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钱塘江的夜潮》《水之歌水之思》复习教案

小编: :admin

内容预览:

《钱塘江的夜潮》《水之歌 水之思》

二. 重点、难点

(一) 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溯洄sùhuí 迢遥tiáo 釜里fǔ 慑shè 蟾光chán

2. 形似字

系 盛 塞 鲜

3. 词语

罗绮:这里泛指绸缎等美丽的丝织品。

溢目:形容物品极多,使人目光应接不暇。

倍穹常时:数量比平时大得多。穹,大。

津津: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僦:租赁。

蟾光:这里指月光。

溯洄:水逆流而上。

迢遥:遥远的意思。

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

惊魂慑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4. 作者

钟敬文(1903. 3. 20- 2002.1.10)广东海丰人。笔名静闻等。先生是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和倡导者。70年来他从事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他主编了高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概论》,倡建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出版了《民间文艺》、《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等专著。著有散文集《荔枝小品》、《西湖漫拾》、《湖上散记》,诗集《海滨的二月》等。

(二)阅读能力目标

1. 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体会文中蕴藏的情感。

2. 揣测在同一景物描写时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

(三)写作能力目标

加以比较探究描写手法不同,感受也不同的文章。

(四)思想教育

感受科学小品有别于描写抒情散文的独特魅力。

三. 教师建议

《钱塘江的夜潮》

钟敬文先生的这篇文章,从开头看来,和一般的写法相似之处很多,例如引用名文,像余秋雨写三峡引用了郦道元的著名文章、刘白羽写长江航行引用了庐莎·卢森堡的狱中日记一样,钟先生也引用了前人名著中的片段,如周密的《武林旧事》。引用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强调“钱塘潮惹人注意”,再加上传说和神话,都在“鼓舞” “兴趣”,激发自己本来就“特别健旺”的“好奇心”。

《水之歌 水之思》

本单元有几篇文章,都是关于水的,尤其是关于水的特殊形态--瀑布的。文章的动人 之处,并不在于水,而在于人对水的感觉、感情,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赞美沉吟, 激动失望,皆成文章。而这一篇,则是关于水本身的科学知识、科学规律的。科学规律是抽象的、枯燥的,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把抽象的、枯燥的变成感性的、有趣的。

四. 课文讲解

《钱塘江的夜潮》

(一)写作特点

题目叫做《钱塘江的夜潮》。为了看到这个夜潮,前面花了那么多的篇幅做铺垫,而正 面写到夜潮的时候。就这么几句话。这个构思是不是合理呢?是不是头大尾小,给读者以失 望之感呢?是的。文章花了这么多的篇幅来陪衬的,就是为了引出一种特殊的感觉:“我不觉失望了”。这是全文的转折关键,也是全文的核心: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恰恰就是这种“失望”之感。

(二)重点语句

我心里暗暗地承认了她的话,但没有开口。我已包围在失望和疲倦中了。

为了突出这种失望,作者又设置了一个尾声。他让一个女同乡把失望直接说了出来。妙的是,作者强调他的失望和同乡不太一样,是失望到懒得开口了,还是觉得这个同乡俗气而不屑与之为伍呢?作者没有进一步的暗示,在结束之处,留下一些答案模糊的问题,让读者的情绪既停不下来. 也不太明确。这种结束方法,与“卒章显志”、一览无余相比,有回味隽永之趣。

《水之歌 水之思》

(一)写作特点

水,从概念来说,是抽象的,是原生的、无限多样的、千姿百态的水概括起来的统一的形态,无疑是不生动的。但是,把它还原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薄雾、细雨、冰雹、露珠等,就有了感性了。科学是抽象的、统一的,把它还原为具体的纷繁的现象,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就有趣味,有感染力了。但是,对于科学来说,光有这样的趣味,是不够的。因为它不深刻,没有理性的深度。要让它有深度,还得把这种感性转化为科学的规律,这就叫做理趣。本文接着提出,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多孔的水囊”,“人体中1/3是水”,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就是因为有水。从这个角度,进一步证明了地球应该是“水球”的道理。这就叫做从感性趣味上升为理性趣味。

