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7(苏教版必修三)

小编:

复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探究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3、分析引用论证法、喻证法并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和本课素材写作

一、1.“讽、谏、谤、讥、说”浅析

“讽、谏、谤、讥、说”,这五个字是古汉语中的常见字,从表面上看,它们的字义颇为相近,其实它们的字义是有差别的,下面略作阐释。

讽:意思是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例如:“优孟常以谈笑讽谏”(《史记·滑稽列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两个“讽”字的意义都是指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对方。在古汉语中,“讽”大都不含贬义。

谏:意思是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用言语纠正君王或尊长的过失。例如:“太后不肯,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四》),《谏逐客书》(秦,李斯),《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周语上》)。上面三例中的“谏”都是下属或臣子对上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谏”在大多数场合用作动词,有时也用作名词,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谏”,动词转化为名词,是“纳”的宾语。

谤:意思是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一般不作贬义词用。例如:《召公谏厉王止谤》中,“厉王虐,国人谤王”,“谤”,就是公开指责厉王的过失,在这里,“谤”没有贬义色彩。不过,“谤”有时也用作贬义词,即指说别人坏话,诽谤。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此处的“谤”是指诽谤。

讥:“讥”也是指责别人的过失,但与“诽”“谤”的意义稍有差别,“谤”是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诽”是背地议论别人的过失;而“讥”则是微言讽刺。如:“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讥,有时也作讥笑讲,如:“称郑伯,讥失教也。”(《左传·隐公元年》)

说:意思是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例如:《触龙说赵太后》和《庄辛说楚襄王》《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

二1、文学常识填空

(1)魏征(580~643) 字玄成,巨鹿曲阳(今河北省晋县)人,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言敢谏著称,史以“______”称之。唐代______、______、史学家。曾主持编撰《隋书》《群书治要》,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贞观十一年上《十思疏》,有诗五古《述怀》等30多首。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____________,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2)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又称______、______,多分条陈述。

2、本文阐述了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用原文)

3、名句填写

(1)臣闻求木之长者,_______________;欲流之远者,_______________;思国之安者,_______________。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_。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

4、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

(3)、终苟免(                 )而不怀仁(                 )

5、难句翻译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4)、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课堂学习案

一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浚:必浚其泉源(                  )  2、当:当神器之重(                   )

3、景:承天景命(                      )  4、董:虽董之以严刑(                   )

5、克:克终者盖寡(                   ) 6、作:将有作(                       )

7、牧:则思谦而自牧(                ) 8、敬:则思慎始而敬终(              )

9、黜:则思正身以黜恶(              ) 10、简:简能而任之(                 )

(二)、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                 )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

(三)、一词多义

1、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             )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⑤既来之,则安之(           ) 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

⑦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 ⑧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⑨安土重迁(                 )

2、信:

①信者效其忠(                 )

②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③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          ) 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⑤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 ⑥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⑦愿陛下亲之信之(               )

⑧言必信,行必果(                   )   ⑨忌不自信(                     )

⑩烟涛微茫信难求(                   )     低眉信手续续弹(               )

3、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                   )

⑤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4、治:

①文武兼用,垂拱而治(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④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⑤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

5、当:

A、dāng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    )

②当场。当是时 有大石当中流。   (        ) ③人君当神器之重(                 )

④各当时而立法(                 )       ⑤犯法当死(                       )

⑥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 ⑦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⑧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B、dàng①安步以当车(                 )

②岂非用赏罪当邪(                )

6、下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 ④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

⑤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 ⑥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                  )

⑦徐孺下陈蕃之榻(               )⑧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

7、克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

③奉公克己(                 )          ④与克期俱至(                      )

8、所: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

9、盖: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③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

④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⑤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

⑥英才盖世,众士仰慕(                 )

⑦盖亦反其本矣(                 )

10、哉:

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四)、词类活用

1、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2、重:人君当神器之重(                 )

3、下:则思江海下百川(              ) 4、终:克终者盖寡(                 )

5、虚: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6、正: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

7、宏:宏兹九德(                ) 8、乐: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

9、能,善: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

(五)、古今异义词

1、根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2、纵情: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3、以为: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

4、虚心: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

二、实词意义推断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4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7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8势拔五岳掩赤城

实词意义推断方法总结:

三、典型论证手法辨析运用

(一)找出下面画线句的出处,说说引用的作用。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出自《诗经·大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载舟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君则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3)诚能见可欲(出自《老子》上篇:“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4)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引用了《易经》“卑以自牧”的意思)

(5)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武成》)“垂拱而天下治。”)

明确:

(二)、本文第一段提出了什么观点?是如何提出的?

