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案

小编: :sushuting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准备:课件一套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广玉兰。

二、复习。

1、文中集中表达作者对广玉兰的赞美之情的句子是?

出示句子: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指导朗读。

作者爱广玉兰的什么呀?(幽香、纯洁、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从哪些方面入手写广玉兰的幽香、纯洁和旺盛的生命力的?

板书:气味、花瓣、花形、叶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了解到广玉兰的气味十分幽香(板书:幽香),这节课我们将从花瓣、花形、叶片入手,感受广玉兰的幽香、纯洁与旺盛的生命力。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广玉兰的图片,一起来欣赏。

2、看着图片,你会用哪些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它?(纯洁、美丽、高雅、冰清玉洁……)

3、第二自然段中有两个词语准确地形容出广玉兰的美。一齐来读读两个词(洁净、高雅)板书(洁净、高雅)

4、这一自然段的哪些句子写出了广玉兰的洁净、高雅?

出示: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5、这句话从色彩和质感两个方面写了花瓣的洁净和高雅,它的色彩和质感分别是什么样的?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引导:玉琢冰雕什么意思?广玉兰像用玉石、冰雕出来的一样,用“玉琢冰雕”来形容广玉兰的质感,是说?(广玉兰像玉琢冰雕的一样洁净、纯洁、晶莹)。玉琢冰雕的物体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坚硬而冰冷)那广玉兰呢?它又是柔韧而有弹性的。那这句话是说——广玉兰既有玉琢冰雕的洁净、纯洁、晶莹,又全然没有玉琢冰雕的冰冷与坚硬,而是柔韧而有弹性的。

短短一段文字的描写让我们如见其色,如见其质,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

(这种美美到极致、美得惊人、美得妙不可言,美得让人觉得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指导朗读:作者无法用文字描述的美,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朗读来表达。配乐齐读。

广玉兰洁净高雅,所以作者爱上了广玉兰,齐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有时,在面对自己的心爱之物或亲爱之人时,我们也常常和本文的作者觉得无法运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我们也模仿作者的写法来练习练习表达吧!

(1)我真是无法说清爸爸的特点,说他和蔼吧,_______;说他严厉吧,_______。

(2)我家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又________;说它贪玩吧,它又__________;说它胆小吧,它又__________。

总结:学习这一小节,我们既了解了广玉兰花瓣的色彩与质感,感受到了它无法言说的美,又学到了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来欣赏广玉兰不同形态的美。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地读第三自然段。这一节写了广玉兰花的哪几种形态?请四个同学分别读一读这四种形态的花。

2、哪一种形态的花最让你着迷?把描写它们的句子划下来,好好品味品味,写下你喜欢它的原因。

3、交流,相机引导、指导朗读:

A、含羞待放的:我们平常说花呀,都是含苞待放,这里却说成了含羞待放,体会出什么了吗?是啊,多么可爱。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B、刚刚绽放的:文中没写一个“香”字,也没出现一个“可爱”,却通过小蜜蜂把它表现出来了,这就是侧面描写的魅力。谁来把它读一读。

C、盛开着的:你见过婴儿的笑脸吗?什么感觉?看到这样的笑脸你会怎样?是啊,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娇嫩,而盛开着的广玉兰花就像这婴儿的笑脸,让人心生喜爱。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读一读这段文字。

D、凋谢了的:有喜欢凋谢了的广玉兰花的吗?大多数人都喜欢鲜花绽放的盛景,为什么喜欢凋谢了的广玉兰花呢?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体会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凋谢了的花在形态上确实没有其它的美丽。,但它蕴含着另一种意义上的美。这是一种生命之美、希望之美、力量之美。就请你带着你对这种美的理解读一读这段话。

广玉兰花的花瓣虽然凋谢了,但并没有带给我们“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意与伤感,却让我们拥有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希望与憧憬!它曾经美丽过,现在又在孕育新的美丽!一齐再来读这个句子。

师: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有的——(刚刚绽放)还有盛开着的和凋谢了的

多好的一个大家族呀!透过这些图片,你仿佛看到了这个家族的哪些成员?

