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第六》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解读】孔子高度赞扬了颜回的学习和为人。这里的关键是对“仁”的理解与践行,“仁”是孔子全部思想和学问的核心,它构成了整个儒家文化的大背景。孔子讲“君子不器”,告诉弟子要做一个全人,不可以拘泥,其做全人的重要方面就是健全的人格,而健全的人格与“仁”密切相关,因为“仁”又是多种美德的总和,因此其本身又是很活跃的元素,但另一方面孔子有主张不违仁,实际上是说不要违背人性向善的规律。但人性之中善与恶总是并存的,若要“仁”常在,就需克服内心里不仁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理想之高,而又对“仁”的把握理解之难。
【原文】6.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季康子问道:“仲由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说:“仲由办事果断,对于从政有什么不可以呢?”又问:“子贡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回答说:“子贡言辞通达,对于从政有什么不可以呢?”又问:“冉求能从政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困难呢?”
【解读】我们可以把这一章看作是用人单位(季康子)来向孔子招聘从政人才的对话。作为用人的一方询问的是这三位学生能不能胜任从政的工作,而作为老师的孔子给出的答复,则是实事求是的。孔子极力给出的答案都是学生身上的长处,或者说是特色或者是突出的才华。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子路性格刚毅,办事果断,而子贡这个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赞扬自贡说:“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可见其言语的才华畅达。而冉求掌握了多种的技能,当然可以胜任他们擅长的从政工作的不同方面的需要了。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孔子个性化的教育结果,而从政只要用其所长,就一定会有成就。孔子介绍弟子的长处,也在告诫选人者要用其所长。不象今日推荐就业,常谈哪一个名校毕业、哪一个高人的学生、多高的学历,却很少问及所选的人的本事如何。
【原文】6.9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季氏要请闵子骞做费地的总管。闵子骞告诉来的人说:“请替我好好的这件事吧!如果还来找我,那么我就一定会逃到汶水北岸去了。”
【解读】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5岁。因为季氏不忠于鲁国国君,所以闵子骞拒绝去他那里做官。孔门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谋取官职,赡养父母,以尽孝道。但在道义与富贵之间,孔子还是注重道义在先。闵子骞为此也会经过内心痛苦的挣扎,最终选择了道义,把老师孔子提倡的仁德理想,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目标,并身体力行。但与伯夷叔齐、伊尹、柳下惠和老师孔子相比,其修为还有差距。德虽高,却无益于社会。在那样的一个邦无道的社会中,其选择不过就是一种退守之策,还不能是最佳的选择。
【原文】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冉伯牛生病,孔子去看望他,从窗户上拉着他的手说:“恐怕治不了了吧,这真是命啊。这么好的人竟得这样的病!这么好的人竟得这样的病!”
【解读】这一章记载孔子探望生病的学生冉伯牛的言行。冉伯牛是孔子的学生,小孔子7岁,鲁国人。是孔子弟子中德行科的高材生。从孔子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对冉伯牛情感的深厚。
【原文】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真正贤德的人,是颜回啊!一盒饭,一瓢水,居住在简陋的街巷,一般的人都无法忍受的贫困,颜回却不因此改变自己的快乐。真是贤德啊,颜回!”
【解读】这一章记载了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精神的高度赞扬。儒家的思想很是讲究快乐的体验的,我们这里看到的是颜子之乐,看孔子之乐则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两者之乐还有高下之别,孔子之乐是圣人之乐,颜子之乐是贤人之乐。
【原文】6.12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思想,是我没有能力做到啊。”孔子说:“所谓的能力不足,是走到半路走不动了。现在是你自己停止不前的。”
【解读】这一章是孔子与他的政事科的高材生冉求的对话。反映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习做事贵在持之以恒的问题,冉求说不是不喜欢老师的理论,力不足也,说的还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之难,因为畏难,所以冉求便有了放弃的想法。孔子帮他分析问题,告诉他不是你的能力不够,实是你不够坚持之故。做任何事,坚持到底实在是重要。
【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应该做君子那样的儒者,不要做小人那样的儒者。”
【解读】子夏是孔门文学科的高材生,此章师生对话有不同的看法。其一,是说孔子告诉子夏要做君子那样的儒
上一页[1]
【原文】6.14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子游担任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这儿得到什么人才没有?”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明灭的人,其行为从来不走小道,不是公事,从没有到我的办公室里来。”
【解读】这一章记载的是孔子与他的文学科高材生子游关于人才的对话。古人为政一方,选贤任能,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孔子才这样问子游。而子游回答老师的提问,说到了澹台明灭这个人,说这个人的行为不比其他人,从不走后门,不拉关系,光明磊落,不是因为公事,不会到他的办公室。言外之意,这样正直的人是很难得的。也有人说澹台明灭也是孔子的学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记载。说的就是澹台明灭这个人。传说澹台明灭相貌非常丑陋,孔子第一次看见这个人,很不喜欢,但听说他的政绩和品德,孔子自我反省才说了那样的话。但从此文来看,这个时候的澹台明灭还不是孔子的学生。
【原文】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和军队一起败退时他勇敢地断后,要进城门的时候,他却鞭打自己的坐骑并且说:‘不是我敢殿后,而是我的马跑不动啊!’”