四、写作片段训练:

请运用引证法和比喻论证法并结合本文素材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课后练习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同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客何负于秦哉?

A.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岂人主之子孙则不必善哉

C.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D.人诚务胜乎天者也,何哉?

2、解释“以”用法及意义:

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②虽董之以严刑(                 )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

⑤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⑥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

⑦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3.仿写句子。

要求:(1)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与上下文构成排比。

在我们人生的小河上每片帆影,每圈涟漪都与母亲息息相关,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丝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是航行中的港湾,当你颠簸受伤时,头枕她的臂膊,给你安慰与鼓励,让你再次扬帆启航……

写作素材积累

《谏太宗十思疏》

●(1)写作素材: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魏徵)

角度点拨:①居安思危;②凡事从根本着手方能恒久

●(2)写作素材: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魏徵)    

角度点拨:持之以恒是制胜的法宝

●(3)写作素材: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魏徵)

角度点拨:①民安方能国泰;②当国者以德待民,民才能以德报国

●(4)写作素材: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魏徵)

角度点拨:①人才是国家的栋梁;②广开言路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烛之武退秦师》

【适用话题】

选择、爱国、匹夫有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不在年高、发现人才、隐忍、宽容、知错能改、义与利、变通……

如:1、 烛之武,一位老人,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何故?没有超人的胆量,没有丰富的常识,没有非凡的口才,试问如何可以成功?

2、烛之武怀才不遇,但他时刻关注天下形势,思考安定天下救济苍生的路径。他对晋国的历史和晋君的为人十分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和秦晋之间的恩怨一目了然,表明他是一位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不公,也决不放弃,到了紧要关头,你就有用武之地。

    相关推荐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三]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7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5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3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1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3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6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8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5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4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9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2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6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0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2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5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4 《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 《谏太宗十思疏》一体化教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梳理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反思(2篇)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 教案教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2 《谏太宗十思疏》备课指导 《谏太宗十思疏》二词辩误 《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17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教学设计15 《谏太宗十思疏》学习指导与检测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实录2 高一语文教案: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问题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教学实录 谏太宗十思书 谏太宗十思书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廉洁教育教案:从《谏太宗十思疏》说起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练习、简析及译文(翻译) 粤教版高二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课后习题集答案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谏太宗十思疏》随堂练习 高一语文教案:《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简案 谏太宗十思书.-教学教案 高一语文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及答案:下学期 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五人墓碑记》复习学案7(苏教版必修三)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复习教案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复习学案 《发现》教案7(苏教版必修三) 《祖国土》复习学案2(苏教版必修三)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复习学生版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复习学案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复习教师版 《十八岁和其他》教案7(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老王》导学案7 《指南录后序》复习学案6(苏教版必修三) 苏教版必修一字音复习练习 《前方》教案7(苏教版必修一) 必修四《苏武传》 复习学案 《号角,为你长鸣》复习学案2(苏教版必修三)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17(苏教版必修三) 专题三《文明的对话》复习学案2(苏教版必修三)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11(苏教版必修三)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六国论 复习教案(一)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复习学案 必修三《过秦论》复习学案 (苏教版)必修一文言文复习教师版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六国论 复习教案(二) (苏教版)必修二文言文复习教师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7(苏教版必修三) 苏教版必修三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复习学案 《相信未来》教案7[苏教版必修一] 《我心归去》教案7(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必修一、二字音、字形复习 《乡土情结》教案7(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复习学案 《老王》学案12(苏教版必修三) 苏教版必修三《秋水》教案20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 复习教案(二)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 复习教案(一) 《老王》教案40(苏教版必修三) 《老王》教案43(苏教版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