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

小编: :admin

魏星·凤凰备课室诵读古诗,进入学习状态。吟诵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生:《江南春》,《游园不值》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读古诗的时候,有一种音乐感,把故事的节奏读出来。生:《忆江南》。师:有韵味了,你能感受到那种音乐感。

给点掌声。生:《咏柳》师:能不能说成“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菜刀”?。生:剪刀比较温柔,菜刀显得很粗暴,粗鲁,而春风比较柔和,用剪刀比较恰当。师:剪刀比较精致,古诗就给人以精致的感觉。前面有个“裁”字,加上后面的“剪”,就是“裁剪”一词。

齐背诵《咏柳树》感受性阅读。师:石灰是一种矿物,颜色白色,清洁的白色;梅花是一种植物,它的气味是清香的,淡淡的香气,暗暗暗浮动的香气。预习了课文,你对诗人笔下的石灰、墨梅,有什么了解?师:说说你预习的收获。生:学生交流于谦收礼物,两袖清风的故事。师:这位同学很会读书,读古诗一般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和诗人,我想于谦和石灰之间会有联系的,一会儿我们就会知道,刚才这位同学讲的古诗中包含一个成语——两袖清风。

生:王冕成为画家的故事。师:诗人笔下的墨梅、石灰,你还知道什么呢?生: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诗人不仅是在写石头,而是借石头不怕千锤万击,来抒发自己不同流合污的情感。这两首诗都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师:非常专业的名词,基本上都懂了。会背两首古诗的同学举手。

先读第一首古诗——《石灰吟》指名读。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粉骨碎身——粉身碎骨,意思相同,都表示不存在了,牺牲了,我们的版本是“粉骨碎身”,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得正确。师:读得非常好,能读出那种韵味。再请一位同学读。指导读正确最后一句。

再请一学生读。师:字字清晰,句句清楚,字正腔圆。齐读。师:这里有个生字——“焚”,我们一起看“焚”,(出示图片)火烧丛木的样子。“烈火焚烧”是什么样的情景,“千锤万击”又是什么样的情景,石灰经历了怎样的考验?边读边想象,就能读出韵味来。

练读。指名读——奖励该生推荐另一生读。师:有了想象,诗句就有了形象,有了情感,有了分量。作者连用了三个四字词语,写出了石灰所经受的考验。如果老师改成——锤击出深山,火烧若等闲。

粉碎全不怕,清白在人间。这样可以吗?生:“千锤万击”比“锤击”来得有力量,“千万”两个字写出了石灰经历的磨练。“烈火焚烧”和“火烧”层次不同,“烈”和“焚”字,强调火烧得非常猛烈;“粉碎”没有“粉骨碎身”那么强烈,“骨”和“身”,显出石灰非常壮烈。师:她的语言感觉非常灵敏,她从这几组词,读出了力量、分量、程度!从这些词语,我们知道石灰经历了考验——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理解了就能读得好,齐读。

师:你们把《咏柳》读得柔和,柔美,把《石灰吟》读得有气势,有气魄,真有气壮山河的感觉!想不想听听语言艺术家朗读?听!师:被震住了,是不是?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这首诗。读第二首《墨梅》。师:(找一女生上台读。)第一次举手,请她到前面来读,越是胆小越需要锻炼。生:吾家洗砚池头树。

师:停,这是谁家的梅树?我家的!把这个意思读出来,是我王冕家的。师:有这个意味了。请一生再读这句。请那位女生接着往下读。生:个个花开淡墨痕。

师:我家的梅花开得怎么样?把这个意思读来。与那些娇艳的红梅相比,我家的梅花有什么不同。把这个意思读出来!她把淡墨痕读得很轻,还有不同的读法吗?师:你把“淡墨痕”读得很重,为什么呢?这位同学读得是个个/花开/淡墨痕;那位同学读得是个个/花开/淡墨痕……这两种读法,你觉得哪种读法有感觉。生1:我觉得是第二种好,因为王冕觉得我家的梅花很有特色,不以颜色讨好别人。生2:我觉得是第一种读法好。

因为“淡”就应该读出“淡淡”的感觉,用“虚声”来表示,强调我家梅花的特点。生3:我认为各有千秋,自然的感觉,突出的话,别有风味。我有第三种读法,我读的时候突出的是“墨痕”,显示出惊讶。师:只要你是感情上意识到这一点,就能读好。——接着往下读。

师:那淡淡的香气从画中流溢出来吗?请你再读。师:谁能通过朗读,让我感受到淡淡的香气从画中流溢出来了。那淡淡的香气从画中流溢出来了——读三四两句。师:(反复引读,品味)流动着,流动着,那淡淡的香气充满了书房,充满了整个庭院呢——流动着,流动着,淡淡的香气充满了人间,充满了整个天地——流动着,流动着,淡淡的香气流进了王冕的心理,也流进了我们的心里,读《墨梅》——王冕……师:请你(请上台的那位女生)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遍。师:比刚才读得有韵味,每节课都能有进步,就好!给她掌声!比较性阅读。

