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实录

小编: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让学生结合【提问辑要】(第一类:“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第二类: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第三类:为什么关注“我”是不是回到了母校?第四类:牛奶究竟象征了什么?第五类:关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写全?为什么以此为题目)和【故事梗概】,研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师提出四个设想给学生自由讨论

第一个设想:把所有的描写学校景色的文字都删去……

第二个设想:小说直接从第49节开始……

第三个设想:“我”一开始就知道了“我”受伤,只思考“这是不是我的母校”……

第四个设想:“我”一开始就知道了“我”在母校,只思考“我到底受了什么伤”……

四人一个小组,先共同确立一个话题,再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学会列出回答的提纲最好能够形成一段文字

第二课时

(课前五分钟演讲,一首唐诗一首宋词,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板书),很多同学都问到,为什么用一句不完全的话来做标题,我们先来看这一句话完整的是怎么说的?

生:(凌凌乱乱地)“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

师:这一段文字要全部背下来(学生大声的读背)这个标题省略了什么?省略的重点是什么?

生1:恪守他们的命令

师:作者小说中是怎么解释只写了一半的?

生:(凌乱地)是因为黑板太短,字写得太大了

师:那他为什么要用六种字体写呢?他把字写小一点,不就是可以写完全了么?

生1:前面有一句话,“仅仅在三个月以前,就在那绝望的日子里,我们都必须写下这段铭文”他是被迫写下的

师:为什么要被迫写下?

生:(杂乱地)是因为要打仗因为是希特勒的教育……

师:我们来请一位同学来说

生2:与其说是“我”以为黑板太短,不如说是“我”故意不写的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2:文中的“我”是一个对纳粹教育并不十分狂热的人,他到门房比尔格勒那里去,在他那间昏暗的小屋里喝牛奶,甚至可以冒险地抽支烟,尽管这是被禁止的他能够在他那个门房里做一些被禁止的事,说明他是反叛的

师:这种反叛也不能是明目张胆的这样理解有问题么?

生3:其实他对比尔格勒这个人的态度也可以看出,45节中,比尔格勒灰蒙蒙的小屋里,这间小屋曾散发着热牛奶的香味、尘土味和比尔格勒劣等烟草的气味,而真正认出眼前的比尔格勒,也就是第52节,“我”闻到的是一股烟熏火燎的糊味和脏味,这是从他油腻的制服上发散出来的战争毁灭了一切而我对三个月前的小屋充满了温馨的回忆

师: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牛奶,”我喃喃地说……还能理解为什么看到比尔格勒之后,叫出的是“牛奶”,而不是“比尔格勒”?(学生点头)“牛奶”,“比尔格勒的门房”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块什么样的地方?

生:(散乱地)自由的地方,和平的地方……

师:我们也不要太随意拔高,最起码在这个天地,他可以不必要做他不想做的,我借用刚才同学用的句式“与其……不如”也来造一个句子,“与其说是我反抗纳粹战争,不如说是作者海因里希伯尔反战,他在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获奖辞是:“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投影)195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引起轰动,也是因为反战他因此被称之为“德国的良心”1985年7月19日,伯尔去世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给伯尔妻子安妮玛丽的哀悼与慰问信中写道:“海因里希伯尔走了,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我们伟大的德国文学他是崇尚和支持自由的,常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他又是爱好争论的,由此激起人们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他的敬爱我们将怀念他勇敢、热诚、清醒和总是敦促的声音” (投影)一些外国报纸更是评论道“他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投影)正是这样,作家通过小说来表现对纳粹战争的反思,尤其是写出了纳粹阵营中的“异端”

(板书:恪守命令 自由反战)

如果说这是小说的主题的话,那么我们就要来看看小说是从第49节才开始写到“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那前面的四十八节写的是什么?

生4:写的是“我”的眼睛看到的东西

师:看到什么?

生4:看到了战争的残酷

师:他怎么看到战争的残酷?

生:(杂乱地)没有

师:究竟有没有看到战争的残酷?我们从文字中来寻找要抓住细节

生4:有“整个城市烧成一片火海”,还有“连车顶上的灯泡也碎了”,表明战争都在继续

师:灯泡碎了,是看到的,“城市成了一片火海”是看到的么?

