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高一册新课程第一单元学案

小编: :admin

第一单元 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1.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

2.再别康桥;死水;赞美

3.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4.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激流

兴趣情境导引

开学第一天,高一语文新课本发了下来。渴求知识的学子们迫不及待地游览了一遍,发现第一个单元就是诗歌,都非常高兴。诗歌中浓郁的情感,精警的语言,深刻的思想,美丽的形象,唤起了同学们的文学激情,引起了大家想象与联想。

语文老师决定在班上开一个诗歌朗诵会,进行一次诗歌朗诵比赛。要求每个同学在第一单元中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作好准备,参加朗诵比赛。这个决定刚刚宣布,教室里就炸开了锅。有的说:“我最喜欢戴望舒的《雨巷》,句句浸透了作者的感情。”有的说:“我最喜欢何其芳的《预言》,面对面抒情,亲切感强。”有的说:“陈敬容的《窗》也不赖,清新俊逸。”还有人喜欢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豹》。同学们既感到十分激动,又觉得非常新鲜。高中学语文真有趣,一开学就进行诗歌朗诵比赛。

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当场吟诵起毛泽东的词《采桑子·重阳》,特别是“寥廓江天万里霜”一句接连吟唱了两遍。雄浑而高亢,深沉而绵长,一下子就把同学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正在大家跃跃欲试也要朗诵的时候,老师告诉大家,在朗诵比赛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认真朗诵,掌握节奏、重音、停顿等技巧,做到字正腔圆,注意与一般读书的区别。

2.充分理解诗人的感情,正确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尽可能做到“替诗人朗诵”。

3.根据诗歌的形象,进行大胆想像与联想,既能“替诗人朗诵”,更能“抒自我情怀”。

4.成立学习小组,朗诵练习时大家互相帮助,小组内资源共享,学习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大家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 理解诗歌的形象

生1:老师,朗诵诗歌的关键是什么呢?

师:理解诗歌的形象。

生2:怎样理解诗歌的形象?

师:①理解诗歌形象客观存在的美感;②熟悉诗歌形象自古传承下来的文化含义;③注重理解过程的想像与联想。

生3:老师,诗歌形象自古传承下来的文化含义是什么意思?

师:有一些形象,表面上的意思很明了,但实际上都有另外一种涵义,就是我们常说的寄托意义。只要看到甲――形象,就会联想到乙――寄托意义,甲乙两者是联在一起的。

生1:老师,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师:譬如:松柏寄托坚强,月亮寄托相思,杨柳寄托惜别,秋风寄托悲凉,春风寄托喜悦,荷花寄托高洁。

生2:老师讲得真好。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应该注意这些形象的内涵。

生3:老师,有一些形象不属于传统的寄托固定意义的形象,如何发掘它的寄托意义呢?

师:从内容看,一般说来,一些咏物诗都是有深刻含义寄托的。诗人总是一方面抓住所咏之物的特色仔细描摹,另一方面还要在曲尽物象的基础上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样的咏物诗才有意义,意境也就深远。作者一般喜欢用拟人的手法来咏物(注意从整体上去把握),借物抒怀,这样的诗一般都寓有深意。

相关知识链接形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也就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合一体的艺术形象。它比自然界中客观的形象更容易激发读者感情的共鸣,更容易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充分借助联想和想象,联系诗歌的形象组合(画面),理解诗歌寓含的深意。

,123


范例1 《采桑子·重阳》中的秋天形象与传统诗文中的秋天形象相比,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突出这样的特点?诗人主要描绘了哪些形象来表现这种特点的?

分析:

古人多悲秋,古代那些悲秋的诗人所见的秋色总是萧瑟惨淡,万木萧疏,天阴雨湿,毫无生机。古今之别,全在于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的人生际遇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的不同。概括起来说,即缘情写景,因感情而选择形象,因感情而创设意境。

毛泽东写《采桑子·重阳》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由于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描绘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两度突出“重阳”,既符合“采桑子”“反复”的格律,又表现作者重回红四军前委工作时的激动心情。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色彩艳丽,选择“寥廓江天”与“万里霜”这两种形象,侧重表现境界开阔。

解答:

与我国传统的诗文相比,《采桑子·重阳》之中的秋天形象色彩艳丽,生机勃勃;这主要取决于当时作者“东山再起”起的革命豪情;词中主要选择了“战地黄花”“寥廓江天”“万里霜”等形象表现这种特点。

解题方法链接诗人缘情写景,因情而择形象,因情而创意境。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所以,只有伟大的心胸,才能和自然风光的壮观交融成为一体,只有豪情万丈与信心百倍,诗人的笔下才会出现壮丽的秋天的形象。

范例2 《死水》中的“死水”有何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

《死水》共五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节为第一部分,表达诗人对“死水”一般的旧中国的激愤之情。面对这“一沟绝望的死水”,诗人想“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泼一些剩菜残羹,以加速它的死亡。旧事物死亡了,新事物方可茁壮生长。激愤之中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二、三、四节为第二部分,描绘了“死水”的外形、色彩和声音,形象地揭露了旧中国腐朽颓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憎恨、愤怒、嘲讽的感情。破铜烂铁在死水中生出绿色、红色的锈;水面上浮着的油污在霉菌的作用下糜烂发臭,泛起成堆的泡沫,成群的花蚊在上面杂乱飞舞,有时还传出几声蛙鸣。这是对肮脏、丑陋的死水的形象描绘,也是对旧中国黑暗、腐败现实的真实写照。第五节是第三部分,表达诗人诅咒现实,迫切希望改变现实的强烈的愿望。诗人指出这是“绝望的死水”,“不是美的所在”。“美的所在”在现实中是没有的,所见的现实只是如“死水般”令人窒息、憎恶的环境。“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丑恶”早已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死水》是一首社会性很强的诗,再现了诗人对那个社会实际情况所产生的真实感情。

