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2

小编: :admin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填字成词。
自相()盾画龙点()()()充数张口()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请学生朗读“夸口”的语气。要求读得语气很夸张,把那种当众吆喝、自卖自夸的语气形象地读出来。
3、结合插图,以替换词语和句子的方式来理解、感悟“张口结舌”。将原句改成“那个楚国人------------------,回答不上来了”请学生填空。有进行一段话的描写的,如“那个楚国人急得满头大汗,看看自己的矛,又看看自己的盾,支支唔晤地傻了眼,最后什么也回答不上来。”也有学生是以替换词语的方式来进行的,他们会分别将“目瞪口呆”、“慌慌张张”、“哑口无言”、“吞吞吐吐”等词语放进原句来理解!这样,那个楚国人狼狈不堪的情景也充分表现出来了!“自相矛盾”这一寓意也就水落石出了!
4、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
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①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②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③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分类布置作业:
(一)基础题:
1、朗读课文。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二)挑战题
1、绘声绘色讲故事,丰满人物形象。提示:可补充以下几点:
(1)南郭先生是如何混进吹竽队伍的?
(2)第一次拿到俸禄后,有什么举动,会怎么想?
(3)当齐泯王要求单独吹奏时,他是怎样惴惴不安,然后偷偷逃跑?
2、创编故事,挑战自我。提示:
(1)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事情完整。
(2)刻画人物细致、具体。
(3)题目自拟如:《南郭先生“失业”记》、《下岗后的南郭先生》等。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教学过程:

    相关推荐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2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一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二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8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四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7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3 《成语故事·胸有成竹》教学设计 《成语故事》教学案例设计 《成语故事三则》教学设计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 《成语故事》教案 《成语故事》作业设计1 成语故事:下笔成章 第七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来自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的成语、神话故事的成语 《成语故事》内容 《成语故事三则》 《成语故事三则》 成语故事三则 孔子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三则》 《成语故事》教后记 《成语故事三则》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三则 教案教学设计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之一 成语故事三则-教案设计棒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之三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之二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1 6《成语故事三则》 成长的故事 《成语故事》教材解读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4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5 《成语故事》教学反思3 《成语故事》教材解读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 成语故事:《一叶障目》 《成语故事》背景资料 《成语故事》分别讲了---、---、--- 成语故事:《曾子杀猪》 成语故事:《黔驴技穷》 《成语故事》课文内容 《有故事的成语》说课设计之一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2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2 成语故事:《东施效颦》 《成语故事》练习评测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2 高三成语备考:成语故事汇编(八)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2篇) 成语故事:欲速则不达 湘教版习作6《成语故事会》教学设计 《有故事的成语》教案之三 《有故事的成语》教案之二 《有故事的成语》教案之一 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教案 《成语故事二则》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下册)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2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之2 成语故事两则《狐假虎威》 老树的故事2 《有故事的成语》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张海迪的成长故事 《有故事的成语》教案(第一课时)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2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2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2 《有故事的成语》说课稿之一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和寓意 《表达 故事之后的故事》教学设计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成语故事二则》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故事 练习6·听故事讲故事—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成语故事两则 湘教版《故事大王的故事》教学设计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2 201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成语故事 小学语文一年级:《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五(2) 西师版《有故事的成语》说课稿 我的教学故事——梦想成就未来 关于孔子的故事2 语文教学故事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教案 梁思成的故事教案2021最新 如何进行成语故事的听说训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成语故事》教学案例设计 负荆请罪成语故事内容和寓意 改诗成故事──《秋思》教学后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