(二)重点语句

水危机在改变大地的容貌,大地变得丑陋起来。古乐府诗中黄河流域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观早已不复存在。随着森林的破坏,曾被称为“大河”的清悠明澈的河水,变成了黄浪滔天的黄河。将黄河每年冲走的泥沙堆成高宽各一米的堤坝,可绕地球23.5圈。黄河下游的河床由于泥沙冲积,每年抬高10多厘米,正常水位与开封铁塔塔顶同高。李白千古名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不幸而言中。 黄河冲走的并不仅仅是泥沙,而是华夏大地躯体的营养和血液。

中国人以龙为自己的图腾,实际上是一种对水的崇拜。今天,面对已经失去平稳的水环境,对水的历史深思,应该使我们这个民族猛醒。

这里运用了一系列的文学手法。第一,两次引用古典诗歌名句。这些名句是经典形象。 前一句(天苍苍……),突显水土流失前后的对比;后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把李白本来是夸张的艺术感觉,借用为客观的写实,突出了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第二,对经典语言加以阐释,对比“大河”和“黄河”。第三,将统计数字变成可感的形象:每年黄河冲走的泥沙,堆成高宽各一米的堤坝,可绕地球二十三圈半;黄河水位和开封的铁塔等高。第四,上段最后一句,不用科学的语言,而改用诗歌的想象语言,强调冲走的不是泥沙,而是“华夏大地躯体的血液和营养”。最后则是点题到对水的反思、猛醒。值得称道的是,通过重新阐释龙的图腾,使对水的崇拜和对水的破坏构成强烈的反差。

五. 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袁文写水清不如柳文,但细写鱼鳞鱼鳍显水清则柳文所无。袁氏两人一表现高雅情趣,一批判“嗜进”而无耻,因此取舍不同)

柳文直接写鱼,“空无所依”,表面上是什么也没有,但恰恰就是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的效果。更精彩的是,柳宗元以日光照耀、鱼的影子落在石头上,从侧面突出水的清澈透明,鱼影与日光相互反衬,艺术感觉上的反差效果更为强烈。而袁文采用的是水清见鱼的传统写法,但与柳文也有不同,细写了鱼鳞鱼鳍清晰可辨,这也是表现水清的办法之一。

袁氏兄弟的取舍不同,其实正来源于他们的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不把景物当作写游记的主干,而是崇尚真我,通过景物来表现自己特殊的情趣,因此,虽然景物相同,但由于各人的性情、心情等有异,观感就有不同,取舍也就不同。袁宏道的好处是,通过三方面的强调(以茶代酒、以山水佐酒、芸芸众生不解其乐的世俗相,揭示世俗筵中人不解山情水意的可悲),两种情趣的对比,表现了自己高雅的情趣。袁中道好在借题发挥。先反常人之道,把春天写得比冬天还杀风景;再用反衬手法,发出何苦来京师的拷问;又以少见的坦率,对自己“嗜进而无耻”才遭此活罪作了无情的自我批判。正如此,袁氏两人取舍完全不同。

第二题

周密的文章,写的是白天观潮,除了描写潮水的壮观外,还描写了吴儿弄潮的情景和江岸上众人争相观潮的盛况。高濂的文章,写的月夜观潮,集中描写月下潮水奔涌的奇观。

周、高的文章重在文学性,笔下有形象夸张的描写,有激动人心的场面,还有作者的主观情感。而“小资料”是科学小品,重在科学性、知识性,简要介绍潮水形成的地点、地貌、原理、历史以及有关的各种数字等,笔调较为朴实、客观。

