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发掘课程隐性资源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小编: :admin

隐性课程资源,它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文本是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现实生活中更蕴藏着取之不尽的隐性语文资源。教师只有综合利用好这些语文资源,才能让学生获得潜在的文化功底,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一、基于学生生活的语文课程隐性资源

1、生活隐性资源开发的意义——构建“大语文”教学环境

文本资源是很丰富的,但课堂上学生在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障碍。这是由于部分的文本与学生的原有知识、生活经验和情感资料距离太大。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发利用学生的情感资源。这时,就需要在文本与学生之间引入其他的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把握文本。

2、开发生活隐性资源实施的方式——体验式教学活动

关注生活资源,发掘与语文课程相关的各种隐性生活资源,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应创造性的设计活动,使学生结合自我体验更深入的与文本对话,并学会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可以明显地看到,在此过程中,许多隐性资源(学习态度、能力、思想、教材外的东西等)得到了充分地发掘。

3、发掘生活隐性资源教学活动的课型

一是按教学方式实施的场所分,可以有课堂内、课堂外以及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三种课型。

课内活动。即课堂教学活动,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学生个体活动体验,可以是小组、班组的交流、讨论,生生对话或师生对话。课外活动。即课堂以外的教学活动。因为受时间、地点的约束相对少一点,因此该课型的设计内容可以充实些,设计的活动方式也可以多样些。课内与课外结合。这是一种使用更为广泛的课型,也是新课程理念所大力倡导的教学方式。前面所说的课内活动的设计,有时受时间和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实施不能充分;而课外活动的设计,又可能因其缺乏交流平台,提升功能受阻。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活动设计,就可以取前两者的长处,克服两者的弊端,并且在这一活动中,语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课程目标可以得到全面实现。

二是从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的设计角度分,可以有朗读活动课、欣赏活动课、游戏活动课等课型。

朗读活动课。朗读课的文本对象主要是文学作品,比如诗歌、散文、戏剧等。按照活动内容及形式,又可以分:学读课——学习朗读的方法与技巧,听朗读、听配乐朗读、跟读、自读、自己找音乐素材配阅读材料;析读课——朗读中对文本进行文意、文理、文情的分析;品读课——对课文进行评点,边评点边朗读,边赏析、品味等。欣赏活动课。欣赏课的文本对象以文学作品为主,通过活动体验鉴赏散文的意境美、细节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环境美、人物美,鉴赏诗歌韵律美、节奏美,鉴赏戏剧的矛盾冲突美等。还可配合教材选择安排一些经典的(也可以是热播的或有争论的)影视作品欣赏课。

游戏活动课。游戏活动课是一种传统的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它也是实现语文新课程“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掘学生经验的课程价值”要求的一种体现。

“活动体验”的教学方式,可以呈现为丰富多彩富有探究性的活动,可以推进语文综合性学习,让语文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我们应该动动脑筋,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二、基于课堂中动态生成的

语文课程隐性资源

1、课堂中动态生成的隐性资源开发的意义——构建生成性的课堂结构

我们先看一则现实课堂教学中真实的场面。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孩子们纷纷回答:“小狗有生命”,“猴子有生命”,“人有生命”,“花草也有生命”……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很满意,正准备总结,一个学生突然回答道:“老师,我觉得地球也有生命。”教师沉默了片刻,因为不知道地球究竟有没有生命,只好说:“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讨论。”

不能说上述例子具有普遍性,但是,至少表明,许多教师头脑中还少有“动态生成”的理念。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课堂教学中许多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并不完全是教师所能预料并控制的。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会成为新的教育增长点,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资源意识;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智慧,进而生成动态资源,捕捉动态资源。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按原先预定的计划进行教学,而是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动态资源,激活语文课堂。

2、课堂中动态生成的隐性资源发掘的策略——充分预设与敏锐捕捉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课堂上,老师关注的焦点在哪儿?是学生?还是知识?还是教案?现实的课堂是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性、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怎么会如老师课前所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呢?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根据教学中的生成因素,随时能够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教案应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

(1)“简单设计”和充分预设,给生成留足空间。首先,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个性”的教材内容。其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活用教材:①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学习的兴趣点;③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再次,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有弹性。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最后,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有弹性。由于教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各个教学环节的用时上难以预料,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对时间的安排要留有余地,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再随时调控。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2)及时抓住、灵活处理课堂的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孕育新的课堂生命。笔者以为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立足于课堂的开发,把执行教案当作课堂教学的起点。悉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的,及时抓准时机,随机应变,发掘隐性资源,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鲜活资源,并以此来调整教学行为,从“执行教案”走向“动态生成”使课堂成为孕育人性发展的沃土。

