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语文知识>综合知识

古诗词鉴赏:多角度切入,个性化解读

小编:

2011年高考语文湖南卷古诗词鉴赏题第10题,是全卷的一大亮点,亮在这道试题考生可“多角度切入,个性化解读”。所谓“多角度切入”,就是可以从古诗鉴赏的常见角度——语言、形象、技巧、内容主旨——切入思考;所谓“个性化解读”,就是让考生“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这种开放性的命题形式给了考生一个自由地表达自己阅读体验的机会。

如何“切入”“解读”?下面结合2011年高考湖南卷中的相关试题进行具体说明。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

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

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思路点拨】

这道试题角度“任选”,开放度大,可以说是湖南卷的最大亮点。这些角度大致有四个:语言、形象、技巧、内容主旨。在每一个角度中又按不同标准,可分若干小角度。

语言:(1)分析总体风格;(2)品味锤炼字句,分析“满”“过”“知”等炼字的精当。

形象:可联系诗中意象、意境进行分析。

技巧:可从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角度,联系写景状物进行分析;也可从渲染、衬托等修辞角度进行赏析;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内容: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当然,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在具体操作时,一般要根据题干指向,根据诗歌特点,选择一个小角度切入,进行赏析,切不可胶柱鼓瑟。

表述思路:观点+相关诗句分析印证。答题结构一般是“总—分”式或“总—分—总”式。

【答案示例】

(1)从语言角度赏析——

①这首绝句语言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暮春时节,菜畦里蝶舞蜂狂,也别有一番盎然情趣,令人欣悦,不落俗套;四句诗句式平常,通俗易懂。

②字句锤炼很见功夫:首句中的“绿”和“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第三句中的“花落尽”的“尽”字,虚景实写,画出了暮春时节残红遍地的景象。

(2)从写作技巧角度赏析——

①暗扣诗题,熨帖自然:第二句说潇潇春雨带走了春色,暗扣题中“暮春”;第三句写残红零落,句中“花落尽”也暗扣题中“暮春”;第四句“菜畦”暗扣题中“西园”。诗句反复扣题,使主体与诗题顾盼有情,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②小诗写景状物有虚有实,首句描绘春天美景绿水盈盈、芳草萋萋,是“实”;次句写春雨过后的情景,春色是实,春雨是虚;第三句中的“知”字表明“花落尽”是推测,是“虚”;第四句描写“今日”蝶舞蜂狂的景象,是“实”。虚实相间,既能丰富画面内涵,又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③这首绝句动静皆备:首句描写春波粼粼、春草芬芳的雨后景象,是静景;次句写“雨里过”的“春色”,是动景;第三句写花落无声,是静;第四句写蝶舞蜂狂,是动。全诗动静结合,情趣盎然。

(3)从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进行评价——

①这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风雨阴晴、夏来春逝、此处花落、彼处蝶飞,玩味诗中意境,可从中体悟出朴素的生命哲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②这首诗立意新奇。全诗描写的虽是晚春时景,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花的落尽、春的逝去的惋叹上,而是从平淡无奇的菜畦里生发出新的诗意,让暮春在蝶舞蜂狂的瞬间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这份清新令人欣悦,这份敏捷令人叹服。

(4)从意象、意境角度赏析——

①首句中“绿池”“芳草”“晴波”组成了一幅暮春美景图:池塘里粼粼春波,倒映着一碧如洗的天空,池塘周围芳草嫩绿;次句是说潇潇春雨洗净了天空,也带走了春色,提醒人们,现在是暮春了。(赏析第一、二句中意象、意境)

②第三、四句中的残红、阵蝶,一句一景,第三句写的是“落尽”的残红,是虚景实写;第四句写的是蝶舞蜂狂的景象,隐含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之意。

【小试牛刀】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上太行①

于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

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

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与家乡钱塘遥隔千里。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案示例:

