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成语应用知识点

小编:

一、要分辨成语的语义。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这时切忌望文生义,很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如:

例1 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这里误解了词义,使用也不恰当。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 “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等。

二、要辨别成语特定的方向性。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理解时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如判断下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例2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由解释可以看出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因此上句中的成语运用是错误的。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蓬荜生辉”。

三、要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如:

例3 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四、要看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如:

例4 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例 4中要就把“对”改为“把”,要就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五、要分析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如:

例5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骛。

例5句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是不言而喻的,可用“纷至沓来”。高考考过这样的成语还有: “无所不为”,“处心积虑”,“殚精竭虑”,“蠢蠢欲动”,等等。

六、要重视成语所指的对象。

常见成语误用解析60句详解

1.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独树一帜,指独自开创出的特色,使用正确]

2.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当仁不让,面对应该做的事情,就应勇敢承担,决不退让,强调个人行为。用于两个人分别得奖,不合语境]

3.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不能形容人才缺乏。改为“凤毛麟角”]

4.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一般指书籍、珠宝或工艺品,不能用来指“夜景观”建设,不看对象]

5.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多用于狡辩,含贬义,不能形容选手们的辩论]

6.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儿当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不合语境]

7.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讳莫如深,紧紧隐瞒,用法正确]

8.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杀回马枪,回过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击,此处与句意不符,改为“又吃回头草”]

9.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咄咄逼人,指很有气势,用法正确]

10.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之久。[惨淡经营,费力辛苦,用法正确]

11.“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不合语境,因为已经被发现了,就不能说“鲜为人知”。改为“无与伦比”]

12.他们到底扶持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脱颖而出,指人。不看对象]

13.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摧枯拉朽,指破坏力。不看对象,也不合语境]

14.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走马观花,不做状语,不合语法。改为“身临其境”]

15.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抛砖引玉,只能谦指自己,不能说别人,不看对象]

16.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难以释怀,指怨恨或隔阂,不明词义,改为“难以忘怀”]

17.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毕其功于一役,指一次性搞定,跟前面的齐心无关,跟后面的意思重复。可以改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毕其功于一役]

18.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不分青红皂白,指处理事情不分真假是非,不指使用方言。改为“不管三七二十一”]

19.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不敢相认。“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啊!”当彼此叫出名字后,他笑着说。[大水冲了龙王庙,指一家人或同行之间发生了冲突,不指彼此之间互不认识]

20.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白头如新,特指夫妻感情愈老弥笃,人老了,感情还像新婚时一样]

21.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谈笑自若,指在危险状况下故作镇静,不合语境]

22.“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指对品行高尚人士的敬佩之情,不明词义]

23.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屈指可数,指为数不多,跟前面蓬勃发展自相矛盾,不合语境]

24.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摩肩接踵,指人数众多,不明词义,改为“摩拳擦掌”]

25.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养虎遗患,指敌人,不指自身缺点错误,不看对象]

26.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诚惶诚恐,感到十分惶恐害怕,跟前面的“沉着”不是一个层面的反向,不合语境。改为“惊慌失措”]

27.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不以为然,不认为对,不合语境。改为“不以为意”]

28.作为一名演员,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与观众的情感融会贯通。[融会贯通,指透彻理解,完全明白,不明词义,改为“水乳交融”]

29.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断章取义,形容片面理解人家诗文,贬义词,不分褒贬]

30.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忍无可忍,指奋起反抗,不是承认服输的意思,不合语境]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毛病。如:

例6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而不能用来形容刊物。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美轮美奂”,“汗牛充栋”“左右逢源”,“车水马龙”,等等。

七、要区分成语语义的范围。

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如:

例7 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

“姹紫嫣红”只用来形容花,而不能修饰“我国文艺舞台出现的繁荣景象”,上句显然超出该词的使用范围,因而误用。该句应用“万紫千红”,其不但可用来形容花木,还可用来形容人、文章,或比喻景象繁荣昌盛,事物丰富多彩。

八、要注意成语语义与句子有些词语意义重复。

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如:

例8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九、要注意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这时不妨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来检查一下,成语误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如:

例9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释“莘莘”为“形容众多”。可见“莘莘学子”就是“众多的学子”。既然是“众多的学子”何言“一个”?删去“莘莘”,意思就通顺了。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安步当车”。

十、要明确成语的本来意义。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如:

例10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非非”,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界。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义。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更有利于表现古埃及人想象力的丰富。类似的成语高考考过的还有:“灯红酒绿”,“淋漓尽致”,“指手画脚”“不三不四”,等等。