师:古诗读完了,是不是要下课了,还要学什么?生:这只是表面上在写石灰,写墨梅,实际是在写诗人。师:哦,你的意思是石灰、墨梅学了,还要学石灰吟——于谦,墨梅——王冕。看,这两首诗所吟诵的对象不同,诗人不同,那么这两首古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再读,这两首古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找出关键的字词来支持自己的想法。生:两首古诗都在写物,第一首写石灰,第二首写的是墨梅。

师板书,肯定这是第一个共同点。生:这两首诗都在借物喻人。师:说得非常专业,我想听听你来说一下。生:于谦用石灰来比喻自己,王冕用梅花的香气来比喻自己。师:她已经能意识到是写诗人的,还要找关键的字词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生:两首都是托物言志的诗,通过对石灰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等来表现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师:诗句是通过哪个词语来表现石灰的洁身自好的呢?生:清白。师:(板书)石灰——清白。石灰的颜色是白色的,但是清白就不只是一种颜色了,“清白”是比喻一种内在的品质。生:墨梅有“清气”。

师:两个词语都含有一个“清”字,墨梅的气味是香的,但“清气”就不仅仅是表示一种香气,而是一种内在的品质。所以,我们找到了第二个相似之处,写两种事物都表现了一种内在的品格。读“清白”“清气”。生:第三句话中,都一个“不”字,“不怕”,“不要”,可以看出两位诗人作者的清高之气。师:好!给她掌声!前两句都在描写这两种事物,第三句用“不”,一转就开始抒发感情,抒发志向了,所以读三句,就要让人感觉有那种变化,有那种突转,有那种波动。

我读前两句,你读后两句——这是偶然的吗?不是的!师:(引读)《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生: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师:(引读)《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生: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师:(引读)《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生: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师:(引读)《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师:还想读吗?(想!)不读了,自己课后找着读。联系诗人引读,理解“意象”。

师:你看,古诗虽然非常短小,就那二十多个字,但是读起来,有变化,有突转,有波折。在第三句的时候,作者一转,由描写事物石灰、梅花、野草,转到情感的抒发!这个情感不是空洞的,而是借助石灰、梅花、野草等来表现,那么,前面的那个事物,那个像形象叫——前面是一种事物,给他命名。生:物象。比如第一首诗,前面写的是一个事物,后面写的是虚的。师:她很注意总结学习语文的规律。

今天老师告诉你,这个融入了作者情感、志向的事物叫意象。那么,读到这里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生:最后一句话,一个“留”、“流”,他们的意思一样吗?师:意思一样的!都有流传的意思。但前面的事物不同,后面所用的字就不同。师:那么,石灰吟这首诗是谁写的,当你到山上去玩,你看到小石灰窑,你觉得特别有诗意吗?好山好水很有诗意,但为什么觉得小小石灰窑这么有诗意,这么美好,让他创作了《石灰吟》呢?生:石灰是清白的,于谦他觉得自己也是清白,师:他是一位爱国将领,他有一种志向,所以看到石灰他就心动不止,想做像石灰那样的人!那么王冕为什么喜欢墨梅呢?生:借梅花抒发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志向。师:(配乐)于谦,一位爱国将领,一生光明磊落,据说他少年时路过石灰窑,石灰烧制的经历,石灰所经历的考验让他心动不止,他也要保持自己人生的清白,于是他慷慨激昂地道出了自己的志向,《石灰吟》——生:……师:王冕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

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喜欢画梅,他把自己比作一株梅,虽然扭转不了乾坤,但天地间自己多了一份清气,《墨梅》——生:……师:郑燮,扬州八怪之一,他一生为官清廉,他借竹石来表现自己的清骨……生:

……还读吗?下课自己找着读。师:愿我们记住这些意象,愿我们以后创造更多美好的意象,无论是面对困难,面对困惑,面对诱惑,哪怕是面对严峻的考验,都要保持心灵的清白,心灵的清气!

    相关推荐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与评析 25古诗两首教案一教学实录 《诗两首》教学实录 《诗两首》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与评析 古诗两首最新教案三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04古诗两首作者简介教学实录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实录 《〈诗经〉两首》教学实录 25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04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课堂教学实录 古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课堂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外国诗两首》 教学实录 《外国诗两首》教学实录 《乡愁诗两首》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外国诗两首》教学实录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二 1《古诗两首》 25 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15《古诗两首》 4《古诗两首》 15《古诗两首》 16《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1 19.古诗两首 31 古诗两首 13.古诗两首 《1、古诗两首》 5《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8《古诗两首》 4《古诗两首》 23 古诗两首 4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