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百科知识-茱萸

小编:

百科知识-茱萸

茱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茴香科植物吴茱萸,因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质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重阳这一天,采摘它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是古来常用作防疫的民间药。重阳节插荣英之风,在唐代已很普遍,除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他如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至于储光羲在《登戏马台作》一首诗中所云:“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更把茱萸当作犒赏全军的奖品了。

茱萸雅号“辟邪翁”,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的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相关推荐

    知识:茱萸案例反思教学 说说茱萸 知识:茱萸与菊花案例反思教学 茱萸与菊花 小升初语文百科知识大全之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瀑布 百科知识-鲁班 百科知识-大熊猫 百科知识-圣诞节 百科知识-重阳节 百科知识-京剧起源 百科知识-京剧的形成 小升初语文百科知识大全之专业知识 小升初语文百科知识测试卷(一) 小升初语文百科知识大全之古诗 小升初语文百科知识测试卷:文学 《看云识天气》百科 《百合花》知识梳理 陆蠡——百科 燕子和候鸟的科普知识 化石吟 百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关知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识点梳理 教科版《知识改变了我》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基础知识点 高考科技文知识梳理及解答示例 马丁·路德·金——百科 《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演说》知识延伸 124道小升初常考科普知识题及答案 鱼的科学认知 2017高考语文复习及必背知识点:百年孤独 2017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科普:记叙文 2017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科普:议论文 2017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科普:说明文 坦克知识 元曲知识 知识积累 荷花知识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雪》背景知识 蜜蜂小知识 比喻的知识 《溜索》知识点 《关雎》知识点 马相关知识 知识:贺知章简介案例 蜜蜂小知识 《雪》知识延伸 蜜蜂小知识 文体知识·说 文体知识·序 《马》相关知识 《狼》相关知识 《狼》相关知识 《夏》相关知识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红楼梦》常考知识 看云识天气基础知识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红楼梦》常考知识 语文学科教育的百年步履 教科版《知音》教学设计 知识是无价宝 梅花相关知识 《社戏》知识归纳 《社戏》知识延伸 《竹影》背景知识 《灰雀》相关知识 《蜜蜂》相关知识 《掌声》相关知识 《燕子》相关知识 《荷花》相关知识 《翠鸟》相关知识 《翠鸟》相关知识 《母鸡》相关知识 《长城》相关知识 《麻雀》相关知识 《背影》相关知识 《背影》相关知识 《雨后》相关知识 《囚歌》相关知识 《灯光》相关知识 《江南》相关知识 语文知识大全 课文《狼》知识点 《琥珀》相关知识 关于“雨”的知识 《穷人》相关知识 演讲基础知识 文体知识:杂文 长城知识拾零 《看雪》相关知识 《画风》相关知识 《灰雀》相关知识 《春日》相关知识 《荷花》相关知识 《麻雀》相关知识 《冰灯》相关知识 《信任》相关知识 《学弈》相关知识 《学弈》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