生:听到的

(生5举手)

生5:在这个里面,有两个细节要注意,“一个是光线透过打破的车窗照进来”,“灯火管制还有什么用”,表明是在晚上,并且死了许多人人声嘈杂画面感很强把战争的残酷场面一下子就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身临其境

生6:还有在第11节,看见了火光,漫天通红,浓黑的烟云肃穆地漂浮而去第29节,也是,“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黑色的窗帷外,夜空里红光和黑夜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我看见了:是的,城市在燃烧”

师:嗯,这两个细节关注的好,我们读书时,要抓住最细小的部分进行分析还看到了那些东西?

生6:过道间、楼梯间的摆设,学校的景色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看见了什么?

生6:费尔巴哈《美狄亚》、希腊重甲胄武士的石膏像、老弗里茨像……

师:请注意一下,写这个像时,突出了什么?

生:(杂乱地)天蓝色的军服,胸前的大星章金光闪闪……

生6:人物脸谱像、教室的小牌子、看到……

师:停,停,人物脸谱像,突出了哪些?这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

生6:突出了恺撒、西塞罗、马克埃勒留、赫尔墨斯、宙斯、尼采

师:为什么要写这些?而且在第19节、24节、45节都重复了这些名字

生6:不知道

(生7举手)

生7:表现了纳粹教育的特点在16节中,说“肯定有必须挂尼采像的明文规定”,和“普鲁士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规定”,挂尼采像,主要是希特勒推崇尼采哲学的“超人”和“强权意志”,为纳粹服务

师:读一读哲学书籍,好我们不妨先放一放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深入研读继续还看到了什么?下一位

生8: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和金色铁十字架作者在第35节时候又提到了这个碑在第46节提到了十字架

师:这是不是一回事?

生:(杂乱)不是

生8:不是,第35节的碑是想到的,如果“我”死了,“我”的名字将刻到碑上去,表明纳粹教育在“我”脑子里还是深深扎了根的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8:看到了人,都是面容疲倦,冷漠,步履蹒跚,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罪恶尤其是那个消防队员消防队员第一次出场是在20节,俯身观察我的情况,呼吸的热浪中散发出难闻的烟草和蒜头的气味,平静地问我:怎么啦?第二次出线是在27节,肖像描写,疲惫苍老的脸,没有刮胡子,身上穿着消防服,用衰老的声音轻轻地说:喝吧,兄弟第三次出现是在49节,身材高大而苍老,向我微笑着,疲倦而忧伤地微笑着,那张长满胡子茬的肮脏的脸,像是睡着了似的第四次出现是在52节,紧紧按住我的肩膀,从油腻的制服上发散出烟熏火燎的糊味和脏味战争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比尔格勒,改变了一切人,使他们疲惫,冷漠,无情

师:关注了人的改变,这一切都是战争造成的还有什么?很关键的一个,到目前还没有“看到”

生9: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上的香蕉而且他看这串香蕉时特别仔细,尤其是中间那串香蕉上那行文字“多哥万岁”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一处特别重要?

生9:因为看到这幅画,尤其是香蕉上的字,他闪过一个念头,“假如现在,假如现在是……”,他意识到他可能回到了母校

师:“我”受伤后,躺在了担架上,“我”的身体被打了麻醉,“我”神智不清,迷迷糊糊,惶惶惑惑,不停地纠缠于“我是不是回到了母校”这个问题

生10:(站起来,抢着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到底哪里受了伤”

师:嗯,在44节说了,“你一定要弄清楚,到底受了什么伤;另外,你现在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里”那么我们还有必要追问,他为什么会不断地纠缠着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哪一个更纠缠着“我”?(学生“我是不是回到了母校”)那我们集中一点,就来谈为什么追问“我”是不是回到了母校?

小说从第13节开始,从香蕉上“多哥万岁”意识到“我好像回到了母校”,为什么前面还要写那么多的校园环境?一个已经生活了八年的校园,还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认出来啊?!

