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对儒、道、释的融合》语文阅读答案

小编:

苏轼对儒、道、释的融合

苏轼在政治上奋发有为、希望实现他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时,曾经批判过释、道思想;但在他处于逆境时,即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而个人又遭受到排斥打击时,则又更多地接受清静无为、超然物外的思想,在释、道思想中找到精神的寄托。在《醉白堂记》一文中,他借称颂韩琦来表现自己的处世态度:“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这完全是用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而在《超然台记》一文中,他通过推究人们“乐少悲多”的原因来阐发和推崇那种超然物外的思想时说:“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他认为如果认识到美恶齐一,无所谓“去取之择”。就可以“游于物之外”了。而他之所以能“无往而不乐”,“盖游于物之外也”,可见他的乐天派的性格和生活态度,确实跟庄子齐生死、齐得丧、等富贵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他极力调和儒学和佛、老思想之间的差别和矛盾。他认为佛、老思想同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有其相通之处。在《上清储祥宫碑》一文中,他说:“道家者流,其道以清静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行。合于《周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他批评《史记》中所说庄子诋訾孔子之徒是并不真正了解庄子,实际上“庄子盖助孔子者”。在《南华长老题名记》一文中,他甚至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并且肯定南华长老所认为的佛家虽是出世的,但与入世的儒家实际相通不悖的思想——“宰官行世间法,沙门行出世间法,世间即出世间,等无有二”。本来是很不相同的。他却极力调和,可见他在自己的思想中是要努力使儒、释、道三家熔于一炉。对韩愈他是十分尊崇的,却批评他固守孔孟而不能吸收佛、老之学。他说:“韩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知好其名矣,而未能乐其实。何者?其待孔、孟甚尊,而拒佛、老甚严。”

苏轼尽管怀抱着“致君免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那么,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苏轼的回答是:淡化功名意识;守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随机应变的人生哲学;抱定“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苏轼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在逆境中淡泊名利,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

其实不仅仅是苏轼,从历代文学家的身上,从他们刚正不阿清廉正直的人格上,我们可以悟出做人的道理,处事的妙章:“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

(选自《论苏轼对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吸收与融合》,有删节)

6.关于苏轼“超然物外”思想的理解,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苏轼的“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思想,来源于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

B.苏轼认为如果有了美恶齐一,无所谓“去取之择”的认识,就可以“游于物之外”了。

C.这种思想主要表现在苏轼人生态度、处世哲学和治乱兴亡上,体现在身处逆境遭受打击时。

D.这种思想在苏轼的《醉自堂记》《超然台记》等作品中都有解释和阐发。

7.对于苏轼“调和儒学和佛、老思想之间的差别和矛盾”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儒释不谋而同”,儒学和佛、老思想不但不是对立的,而且还有相通之处。

B.苏轼认为,道家的“清静无为”之道与《周易》“何思何虑”、《论语》“仁者静寿”之说是吻合的。

C.苏轼对庄子诋訾孔子之徒的做法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认为庄子的做法实际上帮助了孔子。

D.苏轼批评韩愈待孔盂甚尊而不能吸收佛、老之学。表明他对韩愈的为人颇有微词。

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苏轼在逆境中从释、道思想中找到了精神寄托,表现出了“无往而不乐”的乐天派性格和生活态度。

B.“相反而相为用”“世间即出世间”表明了苏轼是极力想对本不相同的道佛思想进行调和的。

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苏轼既热爱现实人生而又能做到在逆境中淡泊名利,从容自如。

D.在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方面,苏轼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参考答案:

6.C(“治乱兴亡”属经世济民之举,此时苏轼是批判释道的)

7.B(A.原文是“他认为佛、老思想同儒家思想并不是完全对立的”;C.苏轼批评的是《史记》中的说法,而非庄子;D.原文说苏轼“对韩愈他是十分尊祟的”,他对韩愈的批评不涉及“为人”)

8.B(苏轼调和的是“儒释”而非“道佛”)