一、从品味字句角度赏析:这首诗用字看似信手拈来,却耐人寻味,如末句中“又”字,写出诗人虽“两鬓霜华”,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为国事奔忙,一洗断肠的哀怨,为全诗增添了一种爽朗豪健的情调,同时作者崇高的品格形象跃然纸上。二、从技巧角度赏析:这首诗先抑后扬,一、二句描写的景象萧索凄清,是“抑”;三句写诗人鬓发花白,远旅他乡,惆怅思归,仍然是“抑”;末句闻马蹄之声,诗人陡然振起,断肠哀怨全无,爽朗豪健之情溢于言表,是“扬”。三、从意象角度赏析:诗中的西风、落日、斑草、薄云、秋空、归鸟等形象汇成一幅太行秋景图,特别是其中的归鸟飞动点活了静态的画面,它的渺小衬托出秋空的寥廓,它的独还故巢寄寓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四、从比较阅读角度赏析:诗的前三句的意境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后三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颇为相似,但就整体而言,却又有所区别:于诗结句闻马蹄之声,如见骑马之人,“两鬓霜华”,仍巡视太行,“忧国忘家”溢于言表,而马曲则隐含一种消极遁世味道。五、从“起、承、转、合”角度赏析:这首诗承转自然,别具一格:首句平视,写太行秋景的衰草、落日;二句紧“承”,仍写太行秋景:暮云、秋空、飞鸟,角度是仰视;三句是“转”,由景及人,转中有承,“两鬓霜华”写诗人自身形象,这形象暗承上句“飞鸟”;末句是“结”,明扣诗题。此诗也可从常见的情与景关系角度进行赏析,诗中景与情看似分写,其实一体连贯,耐人寻味。(来源:《语文报·高考版》)

    相关推荐

    古诗词鉴赏“九入手” 古诗词个性化阅读赏析“四步教学法” 知识建构:促进诗歌鉴赏的八个切入点 古典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三个入门 从褒贬角度解读“风骚”一词 古诗词鉴赏之形象鉴赏 现代诗歌滋味的5个切入点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送路六侍御入朝》 高考古诗词鉴赏 诗词鉴赏的三个层面 多角度看奥运课外阅读拓展材料 个性化阅读中的批判性 怀古诗词鉴赏要诀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论诗》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型技巧2021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库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考题解析 病句和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指导 浅谈古诗阅读中的形象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方法指导 古诗词鉴赏:诗经 魏风—《伐檀》 高考古诗词鉴赏分类解题指导 2014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热点讲解 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引领学生探索个性化解读的途径 古诗词鉴赏题复习指导 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解题方法 中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解题技巧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秋夕》 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步骤 小学古诗词鉴赏—长歌行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法讲解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乌衣巷》 古诗鉴赏写景手法有哪些 古诗鉴赏常用写作手法 古诗词鉴赏分享:诗经 秦风—《小戎》 中考古诗词鉴赏应试对策 古典诗词鉴赏中的虚与实 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望江南》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技巧 鉴赏古诗词表达技巧的诀窍 古诗词鉴赏分析:十五从军征 成语使用出错的几个角度和练习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14首汇总 诗词鉴赏阅读托物言志练习 作文素材的深度开发和多角度使用评课稿范文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法讲解 经典古诗词鉴赏分享:谒金门 古诗结构章法鉴赏指导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西村》陆游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早春》(韩愈) 逢入京使翻译全文 逢入京使古诗赏析 古诗词知识点归纳总结2021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及鉴赏—山行 高三语文之病句和古诗词鉴赏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及鉴赏—悯农 经典古诗词鉴赏分享:敦煌曲子词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夜雪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考点梳理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清平乐·村居》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卜算子·咏梅》 语文阅读鉴赏题之散文中的“化境” 2017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凉州词诗词鉴赏 高考古诗鉴赏题十大规律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北来人二首》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金陵望汉江》 小升初语文常考古诗词:七步诗诗歌鉴赏 高三语文鉴赏性阅读的步骤 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法语谚语的翻译策略 中学生古典诗歌鉴赏一本通 中学生诗歌鉴赏之六看 诗歌鉴赏题型解题技巧 成语出神入化的解释 经典古诗词鉴赏分析:菩萨蛮 李白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鉴赏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天净沙·秋 中考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经典古诗词鉴赏分享:点绛唇·感兴 2017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指导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总结 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总结 喻理诗词鉴赏要诀 乡思诗词鉴赏要诀 2017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 中考古诗词鉴赏参考:《关山月》 李白 边塞诗词鉴赏要诀 高中诗词阅读鉴赏:《记承天寺夜游》 写景诗词鉴赏要诀 咏物诗词鉴赏要诀 赠别诗词鉴赏要诀 2016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公式 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小升初语文古诗鉴赏题训练 古诗词鉴赏题“情感型”考点备考策略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公式 中考语文资源: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 高考诗歌阅读中的语言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