三、基于经典文化和时尚文化的语文课程隐性资源

1、经典文化和时尚文化隐性资源开发的意义——构建文化气息的语文课堂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学生现在对时尚的东西很感兴趣,网虫、追星族、韩寒热等都是追赶时尚的新潮表现,而这里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在引导学生时,既要帮助学生提高品位,又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应做到经典和时尚并重,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经典文化和时尚文化隐性资源发掘的策略——经典与时尚并行

推崇经典并不意味着排斥时尚。当前处在信息文字巨量化的时代,书籍报刊层出不穷。很多时尚包括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和多如牛毛的网络作品等,常常游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隐显于梦想与生活边沿,流连瞻顾,使经典与时尚交错。语文教学要十分注重这些鲜活的时尚文化的资源,“因其势而利导之”让学生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之情。

(1)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中的经典文学。

实施“亲近古诗文”行动,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让学生背诵古诗文,看名著作品。虽然所涉及的仅仅是一点点文学经典,还远远不是经典文化的全部,只能说是冰山一角,但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教师也可通过对经典名著介绍梗概,朗读精彩片段,印发赏析材料,播放相关影视片等方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探究欲望。

(2)引时尚资源到我们的语文学习中。

一是时尚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努力构建一个与学生沟通的交流平台,以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入手,使他们愿意和你一起探讨研究,从而在和谐、乐观、饱满的情绪里实现教学目标。

二是时尚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资源的范围很大,凡有助于创造学习动力、领悟目标、恰当的课业、自强、奖赏、反馈和鼓励、循序渐进以转化等学习环境资源,在制定教学活动的计划时都应加以利用。”语文课需要极大的外展性和开创性,一定要及时的把最新颖、最时尚、最前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料用于教学,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到这里的世界很精彩,愿意在这里驻足。

由此看来,把时尚注入语文教学中并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将使语文教学极具鲜活的时代气息,极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顺应了儿童求新求变的时尚心理特点,以《语 文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促进语文教学的全新发展。

    相关推荐

    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构建隐性课程 发掘母语魅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做实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努力开发学生的课程资源 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提高人文素养 〖上海二期课改〗发掘母语魅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掘、用好教材资源 小学语文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 挖掘口语资源,提高口语能力 优化作文评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种发展个性提高素养的语文学习模式 课文《奶奶的白发》课程资源的开发 生成性资源开发的冷思考 生成性资源开发的冷思考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心理素养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 改进考试评价办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挖掘课程资源,培养写作兴趣──《金色的草地》教学随笔 语文优秀课程资源 谈谈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于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浅谈小学生作文素材的发掘 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习空间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下)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上) 凸显课程标准理念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凸显课程标准理念 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凸显课程标准理念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谈语文教材隐含信息的发掘 例谈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 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开发 浅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基础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浅论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倡导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案教学设计 谈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与创造性备课论文精品 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关注“近区” 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 培养语感·发展能力·提高素养——加强古诗教学一得 以生活情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方法之我见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 加强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发挥考试导向功能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挖掘有利素材培养想象能力 挖掘文本资源,开辟练笔天地 注重语感培养,提高语文素质 加强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发掘古诗艺术空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冬天是个魔术师》反思:从搜集资料入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荷花》课文资源课后习题提高篇 挖掘教材因素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挖掘教材因素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注重朗读指导,提高语文素养 提高语文素养体现现代意识 在写字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打好基础,提高素养 《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下) 新课程理念下寄宿制小学生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群体中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素质_语文论文 《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上) 开发生活资源,创新练习设计 培育语文素养 促进主动发展 为学生照亮一片全新的世界 ──浅谈如何在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让个性化朗读 使学生提升自我 略论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培育语文素养 发展写作能力 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 《月亮湾》的教学反思:回归生活,充分挖掘生活资源 浅淡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论语文素养 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关于高效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思考 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质培养的最新定位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语文素养论 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语文素养论 从“分离”走向“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理路的转型 立体优化课堂提问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挖掘科学教材的人文内涵,加强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校本课程网络资源库的构建设想 提 升 学 生 的 EQ 利用信息资源提高课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