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中的批判性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观。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或有独到的体验,必须首先学会批判地接受。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树立靶子,让学生提出质疑,并与之展开讨论,以求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作出解释。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就可以得到培养。
一、正本清源,尊重文本
分析的无限膨胀与多样性和多样化是对经典文本的最高尊重。一个真正有意味的文本是不能被盖戳子的。因为,它总是有着无限的探讨价值。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严重地存在着一种简单化的倾向,那就是想给什么都下结论,想把什么都定死。
我们在阅读教学的态度导向中应该把文本中性化。语文教学不是单纯的文学教学,也不是单纯的历史教学,而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语文教育。真实是历史的标准,文学操持的是美的标准。我们若是想从这个“本文”里获得历史的真实,就要拨开一层美学的迷雾。比如,对比和反衬等表现手法就是一种迷雾。
学生的顺从精神多半是从“结果”来的。学生的思维被训练得封闭起来而不是越来越活跃,学生被训练成接受式的而不是探究式的,这样下去我们的民族将出现悲剧性的后果。这是典型的认知的悲剧。世界是或然的,通往成功的方法有许多,而且可以并存。在人文科学里,最可贵的一种意识是“什么主张”与“什么行为”是最优的。因为,也许好几种方略都可以达到成功,但关键是要看哪一种最好。
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我们不能在语文教学中提供太多的标准化答案,也不能限定学生的多向思维,更不能侵犯和打压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不认一理,肯定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教育素质。这是一种当代文化意识的培养,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特别有针对性。关于素质,顺带说一下,其主要是意识方面的,而不是量的积累。
个性化阅读虽然强调学生的独立阅读,但这种阅读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应该是学生积极自愿地参与。因此,教师设计问题和组织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趣味性和启发性,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比如,教学《曹刿论战》时如果这样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地记述曹刿的言行而简略地记述战争的经过?”学生很可能会不以为然。如果将问题改为“如果用长勺之战做文章的标题好不好”,则会很快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三位一体,学生为主
阅读虽然是在教师、作品、学生三位一体的模式中进行,但应以学生的阅读为重心。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学生决定论”。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等千差万别,因此他们的阅读感悟也会多姿多彩。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在启发之余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直觉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能力。具体地讲,一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诠释,复现并理解和体验原作创造的形象;二是对原作的艺术形象进行开拓性补充;三是渗透教师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体验,进而创造出更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文教学中,关于经典已经有许多文化解读——当然也不乏曲解在里面。今天,当我们围绕这些文本组织新的有价值的当代语文学习时,需要做的是还原,即要让文本回到中性的状态,回到“零度”的状态。当然,我们应该借鉴好的见解,但也要怀疑各种已有的文化解读,去除那些标签式的记号,并对传统解读进行新的阐释。对文本作基本的常识性讲解是可取的,但要以中性的和有启发性的为最好,剩下的则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值得强调的是,教师给定的结论不应该带有侵犯性,更不应该是对学生见解的占领。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情况是,我们急需把中学语文教学纳入社会文化思考的范畴。否则,仅靠一帮有思想的教师打造我们民族的思维,打造我们民族的未来,显然是极端封闭和狭隘的。因为,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已经自成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一直是系统内的思维和系统内的规则在起作用,“内部”的尺子和规则拒绝外部观念的侵入,新的社会文化观念很难进入这个场域,于是便有了许多次的呼喊到最后仍然还是系统外的社会只能抱怨而不能介入。这是另一个悲剧。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强求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要倡导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审美。例如,《五柳先生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是谁?课文交代得很模糊。于是,教学这篇课文时,有教师就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这篇文章是作者的自传,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自己。你认为这一说法正确吗?”这就是一个引导多元解读的开放性问题。课堂上,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桃花源记》与《归园田居》等作品,并结合他们对作者的了解和查阅的相关资料,依据课文内容和语言分析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水到渠成地对老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大部分学生认为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自己,他们俩之间可以画等号;也有学生认为他们俩之间应该用约等号,还有学生认为他们俩之间应该用大于号或小于号。由于学生的这些阅读体验都是建立在潜心阅读的基础上,而且都有一定的根据,因而都是独特的。显然,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体验,还非常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感受,的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的确是一项极其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因为,它对学生的终生学习素质和学习品格等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
上一篇:文言文教学 以文带言,以言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