【解读】孟之反是鲁国的大夫,鲁哀公11年,齐鲁一战,鲁国败退,孟之反主动殿后,掩护部队撤退。孔子在这一章高度赞扬了孟之反推功揽过,不自夸的美德。这正是孟之反身上的贤处,意在告诫和教育弟子“见贤思齐”。安德义先生解读此章说人类有四大毛病:“克伐怨欲”。克,都强好胜;伐,自我夸耀;怨,怨天尤人;欲,贪得无厌。总结得很好,这些都是常人身上的毛病。人想要成功,非去除这四大毛病不可。
【原文】6.16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文】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的口才,宋朝的美貌,是很难在这样的社会里避免灾祸的。”
【解读】祝鮀是卫国的大夫,凭借巧言邀宠于卫灵公。宋朝,是宋国的公子,凭借美色获得了卫灵公夫人南子的宠幸。孔子的意思是说,在这样一个衰乱之世,只有那些巧言令色、阿谀奉迎的人,才能免于灾祸。
【译文】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外不经过房门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说的道呢?”
【解读】这一章表明的是孔子对世风的慨叹。没有人走出屋子会不经过房门,这是基本的常识。也就是说这是生活中的正道。从这一句话孔子引申到社会的正道、人生的正道,孔子为人指出的人生、社会正道就是仁义之道,但却没有人走。孔子正是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发出的慨叹。
【原文】6.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自然本性超过他的文化修养,就会表现粗野;一个人的外在文化修养超过内在的质朴,就会表现矫揉造作。人的内在本性和外在的文化修养协调统一,这才是个君子。”
【解读】这一章孔子谈论的是内容与形式的问题。说的是内容超过形式和形式超过内容的表现。只有内容与形式协调统一的状态,才是最好的状态。做人也是一样,仅注重内容,不注重形式,就会表现粗野;一味的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就会虚浮。只有二者协调统一,才是最佳的状态。这也体现了儒家的“中庸”和谐之道。
【译文】孔子说:“人的生存是因为真实正直,不正直的人能够生存,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解读】“直”是儒家文化的重要道德范畴,是对人道德的基本要求。孔子所言的“直”与我们今天谈论的“正直”的“直”有所区别。孔子的“直”是人的情感的真实状态,在《子路第十三》篇有:“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样的记载。这正是孔子理解的“直”,这种“直”是基于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情感,而非外在的法制参照。此章孔子认为“罔之生幸而免”,是说那些情感不真实的人侥幸免于灾难。其原因就是,说谎话的人往往会越说越乱,难以自圆其说,最终不得不承担说谎的代价。之所以没有遭受灾难,实在是侥幸之故。这里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人生道理,那就是要诚实做人,不诚实做人是要付出代价的,即便不付出代价也是侥幸。其实,人世间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够诚实,总是有人说假话,所以本来不复杂的人生,就是因为“罔之生”的人的存在。
【原文】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解读】这一章孔子谈论的是人的情感世界在学问事业中的作用。知之者、好之者、乐知者之所以存在不同,就是因为这三者对所从事的学问、事业用情的深浅不同而致。对于读书学习,用情深的人,一定会是兴趣浓的人,有了兴趣就有了持续的动力。与读书学习而言,知之者未必会用情,好之者虽能用情,但与实践还有距离,只有乐知者,既能用情于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以实践其学习的知识为乐趣。足见乐知
【原文】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讲高深的学问;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了。”
【解读】安德义解读《论语》谈论这一章说得很好。他讲的是孔子因材施教,识人、察人的问题。这不仅体现在教学生活中,也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作为教师要能区分资质不同的学生才可以因材施教,这是基本的前提。作为生活中的一员,与人交往至于区分不同人的资质,才可能找到心灵共鸣的人。为政做官也是如此。我体会到孔子以此一句话将知识概括到形而上与形而下两部分,与此行对应生活中就会存在两类人,那就是一类深谙形而上之道的人,一类就是只知形而下生活琐事的人。事实也是如此,对那些倾心于形而上大道的人谈论生活琐事,他会不屑一顾的;而对那些以家庭琐事为乐的人谈论形而上的道理,就好像对牛弹琴一样,自讨无趣。
【原文】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怎么才算聪明。孔子说:“致力于百姓趋向道义,严肃地对待鬼神而又远离鬼神,这就是聪明。”樊迟又向孔子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德人先要艰苦努力,然后收获,这就是仁德。”