    相关推荐

    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 阅读答案 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阅读答案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语文阅读答案 《禅与古典诗歌的融合》语文阅读答案 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江城子》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李泽厚《苏轼的意义》语文阅读答案 “苏轼故乡观”语文阅读答案 《齐鲁文化是融合发展的文化》阅读 苏轼对“竹”的游戏性观照 阅读答案 《对儒学的解构和重建》语文阅读答案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语文阅读答案 《苏轼对“竹”的游戏性观照》阅读附答案 新城道中(其二) 苏轼阅读附答案 苏轼《喜雨亭记》原文(节选)、注释、翻译、阅读训练及答案 苏轼与苏辙《江上看山》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苏轼《新城道中》阅读训练附答案 语文阅读:《心的交融》 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答案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多种传播形态的融合》语文阅读答案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阅读答案附翻译 禅与古典诗歌的融合 阅读答案 《苏轼的散文创作成就》阅读答案 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不打伞的苏轼阅读答案 《范文正公文集》序 苏轼阅读答案 苏廷评行状(苏轼)阅读答案 苏轼《西江月》《书杨朴事》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儒家“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苏轼,字子瞻》及答案 《微文学:传统文学与现代技术的新融合》阅读题和答案 “苏轼的散文创作成就”阅读理解答案 苏轼《日喻》阅读答案 《东坡 苏轼 》阅读答案 苏廷评行状(苏轼)阅读答案 《秋霁 崔道融》阅读答案 苏轼私识范仲淹文言文阅读答案 崔道融《秋霁》阅读答案 苏轼的孤独与美丽阅读答案 苏轼《赠刘景文》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猫犬》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世说新语》“苏峻乱,诸庾逃散”“刘真道少时”对比阅读答案 苏轼的故乡观阅读附答案 《城乡融合的空间伦理特质》阅读附答案 苏轼的意义阅读试题及答案 “苏轼的意义”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多种传播形态的融合》阅读答案 苏轼《东坡》阅读答案 《江月 苏轼》阅读答案 《苏轼的散文创作成就》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五)》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苏轼的意义 》(含答案) 《馈岁 苏轼》阅读附答案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 苏轼《答李端叔书》阅读答案及译文 《儋耳 苏轼》阅读答案 《东坡 苏轼》阅读答案 《“东方之冠”.融合古意新风》阅读答案 苏轼《留侯论》阅读答案 日喻说(苏 轼)阅读答案 《虞姬墓 苏轼》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两汉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含答案解析) 《溪居即事 崔道融 》阅读答案 苏轼《凌虚台记》阅读答案附译文 《海棠 苏轼》阅读附答案 馈岁 苏轼阅读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赏析训练 阅读苏轼的《喜雨亭记》及答案 《苏轼的意义》阅读试题及答案 苏轼“赤壁赋”教案设计 与儒家崇圣、墨家尚贤相反,道家对于圣....阅读附答案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苏轼)阅读答案 (宋)苏轼《墨妙亭记》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宋)苏轼《宝绘堂记》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道家意境——意境内涵的文化学阐释》阅读答案 《苏轼抄书》阅读附答案 苏轼《浣溪沙》阅读答案 秋阳赋(苏轼)阅读答案 苏轼 赤壁赋 阅读答案 《游沙湖(苏轼)》阅读答案 苏轼《答谢民师书》阅读答案及译文 简述儒家对“礼”的作用的理解。(附答案) 流动的花朵为何难以与城市融合 阅读答案 黠鼠赋 苏轼阅读附答案 《醉翁操 苏轼》阅读附答案 《流动的花朵为何难以与城市融合》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金融世界里的香奈尔 》(含答案) 东栏梨花 (苏轼)阅读答案 苏轼《献曲求诗》阅读答案 《三槐堂铭 苏轼》阅读答案 《献曲求诗 苏轼》阅读答案 《宋史•苏轼列传》阅读答案 《(东栏梨花 苏轼 》阅读答案 《红梅 苏轼》阅读鉴赏答案 《屈原塔 苏轼》阅读答案 苏轼《赤壁赋》阅读答案 《游兰溪 苏轼》阅读答案 《梁贾说 苏轼》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新道德主义这一提法,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主义相对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