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

小编: :admin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了近百年、但长期处于高耗低效而屡遭诟病的背景下展开的。它的目标,是一次整体的改革,是针对语文课程基本范式的改革。对于这样一场全局性、范式层次上的改革,理性的高强度介入,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但是冷静地、客观地观察与分析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我们却分明感到理性的缺席,可以说,在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正逐步呈现出一种非理性倾向。这种非理性倾向已经给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带来了一些后果。为了确保这一次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能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坚决纠正这种“非理性倾向”,让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走在理性的大道上。

一、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本体论;重建本体论基础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我们在语文本体论问题上的有意闪避使语文课程改革如盲人骑瞎马: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了

所谓语文本体论问题,就是一个“何谓语文”的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的本源和实质,一是语文的构成和要素。它牵涉到两个领域,一是语文课程性质,一是语文课程内容。虽然其他课程也有—个本体论问题,但唯有语文课在这个问题上生死攸关。原因很简单,其他课程都是建立在一个相对应的成熟的学科基础之上的,这个与之相对应的学科为本体论问题提供了系统、准确而充分的答案,相应地,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问题也都自然得到解决,甚至根本不成为一个问题。但是语文课从来就没有一个学科与之相对应,语文课并不是建立在相应的“语文学”的基础之上的.现有的所谓“语文学”是指“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的总称”(1),其实就是指中国古代的语言学,和我们讲的语文课没有关系,虽然也有人将语言学、文艺学和文章学列为语文课的基础学科,但这是没有经过论证的,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更重要的是, “语文课的课程体系不是学科性的,整个教学主要不是引导学生对某个学科对象的认识,所以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系不可能像物理、数学等课程一样直接依靠本学科的知识系统来支撑,通常采取的是文选式的安排”(2)。也就是说,语文课根本就不是以系统地掌握一门或几门学科知识体系为目的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都不一样,它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正因为语文课的这一特征,所以关于语文的本源和实质,关于语文的构成和要素,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关于语文课程内容,统统都无法依靠一个已经存在的“学科”来提供答案,因此统统都是一个“问题”,统统都“成问题”。

现代语文教育百年历史,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是围绕这个“本体论”问题展开的,也都是由这个本体论困境带来的。我把语文教育这个本体论困境,称之为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之谜和历史之谜”。事实上,“语文”这个名称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作为一个课程的名称,它才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我们现在常常把它与一些国家的一门或多门课程对应起米,但仔细考察它们的具体内容,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并不完全相等的。总之,“语文”是什么,什么是“语文”,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历史没有给我们答案,国外也没有给我们足够和恰当的材料以资参考。这是语文教育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回答,具体的回答,我们不知道语文的本源和实质,我们不知道语文由一些什么要素构成,我们不知道语文课可以教什么、要教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语文课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课,这等于说,我们对语文教育什么都不知道。那么,我们怎么来搞语文教育呢,我们所谓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改什么呢?改成什么样子呢?用什么东西来改呢?这些问题,不统统都“成问题”吗?

当然,事实上我们关于这个本体论问题是有回答的,我们最熟悉的,有“语言文字说”“语言文学说”“语言文章说”“语言文化说”“口头语+书面语说”“言语说”等等,但是,所有这些“说法”都未经充分论证,也未加以系统说明。那么,作为一次国家级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要么,我们提出新的本体论命题,要么,我们对已有的命题加以深刻论证全面阐释,重新确认它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这一个环节,是这一次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先导与关键部分,也是这一次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说得更严重点,是这一次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致命问题。回避了这一个问题,等于是盲人骑瞎马,乱撞。

当然,也许有人说我的这一断定是不确切的,语文课程标准不是说得很明白吗:“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两句话中,不是对“何谓语文”的问题有直接的回答了吗?对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不是也直接加以申明了吗?

第一,如何理解“语文是工具”的命题。就我所看到的,这样的命题只有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各表述过一次(3),吕老的话是对叶老的话的复述,而从叶老和张志公先生的文章的上下文来看,分明指的就是语言文字。那么我们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里的“语文”指的什么呢?不清楚。如果如叶老、吕老和张志公先生一样就是指的“语言文字”,那么,这个“语言文字是工具”又是指的什么意思呢?不清楚。因为显然,“语言文字是工具”是一个比喻,它的具体内涵和实在所指,尚需作出确切的解说。靠一个比喻来解决本体论问题,既不明确,更不科学,在实践中也发挥不了实际作用。

    相关推荐

    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李其龙〗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 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考察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从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看改革的紧迫性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历史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与语文课程改革 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复杂理论视角审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 当前我国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要明确的几个理论问题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新课程呼唤“理性的评价”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大关系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谈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意见 课程改革误了高考,还是高考误了课程改革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殊途同归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看点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 新课程语文课的理想走向 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李其龙〗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实施 课程改革需要依托正确的教育理念 当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不良倾向的原因分析 李镇西: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中的“过于”现象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高中语文]谈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意见 贯彻课程标准 改革语文教学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二 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上)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下)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中)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温儒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对当前中学教学改革实验的思考与建议 管窥当前台湾语文课程发展 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 从语文课程的发展趋势看当代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特点_语文论文 合理评价学生 推进课改进程 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文点评 关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摘要 高考制度是课程改革的瓶颈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构想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顾之川:对新课程语文高考改革的思考 做实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性_语文论文 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价值取向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走进新理念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程高考制度改革应妥善处理的若干矛盾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上) 课程改革强调开放式教学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下) 课程改革要突破“三个瓶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学语文教学 谈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学术化倾向_语文论文 切实加强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是关键 活动课:我向革命前辈学精神 非指示性教学述评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 从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看改革的必要性_语文论文 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从科举看今天的高考与课程改革 走进新课程,引领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策略 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素质结构 立足校本培训,推进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