十一、要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异。

汉语中的同义词极其丰富,同义成语也比比皆是,因而在运用时,我们要注意同义成语的辨析工作,通过辨明其细微差异,达到准确贴切运用的目的。如: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语义迥乎不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耸人听闻”“骇人听闻”,等等。

十二、要弄清成语的来源及其故事的内容。

一般来说,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如,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语俗语以及外来吸收等。弄清这些成语的来源以及故事的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帮我们理解成语的内涵。

例12 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这个句子划线部分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学生们学习的是支离破碎的东西。但“目无全牛”能不能表达这种意思呢?如果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以及它的具体内容,那么我们就很容易进行判断了。 “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牛在他的眼里已经不是完整的牛,而是由许多小的部分组成的。这个成语形容技艺精湛纯熟。看来,“目无全牛”在这里是用错了的。 类似的成语高考高过的还有:火中取栗。

东晋女文学家,谢道韫自幼好学,喜欢读书,聪明有才,少年就能吟诗作对。一日伯父丞相谢安问她:诗经中哪句最好?她说:是“吉甫作颁,穆如清风”谢安认为她“雅人、深致”。

谢安一年冬天下雪,指着雪问“大雪纷纷何所拟?”侄儿谢郎答到:“散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伯父非常高兴,后人称她“咏絮才”后嫁给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当时,谢道韫有个同乡叫张玄,张玄的妹妹也很有才华,嫁给顾家做媳妇。张玄认为妹妹可与谢道韫媲美。有个叫“济尼的人”,与这两家交往都很深。有人便问济尼她们两个评价如何,济尼回答说:“王夫人神情散郎,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冰清玉映,自是闺房之绣,可谓各有千秋。”后来人把形容女子超逸之态称为“林下风”。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成语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易用错成语 高考语文知识点:八种常见应用文格式 高中语文成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之应用文 小升初语文作文知识点:应用文 高考语文应试知识点梳理1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引号应用 精选小升初语文作文知识点:应用文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高频成语 2017高考语文备考成语知识点:常用成语 高考语文知识点:高考成语使用方法谈 高三语文知识点分析高考作文应试技巧 高考语文知识点:易用错成语汇编2021 知识点:高中文言文知识点之词类活用 2017高考语文核心考点:积累应用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梳理应试精华版 高三语文知识点:成语 中考语文一模知识点2017:成语的误用 2017高考语文备考成语知识点:误用类型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易用错成语 2016高二语文期中易错成语知识点 [现代文阅读]高考语文应试知识点梳理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生活中极易用错的成语 2017中考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成语的误用 常用歇后语应用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2021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引号内外标点用法 2017中考语文词语解释知识点:成语的误用 2016年高三语文基础知识点:成语运用辨析 高中生常用成语 成语知识点:高考语文中560个常考易错成语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成语的误用 高中语文病句应对方法 高三语文重要成语知识点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成语的误用 常用成语对应的歇后语汇总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易错成语500例 语文知识点:高中语文句式 高中语文成语使用方法 高三语文知识点讲解:成语 高中语文知识:引号内外标点用法九例 高考语文知识点:常用新成语精编(收集60个)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2021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备考知识点:常考成语及解释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高考语文中易错知识点 初中语文易用错的成语知识积累 2017高考语文备考成语知识点:两种语境的用法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2016 高考语文常用多音字知识点 2016高考语文知识点:积累运用 2017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成语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高中文言文之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知识点: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 2016年四年级语文熟用成语知识点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语文成语的两种语境用法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基本的知识点 2021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背古诗文知识点大全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冒号应用规范分析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逗号应用规范分析 2015年高考语文知识点:选用句式 高三语文知识点复习: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极易用错的成语 高考语文基础运用知识点梳理 高三语文虚词用法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高中全册) 高中语文知识成语字形及释义 高中高三语文元代文学常识知识点 初中语文成语的使用基础知识大全 准高中生暑期适应高一语文的两点意见 高中常用成语积累 2015年高考语文知识点:仿用句式 高三语文虚词用法知识点复习 2017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成语2 高中语文成语的两种语境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师说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劝学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离骚 高三语文知识点之常用多音字 高考语文语言基础知识题的应试策略 2017年初中语文知识点:成语3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秋水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促织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之实用成语大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括号用法 中考语文知识点之仿句联句:对联题应对方略 中考语文知识点之病句:常见语病—前后项不对应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课文要点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生活中极易用错的成语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标点用法 高中语文知识要点第一册 2017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高频成语 2015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熟语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过秦论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逍遥游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常见“误用成语”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