生11:这应该是一个改变了的校园,或者可能是统一复制了的校园,每一所校园都差不多

师:那他为什么又会怀疑这不是“我”的母校?

生11:因为普鲁斯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是规定了的,每一所学校布置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能够辨认出来的一点痕迹,但也因为恶作剧不会是“我”一个而排除了,关键是“我”失去双臂、右腿,打了麻醉,神志不清而且校园确实也改变了,像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学校改成了医院

师:关于学校的改变,我建议大家关注一个细节,第46节,这个还留有痕迹的十字架的印子使“我”在短短的一秒之间突然回忆起来的,也是确认这是我的母校的一个部分我请一位同学把这一段文字读一下这一段文字你最关注什么?

生12:他们是谁?为什么拿走了十字架,对印痕是“盛怒之下”重新刷了一遍,又“咒骂”了一顿,直至无计可施才罢休?

师:关注这一点,很好,我开始读的时候也有困惑,看了《德国史纲》才明白:(投影)

二次大战期间,身为“纳粹党全部文化哲学教导事务领袖私人代表”的罗森贝格为“德国总教会”拟定了“三十点纲领”纲领规定德国境内的全部教会都是“民族性教会”,必须根绝“各种异己的外来的基督教信仰”,停止出版和传播《圣经》,从供坛上清除一切耶稣受难像、圣经和圣徒像,各教堂必须撤除基督十字架,代之以纳粹卍符号

《德国史纲》

纳粹上台后,不仅改造了宗教,排斥一切异己,而且纳粹教育政策纳粹政权将德国的教育完全纳入了培养纳粹接班人的范围(投影)

1933年11月6日,希特勒在讲演中说:“当一个反对者说,‘我不会投向你那边的’,我就平静地说,‘你的子女已经属于我们了……你算什么?你是要死的但是,你的后代现在站在新阵营里在一个短时期后,他们就将不知道别的,而只知道这个新社会’”1937年5月1日他又说:“这个新国家将不把它的青年交给任何别的人,而是自己管青年,自己进行教育和抚养”

《德国史纲》

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私立学校逐渐被取消,国家加强了对全部教育事业的控制纳粹党为培养可靠的行政官员和专业技术干部,设立了三种类型的特殊学校,托马斯中学改成的“阿道夫希特勒中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投影)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是培养纳粹干部的初级学校,1937年以后全国共设立10所,其中著名的有不伦瑞克的“预科学校”这类学校由希特勒青年团主管,学生从该团所属少年队内12岁儿童中间选拔,主要审查项目为种族血统,具有白肤、金发、碧眼外形的儿童具有优先权该校学制6年,除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外,还从事军事训练,培养党内外从事领导工作的能力学生18岁毕业后有资格上大学……

《德国史纲》

知道了这些背景,我们可能能够把握住《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经发表即引起轰动的原因,我们读一篇小说,不仅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课堂的讨论永远都是有限的,也都是缺憾的,我期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一篇小说,能够去看看这一类的书籍,譬如说朋霍费尔《狱中书简》、伯尔的其他小说等等,了解他们的思想,使我们的思考深入下去

师:伯尔尽管拒绝参加青年团,但22岁那年为“服从命令”被迫参军,被迫上法国前线,被美军俘虏,在法国战俘营中呆了数月,直到战争结束,个人的遭遇跟《一个人的遭遇》索科洛夫极其相似,回到家后,发现他的母亲已经死于炮火中所以当他把目光聚焦在一个学生被迫参军做了炮灰而不知道自己受了什么伤,那他会关心什么?

