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小编: :admin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自主学习,掌握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反弹”、“弯曲”等新词。

3、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二、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初步领悟“弯曲”的人生哲学。

三、板书设计:

(北)

特殊的风向

10

(西坡) 山 (东坡)

长 谷 只

雪小——满 中 有——雪大: 积 长期观察

杂 的 雪

树 谜 松——本领大:弯曲 反弹 细致观察

底 苍翠挺拔 落

有所发现

不是屈服和毁灭 而是生存和发展

(南)

四、作业设计、安排

1、课内:生字描红、抄写词语。

2、课外:搜集有关揭开自然之谜的故事和文章。

读了课文后想到了哪些名言、俗语,写下来。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并揭示课题

1、 板书“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谜可以指谜语,有时也指不明真相的事物或现象。如自然之谜、科学之谜等等。(强调“谜”是言字旁)

2、 板书“底”,再让学生说说对“谜底”的理解。谜底可以指谜语的答案,有时指的是事情的真相。

3、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神奇的自然界中就有许多人类一时还无法了解真相的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山谷中的谜底。(板书“山谷中的”)齐读课题。

4、 读了课题,你的脑海中会产生哪些问题呢?学生质疑。(预设:山谷在哪里?山谷中有什么样的谜?谜底到底是什么?谁揭开了谜底?怎样揭开的?)

二、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 学生自由轻读课文,想想自己能解决刚才提出的哪几个问题?

2、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想想生词的意思,对文中不理解的词语与同桌商量一下,实在不能解决的词语准备质疑。

3、 交流并检查课文的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词指读,交流对生词的理解,对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质疑,并讨论解决词语的意思。

4、 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个问题了?是从哪一小节中读明白的?指读课文,检查课文的读通情况,结合进行正音,指导学生读顺部分句子。读准“少顷”一词。

三、再读课文,学习1、2小节

1、 加拿大魁北克的这条山谷留给你的是什么印象呢?读读1、2小节。

2、 讨论:这是一条 的山谷。(南北走向、普通、特别、奇异)

3、 引读:说它奇异,是因为 。结合板书:西坡长满杂树 东坡只有雪松

说它普通,是因为 。

4、 小结:这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山谷,但人们常说“看似平常最奇崛”,的确,就是这普通的山谷中,却有着人们的难解之谜,你知道人们不明白的是什么吗?(为什么西坡长满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没有杂树呢?)

四、学习第三小节

这个不解之谜直到1983年的冬天才被两个旅行者解开,谜底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跟随两个旅行者一起走进这个普通而又奇特的山谷,去揭开这个困扰人们多年的谜底吧。

1、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三小节,想想为什么东坡只有雪松,而西坡长满杂树呢?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指读句子并出示“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3、你认为产生这种奇异景观的原因是什么呢?结合板书:东坡雪大 西坡雪小

(a、是风雪大,b、是雪松的本领大)

4、课文中有不少描写当时环境的语句,读一读,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交流读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出示相关的句子,读出风雪之大。句子(一):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句子(二):他们 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句子(三):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 雪。

6、仅仅是因为东坡雪大、西坡雪小这些外在因素才造成了这个奇异的景观吗?认认真真地再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自己有没有新的收获、新的发现?学生再读那段话。(雪松的本领)

7、出示填空题:东坡没有杂树,是因为 。

西坡长满杂树,是因为 。

8、那东坡的雪松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能存活下来呢?读读书上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9、讨论:出示句子“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指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结合板书:积压、弯曲、滑落、反弹

10、 东坡雪大,而雪松却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这是因为 。

11、出示句子“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一定会更加敬佩雪松的。指读句子,让学生说说敬佩它的理由。我觉得雪松 。

12、是啊,虽然雪松遭受过狂风的肆虐,经历过暴雪的重压,可是它仍然不屈不挠,昂起头抖落了身上的积雪,用一时的弯曲获得了长久的生存,它苍翠挺拔的身 姿一次次地屹立在大雪纷飞的山谷里。一棵普通的植物却充满了智慧,让人不由地佩服、赞叹,让我们把这种敬佩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再来读读这两段话,赞美 一下风雪中的顽强者、聪明者和胜利者。

13、山谷中的这个不解之谜,如今终于被揭开了谜底,引读句子“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 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你认为这是旅行者偶然的发现吗?说说理由。

14、小结:是啊,没有谁会随随便便获得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如果旅行者不能顶风冒雪去山谷观察、思考,又怎么会揭开这个自然之谜呢?看来,困难和压力是对我们的考验,就看你能否经受住考验。

五、学习生字词

1、 再读生字,学生自己指出易错处,引起同学注意。教师重点提醒“帐篷”的“篷”字不要写成“蓬”,可以引导学生比一比它们的不同,再分别组词。

2、 学生描红生字。

3、 抄写词语。

六、作业

1、 熟读课文。

2、 课外去认识“柘”、“女贞”等树。

3、围绕“多么 的雪松啊!”写一段赞美雪松
的句子。

    相关推荐

    10山谷中的谜底 10《山谷中的谜底》 山谷中的谜底导学案 《山谷中的谜底》 课文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之五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之四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之三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之二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之一 山谷中的谜底阅读答案 《山谷中的谜底》说课稿 山谷中的谜底说课稿 《山谷中的谜底》课课练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实录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材解读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 《山谷中的谜底》说课稿1 《山谷中的谜底》第一课时教案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案例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课文原文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2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实录1 《山谷中的谜底》第二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说课稿2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4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3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实录2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2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1 《山谷中的谜底》作业设计6 山谷中的谜底 作业设计1 山谷中的谜底 作业设计4 10山谷中的谜底 教案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的分段及段意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之一 《山谷中的谜底》教材解读之一 《山谷中的谜底》作业设计7及答案 《山谷中的谜底》给我们什么启示?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1(两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实录3(孙建锋)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山谷中的谜底》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山谷中的谜底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7(二课时) 获奖设计《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好一个“弹”字——《山谷中的谜底》教后有感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实录4(第一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课文片断1分析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苏教版第十二册《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分析 《山谷中的谜底》中“正面抗争”、“弯曲”是什么意思? 《山谷中的谜底》课后习题2(理解两句话的含义): 美文荐读:破译生命的密码——《山谷中的谜底》赏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山谷中的谜底》教学总结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山谷中的谜底课后训练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文章的哪几自然段是谜面,哪几自然段是谜底? 山谷回声真好听教学教案 山谷回声真好听教案反思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语文教案-曼谷的小象》 猜水果谜语的教案 课文中的文化底蕴及其教学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之二 《索溪谷的“野”》 曼谷的小象 曼谷的小象 《猜灯谜》教案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之三 以“谜”贯穿《月球之谜》的教学 三年级教案:曼谷的小象 语文教案——《台湾的蝴蝶谷》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之三 曼谷的小象 曼谷的小象 教案教学设计 父亲的谜语教案设计 曼谷的小象 曼谷的小象 以“谜”贯穿月球之谜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