面向全国举办培训班300多期,累计培训学员50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

3.综合高中可能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综合高中是美国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形式,绝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都要进入综合高中学习(1991年占98.4%)。综合高中在美国经历了近100年的时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与美国存在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的。抛开其特定的时空抽象地谈论办学模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美国高等教育是具有普及性和开放性的,不存在严格的高考制度,这就为综合高中提供了一种宽松的文化环境,发达的物质条件又能够满足办学的各种需求。

有专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综合高中将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未来的高中教育,将像一些欧美国家那样,只存在综合高中和专业技术学校。90%以上的人都将在综合高中毕业后才选择其未来发展方向。原国家教委职教司副司长孙震瀚先生指出:“如果仍然坚持职教与普教结构比为6:4或7:3,就必然与人们希望上高中升大学的社会心理发生冲撞,解决矛盾的唯一措施是重新调整教育结构,实施职业教育后移,发展综合高中。”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综合高中的发展既涉及职业教育的问题,还会涉及普通教育的问题,我国由于多年来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比较严重,所以,在我国发展综合高中教育虽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且已经被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近年来部分地区教改实践证明是一条可行的措施。但在目前综合高中的发展还不可能成为我国高中阶段的主要形式,举办综合高中要先进行试点,逐步发展、完善、推广。

4.建立配套运行的教学管理机制

(1)加强综合高中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载体,又是综合高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关键所在。

①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体现21世纪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的要求,依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为基础,以全面打好基础和发展个性专长相结合为原则;确定综合高中的课程基础目标,并依据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和不同水平确定相应层次的学习要求。

②建立核心课程,确定各科最低学习标准和基础学习要求,进而建立相应的拓展性课程,每类课程应确定基础性要求和多层次的发展性要求,并相应确定各自的学习领域。基础性要求与一定层次的发展性要求相结合,构成一定领域的基础学习目标。

③建立以核心课程为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普通文化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结合、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结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的综合高中课程体系。

(2)突出学校主体地位,实施个性化教学。长期以来,我国课程高度统一,学校只能扮演被动执行者的角色。综合高中里学校应成为课程设计的主体,应根据自己的具体培养目标,开发“校本课程”,建立课程“超市”,为学生提供可供自主选择的课程“菜单”。在达到学校具体培养目标的同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在综合高中,学校要以科学合理的课程为学生打开升学和就业的通道,帮助学生在升学和就业中选择,在专业中选择,为学生实施个别化、个性化教学。

综合高中的课程设计,最具活力之处应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将学习目标、教材、学习环境等个别组合,进行个性化教学。

(3)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目前综合高中普遍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即学生要在三年的时间里修满所有的学分毕业,完成升学与就业双重任务,这对在学习能力与学习速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综合高中学生来讲显然有一定的难度。教育部职成教司副司长刘占山说,综合高中在学制管理上要有所突破,可以借鉴职业学校的“学分银行”制度。

“学分银行”即累积学分。它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学生参加技能培训、考证要算学分,先学专业课后学文化课,学完一门算一门学分,然后按每门课程学完应得学分累计,达到一定学历层次要求的学分后,就给予相应学历。同时,允许学生不按常规的学期时间学习,像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样,学习时间可集中也可中断,即使隔了好几年,曾有的学习经历仍可折合成学分,在“学分银行”存上。拿学历时全部算上,可以两年拿到学历,也可以五年拿到。允许学生适当延长修业时间,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限低不限高”和弹性选课制。

5.构建普职联合办学机制

美国综合高中的办学规模很大,一所学校内可以同时承担普高和职高的教学任务,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建设大型综合高中还缺乏一定条件,所以在试办综合高中过程中要发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各自在文化教育或专业教育领域的优势,职普互通,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普通高中文化课教师到中等职校兼课创造条件,为普高学生到职校学习专业课开绿灯。可以采取学分互认的方式,扩大学生选课范围,或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在公平自愿的原则下,采取“强强联合”的方法,即将两、三所已初具规模,拥有完备的教育资源和丰富办学经验的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或职业学校和职业学校进行合并、共组,建成一所集团性的综合高中,可以由其中的一所学校专门开设普通课程,提高普通教育水准,其他学校则根据自己的特色开办专业课程,并将职业课程的教学形式,由刚性的必修课改为柔性的选修课。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实现校际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特别是在实验、实习设备的配置上,使有关学校资源共享;学生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关推荐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自我发展 中法高考比较 小学教育的中美比较 在研究性阅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中美语文教材之比较 教材研究:中德母语教材课后练习比较 中英语文教材的编辑思想及其比较分析 教材研究:《那树》中的对比 《史记》《汉书》项羽传比较研究 中美语文教材比较分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框架及其实验研究 研究性作文教学在网上的研究和发展(4) 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比较研究 学会比较、善于比较—-在比较中认识世界 中美教育比较——一个真实的故事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武器事业发展纪实 “二十一世纪初期中俄教育改革比较研究”成果拾零 图文综合发展学生思维 国外多元文化课程开发模式的演进及其启示 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法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在比较剖析中感悟 课程整合中几种教学合作形式的研究 陶渊明及其归隐思想研究 明清实学研究的现况及展望 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探析1 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探析2 在比较中感受《故都的秋》 中日历史考题比较 在比较中探究 感悟──《笋芽儿》教学片段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探析3 在比较剖析中感悟 在比较中加深理解 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 综合学习活动《马的研究》教学设计 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辅导任务引发的作文阶段特点的研究(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特点的研究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在比较中感悟《画杨桃》 亟待整合的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 《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动物启发人类的发明综合活动课教案资料 研究性作文教学的网上的讨论与发展(3) 《钓鱼的启示》中心思想 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的研究 赞科夫阅读教学思想及其启示 《包身工》的分合比较教学 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及其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案 研究性作文教学在网上的讨论与发展(1) 比较法在词句教学中的运用 《大自然的启示》拓展资料 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 《荷塘月色》的教学对高中新课程的启示 合作学习启示录 《暴风雨的启示》探究感悟 《暴风雨的启示》课外拓展 沪港台高中语文教材比较_语文论文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指瑕 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及策略 《出师表》《隆中对》比较阅读 中小学教师心理的研究 让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中开展论文精品 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 《雨中》综合资料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比较谈 在比较中感悟花韵与文韵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合作能力的研究》课题组小组合作个案研究报告 天山的美景 教学展示 吴冠中的画 教学展示图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研究课(教案) 《雨中》综合资料 中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_语文论文 我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听《纸的研究》有感 《综合性学习(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合作探究 自主发展——《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合作探究 自主发展——《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阅读《中彩那天》给我的启示 阅读《中彩那天》给我的启示 在体验中快乐,在探究中发展──《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案例及反思 在体验中快乐,在探究中发展──《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案例及反思 中日韩三国小学教育比较 《岳阳楼记》研究综述 张之洞与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比较 作文辅导任务引发的作文阶段特点的研究(上)中年级作文教学特点的研究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中“展示台”的编排特点及教学 《中学语文课本剧系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备课札记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教案 《山中访友》研究课简案 《山中访友》研究课简案 《钓鱼的启示》给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