生:(齐)学校

师:究竟是不是回到了母校,最熟悉的母校竟然需要自己不断的寻找证据来证明,而最终确认的证据却是——

生13:纳粹要彻底根除的十字架印,和每个人都必须要写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故意写成的半句誓言

师:在这里面,你发现伯尔这么写有什么好处?能不能抓住一点,用一句话评点

生13:他遭遇战争,反思战争,就要反思纳粹是怎么能够造成战争灾难的,我觉得他想表现这样一个主题:推行的绝对服从命令的军国主义教育是纳粹造成战争灾难的根源

师:我同意你这个说法,伯尔很多小说都是有主题的,我们再读伯尔小说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生14:他不正面写战争,不像《拯救大兵瑞恩》靠情节,靠视觉效果,靠震天的炮声,而是抓住了一个人在受伤后的瞬间的“视觉”和“听觉”来写心理活动,更震撼人

师:这种心理活动还是发生在“视觉”和“听觉”极其微弱、艰难的情况下的,所以更能震撼人,简直就是好像“我”也正经历这场战争,“我”也失去了双臂和一条腿,“我”也回到了自己的母校

生15:他的文字精炼干净,就拿肖像描写来说,都是有变化的,疼痛小一点,就看得清楚一点,笔墨就多一点,心理坏一点,就看得粗糙一点,笔墨就省一点

师:这我当时倒没有想到,经你一提醒,真有这么回事

生16:悬念,从题目就开始有悬念,从汽车停下来了有悬念,“我”到底受了什么伤,“我”是不是回到了母校,两条由悬念构成的线索一直存在,到了最后美术教室里才全部揭开

师:嗯下一位

生17:我觉得他解开悬念文字充满讽刺,是那个十字架印和半句话的誓言,才证实了“我”是回到了母校,而这两者都是纳粹要他们彻底做的,这简直就是对纳粹教育的嘲讽

师:我赞同你的说法,而且你的说法很深入,应该说是“创造性阅读”,读出了新意

(后面省略2位)

师:伯尔写小说,兴趣并不在所描述的人物本身,而是通过这些人物把作者的基本立场和态度表达出来那晚在母校发生的事对这位年轻的主人公会产生什么结果呢?他的未来命运又将如何呢?残疾了的主人公在今后的生活中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他该如何生活下去呢?……伯尔将这些问题的答案留给了读者去思考请你继续为伯尔写一段心理描写,可以选择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而说出“牛奶”这个瞬间,也可以是以后可能发生的一个场景中的200字左右

【授课感言】

第二个专题是我一直留下来不敢上而到了最后不得不上的,不敢上,原因有三:一是我对战争文学的陌生,唯恐误人子弟;二是我连文本都没有钻透,尚未被文本震惊,也就难于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三是带领学生浮光掠影过去容易,沉下心去研读难,关键从儿哪切入语文教学首先要抓住文本,然而抓住文本的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可教,什么东西不可教、怎么教仍然还是一个问题)

抓住文本就够了吗? “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里去了?在生活中,我们的生命哪里去了?”(艾略特《岩石》)若干年前,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便被猝然击倒了我们的阅读不应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加工,也不应是单纯为了获得知识,而应该基于前两者的智慧生长,应该适应我们的环境,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生命的成长我以为,研读的策略应该以问题为核心,从“发现发展发掘发散”四步入手,用眼,用口,用情,用脑研读,这该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图式该用什么样的策略就用什么样的策略,该抓住什么问题就抓什么问题,该怎么抓就怎么抓,该让学生体味感悟的就坚决不能多讲,该讲授的不能因为不考而不讲要把发展学生独立的文本解读能力置于首位这就需要教师的独立的文本解读能力为支撑了,不唯教参,不唯权威,不唯世俗当然也不能不充分考虑立论的公允与正确不能把有情有义的小说处理成冷冰冰的说明文,不能把文章左一刀又一刀肢解成几大块然而,我们在学习小说的时候,起码要能够把小说读读通,能够读出令人感动的味来,站在“巨人的肩上”读书,读出已经读出的东西,此为理解性阅读;还要能有“正读”的“误读”,此为“创造性阅读”

我还要说说语文课的预设和生成的问题预设就是目标教学,生成是体验,是过程,但是不能因为目标教学不好而全盘否定了预设,也不能因为现在流行建构主义而一窝蜂的去追逐所谓生成好的语文教学都是在预设和生成中进行的生成什么?当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课堂,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并没有生成什么新的理解,相反我们连最起码的解读都没有实现所以,站在前人阅读的基础上,能够尽可能把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解读结论通过“对话”能够“生成”出来,也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解读我们要坚信:多元解读不能代替一元解读,尤其是学生的阅读不同于评论家的解读,也不同于成人的兴趣式阅读,也不同于教师的阅读阅读要以养成学生独立的文本解读能力为要义,才算完成文本研习的中心任务学生具有了独立的文本解读能力,才算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快速成长