解答:

闻一多先生以一沟死水象征那个粘滞得流不动、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社会现实,并对这种社会现实进行了强列的鞭挞和诅咒,表现了深沉的爱国热情。

解题方法链接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诗歌的形象。我们可以首先选择这样的形象,通过这样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死水》的象征意义也有几种说法:第一种,“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第二种,象征北洋政府。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第三种,象征黑暗的中国现实。

范例3 《赞美》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诗中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分析:

联系《赞美》的创作背景不难看出诗中的“我”指代的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农夫当战争打破了乡村的安宁,便义无反顾地踏上舍家保国的征战之路。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可以说他象征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诗中每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意味着尽管我们的民族经历了“无尽的呻吟和寒冷”,但只要有像农夫那样的人民,我们的民族就一定会站起来,从而点明了主旨。

解答:

“我”指代的是诗人自己。诗中的农夫平时是农民,战时是战士。他是象征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多次重复,点明了主旨。

解题方法链接这首诗将“我”作为承载感情的形象。掌握“我”这个形象的特征,对于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尤为重要。关键在于掌握“我”的主要表现。诸如“我”能够在战争爆发时义无反顾地踏上舍家保国的征战之路,由此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范例4 如何理解《致橡树》中“我”和“橡树”这两个形象?

分析:

“我”这个形象,不仅仅是作者,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切忠于爱情的人。“橡树”也是忠于爱情的形象,有着伟岸、威仪等特点。两种形象都有互相敬爱与分担困难的特点。作者把“我”比作“木棉”,既衬托了“橡树”的雄伟,又表达了“我”的坚贞。

解答:

“我”是一个温柔中不乏坚强的女性形象,“橡树”是一个阳刚中带有浓厚情感的男性形象。

范例5 简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形象特点。

分析:

这首诗的形象可以分两组,一组是诗人所憧憬的物质世界,一组是活泼鲜明的抒情主人公(人)的世界。人是这首诗的中心形象,物质是这个人的陪衬,是环境。在这“春暖花开”的环境里,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抒情主人公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和亲人们、朋友们亲切交往,互送祝愿,从而表现出一派和乐景象,表达了诗人的一种美好理想。

解答:

显示出“幸福”“和乐”“美好”的特点。

解题方法链接根据两组形象,进行联想想象。既掌握单个形象的特征,又掌握整体形象的特征。注意形象之间透露出来的直接抒情,能启发把握诗人感情。

范例6 在《篱笆那边》中,作者安排“上帝”这个形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分析:

孩子是纯真无邪的,孩子对美好的事物有本能的向往与追求。“上帝”如果抛开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开了一切清规戒律,恢复其纯真无邪的本性,他一定也会爬过去追求世间美好的事物。“上帝”是权威的代表,是正统思想的化身,是别人思想的禁锢者;其实“上帝”又何尝不是被禁锢者呢?只要他愿意并且有决心抛开一切束缚,重新捡拾起纯真,他也会按自己的本性自主行事,去追求心目中美好的东西。

解答:

一切人的本性都是美好的,都是纯真无邪的。

解题方法链接《篱笆那边》中的“上帝”是一个特殊的形象,单单看“上帝”不行,要看诗歌中所赋予的含意。“上帝”是人们思想的禁锢者;也是被禁锢者。如果抛开一切禁锢,捡拾起纯真,也会按本性自主行事,追求美好的东西。

    相关推荐

    新课程七下第一单元测试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 高一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高中第一册第五单元 高中第一册第六单元 高中第一册 第二单元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语文新教材第一单元教案1 高中第一册第四单元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课程七下第二单元测试 新课程七下第五单元测试 新课程七下第四单元测试 新课程七下第三单元测试 新高一教材第二单元说教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学案 高一一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纲要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说明·第一单元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第一册第三单元单元指要 第一册第三单元单元指要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新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一年级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作文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教学 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检测练习题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一) 高中第一册诗歌单元教学设想. 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检测练习题 高一第一单元及《荷塘月色》 高一第一单元及《荷塘月色》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册第一单元复习课 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检测练习题 高一第一单元及《荷塘月色》 最新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总结课 高一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作文第一单元作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检测(一)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复习课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世说新语》两则 高一册第一单元作文同步训练设计 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试卷 小语第一册第一单元复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 第八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十单元单元分析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检测题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1单元检测题 初一下册第一单元作业答案 职教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3单元检测题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题:第一单元 高一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模拟题 高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二语文第四册六单元测试(一) 初中第一册第三单元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试卷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 高一新生开学语文第一课教案 语文第六册一单元教案 高中新二册第四单元唐代散文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五)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四)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测试题(一) 高一人教版必修1语文第一单元训练题(含答案新)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知识总结 第一、二单元教案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初六册 第一单元】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 最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作文第一单元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课堂练习及答案《雨巷》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三)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 第一、二单元教案 第一册第一单元汉语拼音4 第一册第一单元汉语拼音1 第一册第一单元汉语拼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