【解读】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小孔子46岁,春秋末期鲁国人。这一章记载的是孔子回答樊迟关于聪明与仁德的问题。从《论语》的记载中看,樊迟勤学好问。樊迟问仁《论语》中有三处,除此章问仁外,还有两处,我们可以放在一起来看。《颜渊第十二》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子路第十三》篇:“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樊迟三次问仁,而孔子三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以至于樊迟都没有理解。这大概是因为樊迟三次所处的情境不一样之故,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施教不但因材,还要因时因地施教。而每次回答不一样,却都体现了仁的本质。此外,樊迟还向孔子问知、问孝、问“崇德、修慝、辨惑”、问学“稼圃”,好像无所不问,似乎是孔子弟子当中最好问的学生了。也难怪樊迟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实在是因为他年龄太小什么都不懂的缘故,在孔门弟子中除子张外没有人再比他小了。孔子去世的时候,他才27岁。
【原文】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宁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解读】这一章反映的是古代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的生命特点与大自然的特点和谐统一。
【原文】6.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孔子说:“齐国一旦变化,就会成为鲁国这样;鲁国一旦变化,就会归于仁道。”
【解读】这一章说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影响问题。齐国的开创者是姜太公,鲁国的开创者是周公。孔子从“复礼”的角度将上述这番话的。
【译文】酒杯不是酒杯,酒杯啊!酒杯啊!
【解读】这一章记载的大概是孔子在酒桌上拿着酒杯,慨叹当时世风日下,道德滑坡,不遵循礼节的社会风气。就像今天有人说“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一样的心情。其中饱含着巨大的无可奈何!
【原文】6.26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宰我问孔子说:“一个仁者,如果有人告诉他说:‘井里掉下去一个人’,他会跳下去救他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呢?君子可以去救人,但不能使自己陷进去;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无理愚弄啊。”
【解读】宰我长于言辞,是孔门言语科的高材生。这段对话,宰我是想难为自己的老师,给自己的老师出了一道难题。实际上是想弄清楚真仁德与愚仁的关系,孔子的回答正是告诉他真正的仁者是不可以被愚弄的。
【原文】6.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各种文献知识,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解读】这一章孔子讲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也是知行的关系问题。礼是人们在生活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一个人学习了知识,如果不能以礼的标准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会离经叛道。所以,广泛的学习重要,按照礼的要求约束自己同样
【原文】6.2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无厌之!”
【译文】孔子去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发着誓说:“我如果做了不该做的,老天会厌弃我的,老天会厌弃我的。”
【解读】这一章记载孔子与南子相见一事,孔子的形象极为可爱。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是年龄比较大的一个学生,与孔子只差9岁。师生之间十分亲近,子路常不离老师的左右。据说南子貌美,但品行不端正,名声不好。正因为如此,子路很不高兴,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见这样的一个人。因为孔子总是教育他的学生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子路一不高兴,孔子情急之下,不知如何表白,于是发誓说,如果我做不该做的事,老天会厌弃我,老天会厌弃我。憨态可掬,也可以看到师生之间的那种朋友式的关系。
【原文】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这种美德,已经到了最高的境界了!人们缺乏这一美德已经很久了啊。”
【解读】这一章是孔子对中庸在道德方面的评价。中庸思想集体现在道德论中,更体现在处世的方法论中。绝不是简单的不好不坏中间的概念。中庸的本质应该是和谐的意思。
【原文】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这样一个人,能广泛地给老百姓好处,又能帮助他们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算是有仁德吗?”孔子说:“何止于是仁德,简直就是圣人啊!尧和舜都难以做到呢!对于仁德的人来说,自己想立身于世就要让别人也立身于世,自己想要事事通达就该让他人也事事通达。能够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点地做起,这就可以说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解读】这一章孔子与子贡讨论的是仁与圣的区别。子贡对仁的认识超出了一般人的标准。孔子讲“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第七》篇),说的就是每一个人想要做都能做到的事情。所以,孔子告诉子贡这样的仁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孔子的“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