【同行评课】

“体验”中的体验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王亚琦

劬颉是我的大学同学同窗四载,他默默的,不常见到他,他说他逃的课比上的课还多,确实,常常课中间休息时,看他拎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包,蹩进来,然后默默地坐着也见过他激情四溢的演讲,眼睛炯炯有神,与人辨论跟他接触久了,都会感受到他的激情和静默,他的课如同他的人一样,充满底气、灵气和大气

他说他没有一篇完整的教案,却在上课前至少把文本读十遍以上而教师在学养引领上,既要减少文学史定论的灌输,又要能够解决学生自学而产生的肤浅、低效的问题文学的理解必然是个性的,他将阅读能力定格在学生独立文本的解读能力上,这就需要做出多少的努力?他爱好阅读和写作,他的阅读面和积累已经形成了他教育的底气和自信,在文本处理上所表现出来的删减和裁选的大胆不是一般教师能够为、敢为的

高中教学应该追求一些高深度,研读对生命、对人生有启发的“质”的问题,如果课堂永远都是肤浅的、热闹的、喧哗的,也许只能培养一代耍把式的人,要使学生能够深度研讨,必然要有值得研讨的问题,和能够把问题引向深入的“对话者”——教师教师的学养、涵养对学生的成长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在备课时,能够把一些问题想想清,想想透,无疑会把问题引向深入难能可贵的是,洪劬颉要把这一堂课上成一堂真正的课,课前恶补了许多书,理顺了很多问题这样就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走进了一扇门,而学生并不知道的那扇门,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课堂上一起跃动

课堂是离不开问题的问题从哪里来?从学生的提问中来,但又不是简单的问题叠加,而是经过教师重新组合、重新设计,我以为,问题起点要低一点,学生入境快一点,平易一点,而洪劬颉直接从标题入手,从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入手,一下子就让课堂紧张起来了,犹如高手对阵,不是慢慢展现高手过程,而是一下子就天黑云低,地动山摇,于火光处,影影绰绰两个高手剑飞刀舞问题的提出与深入总是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本课原先的“四个设想”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这四个设想是学生感兴趣的,如果真正呈现出来,那么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以一元或者简单的多元来替代了学生个性的理解,这是对学生丰富的想像力的钳制,幸亏的是,他并没有在师生对话中扣住这四个假设,而是在学生形成了基本认识之后,从最难回答的问题入手,一下子又扣住了学生学力上的“节点”提问问题意识不仅仅是提出问题,也在于对问题的筛选、重组、设计

追求智慧课堂是洪劬颉的理想一堂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师生智慧的碰撞,使师生的智慧得以引发和张扬灵动是课堂的原生态,但这种灵动又具有某种可控制的因素,譬如说教师的预设,教师在文本处理上采取的整体策略和规划决定了这堂课的整体路数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还是要坚守自己的学术品质和专业立场,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动不了口、动不了笔,可能就会在隐性中丧失了学生的信任教师的教学机智最重要的体现就是“问题意识”,设计什么问题,为谁而问等等关于四个设想的讨论,无疑是智慧而富有灵气的这好像在第二课时中刻意回避了,但细看几个问题,无不关乎于此在看似有效教学中其实有很多是无效的,在看似无效教学中其实有很多是有效的关键是这个“效”是什么我认为一堂课的“有效”体现在“学生的体验”上,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够转动起来,情感能够丰满起来,那么这堂课就会成为生命成长之链中的有效一节