(婴儿、少年、爸爸妈妈、家中的老人)

这些成员生活在一起,就叫——数世同堂。

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满树的花凋谢了,第二年又开出一树繁花,这样一代代地延续下去,这就叫——生生不息!

出示: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齐读。

广玉兰这样的纯洁甜美、生命力旺盛,难怪作者这样地赞叹:

齐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这段文字把广玉兰写得如此富有神韵,这一部分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呢?

(总分总、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按并列关系描写、按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凋谢了的顺序写,很有条理。)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用上作者的这些表达方法。

指导背诵。想把这么美的广玉兰永远留存在心里吗?那就把这段文字背上,记在心里吧!谁给点背诵方法提示?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俗话说得好“红花再好,还需绿叶扶持”,广玉兰花如此洁净高雅,也是因为有了绿叶的衬托。刚刚哪些同学拿到树叶?其实你们拿到的就是广玉兰的叶片,拿出来,跟周围的同学一起欣赏欣赏。

2、能描述一下广玉兰的叶片吗?书上是怎么描述的?出示句子,谁来读一读。

3、对照广玉兰的叶片,再读读文字,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非常准确?再读这段话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正是因为叶片的终年不败,所以作者爱上了广玉兰。齐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

六、总结。

广玉兰的确很美,那淡淡的幽香,纯洁高雅的花瓣,生生不息的花朵,终年不败的绿叶,都显示出它无比旺盛的生命力。难怪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情怀:

齐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愿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旺盛的生命力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里。

七、指导写字。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yuwen.chazidian.com,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相关推荐

    《广玉兰》第一课时 《广玉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广 玉 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广玉兰》教案之二 《广玉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广玉兰》 广玉兰 《广玉兰》 广玉兰教案 广玉兰教案 《广玉兰》 广玉兰 《广玉兰》 广玉兰 广玉兰 广玉兰 广玉兰 《广玉兰》课课练 《广玉兰》说课稿之二 《广玉兰》说课稿 广玉兰说课稿 10《广玉兰》 《广玉兰》说课设计之二 《广玉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广玉兰》课文原文 《广玉兰》教案之一 《广玉兰》教案设计 我读《广玉兰》 广玉兰教后记 广玉兰阅读答案 《广玉兰》教学设计之二 《广玉兰》说课稿之一 《广玉兰》课后习题5答案 《广玉兰》课堂教学实录 广玉兰 教案教学设计 《广玉兰》教学反思 广玉兰教学实录 广玉兰教学反思 《广玉兰》说课设计之一 《广玉兰》教学设计 《广玉兰》教学设计 《广玉兰》教学案例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广玉兰 《广玉兰》课后练习4题答案 小学语文:《广玉兰》说课稿 《广玉兰》课文片断分析1 《广玉兰》课文片断分析2 广玉兰 作业设计1 《广玉兰》作业设计2 《广玉兰》分段及段意 知情识趣 审美悟智——《广玉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广玉兰家族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广玉兰简介 《广玉兰》教学设计之一 《广玉兰》课文片断分析3及答案 广玉兰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教案 《广玉兰》中的几组近义词: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案 《广玉兰》重点词语的意思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案 《广玉兰》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广玉兰》教学片断实录与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教案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二课时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广玉兰》教案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案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案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案 《广玉兰》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广玉兰》与《夹竹桃》写法之比较 《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 12《木兰从军》第二课时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 课堂常规(胡玉兰)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 《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教案之二 《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教案之二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木兰从军(第二教时) 一年级教案:课堂常规(胡玉兰)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第一课时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设计 兰兰过桥教案教学设计七(第一课时) 兰兰过桥教案教学设计六(第一课时)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