艾略特在《岩石》中还问道:“生活中我们把生命消磨到哪里去了?”为何生命会失败?为何你对自己的选择产生狐疑?你以为你现在做的事是什么?学生在课堂中要消耗掉十二年甚至更长的人生时间,于漪说要把课堂四十五分钟当作人生生命历程中的四十五分钟,堪称的论,这种说法跟“向课堂要效率”异曲同工那么,我们要追问的是,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称之为有效率的课堂?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什么样的课堂没有效率”“什么样的课堂实现不了效率”尝试回答每一个教师都能回答这样的问题,不必饶舌;从洪劬颉这堂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苗头,这些路数比较“野”,然而,“野”的东西可能是正路,尤其是在新课程进程中各种探索各种尝试纷争的教育语境中,尤能看出读一读文本,抓一抓细节,学生敏感的心总会受到震动,得到体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结构时空交错,思绪纵横,帮助学生理解是个重要的环节,在此基础上,再来思考作者在人物刻画上所表达出来的基本立场和情感态度,在学生的脑中自然形成对比背景和同主题作品的引入,强化了对于战争伤害的体验让学生体验他人经历,感同身受,再让学生建立自己对战争和平问题的体验,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实录中的诵读、写作),在其精神家园中种上善与美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他们智慧地生活、有意义的生命照射灿烂的阳光这即是理想的语文课的有效尝试在激情和自信的师生互动中,长期以往学生将体验并收获激情与自信

但是,这种追求是需要成本的我常常想,这样的追求是不是成本太高了?在《优化心态管理》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类的天性被低估了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一样,都是人类的本能,它包括对有价值工作的需要、对责任的需要、对创造的需要、对公正和公平的需要、对做值得做并喜欢做的事的需要”一个人正在做什么很大程度上是靠这些需要推动的,尽管他并不清楚这些需要的存在一刻都不要放弃精神上的崇高追求,一刻都不要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是局限于一个非常狭隘的目的,相信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心灵的高级需要,因为那些对价值和创造的需要,这样人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在没有意义地消磨生命,也不会觉得自己在走一条狭隘的道路

洪劬颉认识到自己的需要,认识到他的智力和想像力的世界,他的精神家园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如同地图上标记的一个个国家一样真实,因而就能澄清学生的迷茫

    相关推荐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教学实录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说课稿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0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5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3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7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8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导学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学案3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4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5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6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简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优秀教案20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学案设计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4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教学设计14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教学设计16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7(苏教版必修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3[苏教版必修一] 苏教版必修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8(苏教版必修2) 海因里希·伯尔《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1 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18(苏教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3[苏教版必修二]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教案《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浪花》课堂实录 《交 流》 课堂实录 《小桥流水人家》课堂实录 《浪娃娃》课堂实录之一 《好嘴杨巴》课堂实录 《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浪娃娃》课堂实录 《流泪的滕王阁》课堂实录 鲁滨逊漂流记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我若为王》课堂实录 《我为你骄傲》课堂实录 《我为你骄傲》课堂实录 《比尾巴》课堂实录及点评 《会摇尾巴的狼》课堂实录 《小壁虎借尾巴》课堂实录 《我为你骄傲》课堂实录 《穷人》课堂实录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实录 《组歌(浪之歌,雨之歌)》课堂实录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实录 《比尾巴》课堂实录及分析 《巴尔扎克葬词》课堂实录 《流动的画》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穷人》课堂实录 《穷人》课堂实录 《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 《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 《会摇尾巴的狼》课堂实录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实录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实录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实录 《蓝蓝的威尼斯》课堂实录 《鱼游到了纸上》课堂实录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实录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实录 流浪儿 小学语文:《流动的画》课堂实录 《普罗米修斯盗火》课堂实录 《虞美人》课堂实录 《放蜂人》课堂实录 《虞美人》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米洛斯的维纳斯》课堂实录 《郭沫若诗两首之静夜》课堂教学实录 《你一定会听见的》课堂实录 鲁滨逊漂流记课堂教学实录 五年级上册《小桥流水人家》课堂教学实录 放小鸟课堂教学实录之一交流 乡下人家课堂实录 俗世奇人课堂实录 《亡人逸事》课堂实录 《俗世奇人》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森林,你好》课堂实录 《女娲造人》课堂实录 《蒲柳人家》课堂实录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课堂实录 《虞美人》课堂实录1 《泥人张》课堂实录1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你听,多美》作文讲评课堂实录 蒲柳人家课堂实录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