对于名胜景点,一般人都是抒写赞美之情,钟敬文却写出了他的失望。这是其与众不同之一。其写失望又只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五分之四都用来写对钱塘夜潮的兴致勃勃的期待。期待越久,期望值越高,失望之时,落差就越大,给人印象越深,越启迪世人对人世间类似事件的思考。这是其与众不同之二。当同行人表示失望时,他却一语不发,为何不说又不交代原因,这与通常的“卒章显志”也大不一样。这是其与众不同之三。以上均为其优点。

第三题

一是写出了奇而有理的科学事实,如“水球”,如水蒸气的“惊人”的重量。二是将感性趣味上升为理性趣味,如分析了只有地球才同时拥有了三种形态的水。三是使用了不少的 文学笔法,如用拟人手法,使漫长的地质演变让人易于感知,还用了形象比较,引入了诗歌,甚至有较明显的抒情。四是有关生态平衡破坏、水土流失部分,材料很新,写得惊心动魄,很有现实的吸引性。

第四题

1. 双脚交叠 。以为:以……为,“以”的宾语“茗饮”前置,表示强调。用奏乐或玉帛劝人饮食。 2. 全。关连。 3. 是:这,这时。 4. 同“谈”。才,刚刚。 5. 着,击中。 6. 穿上。抵挡。 7. 非常:非同寻常。 8. 略:完全。 9. 鲜(xiǎn):少。 10. 顷焉:顷刻间。 陡:突然。

六. 期中复习

(一)复习目标

重点:

1. 学习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欣赏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和托物寄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 分析体会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并注意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知识,积累素材,不断充实自己。

3. 在逆境中也要不弃尊严,保持健全的人格,积极进取,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4. 深入生活,注意观察各种有趣的生命活动,通过调查研究获取真知并写文章交流。

5. 通过小事物表现大主题的写法。

6. 欣赏潭、瀑、潮等由水构成的自然美景,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

7. 深刻认识水与人类、与生命的关系,提高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意识。

难点:

1. 掌握通过引用、插叙、对比等手法表现主题的方法。

2. 区分日出和日落的不同景象以及作者的不同情感。

3. 体会不同文章的语言特色。

4. 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作适当的摘录。

5. 古文需要逐字逐句进行研读,费时费力,读懂弄通不易。

6. 通过阅读和思考,认识今人和古人对自然景物不仅表述不同,认识也应有所不同。

(二)语文基础知识归纳

1. 易错字

2. 词语

无与伦比:形容非常出色或完美,没有别的能与它同等、匹敌。

无餍:无法满足。餍,满足。

醒豁:清醒豁亮。豁,开阔。

横亘:桥梁、山岭等横着。

安谧:安静。

看破红尘:认为一切皆空,人生没有意义,是一种消极悲观的思想。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刻骨铭心:形容深刻难忘。

义无反顾:做合乎正义的事,勇往直前,决不后退。

冻馁:穿不暖,吃不饱。

凝眸凝思:目不转睛的看着思考着。眸,眼珠。

欺世盗名:欺骗当时的人,窃取名誉。

未雨绸缪:下雨之前赶快修房补屋。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明眸善睐:眼珠明亮,善于以眼传情。眸,本指瞳仁,泛指眼睛;睐,看。

窈窕:原意指体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形容建筑物的秀雅。

3. 文言文知识

心乐之 意动用法,以之为乐。

全石以为底 古今异义,把……当作

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

凄神寒骨 使动用法

4. 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袁宏道(1568--1610) 明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创始者。

刘白羽(1916--2005),当代作家。新中国成立后,发表了《日出》、《长江三日》等大量散文通讯。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作品有《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马克·吐温,( l835--1910)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其笔名。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左拉(1840--1902),法国作家。长篇小说三部曲《三城市》。

(三)课文重点归纳

《日出》运用层层烘托、步步蓄势的手法来突出高空日出奇景。文中有关日出的五幅图画,前四幅全是铺垫,全是曲写,是“扬”前的“抑”,是欲扬先抑。在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作者终于推出了雄伟无比的高空日出奇景,并对此进行充分、细致、油画般地描绘--它的色彩,它的形态,它的气势,它给人的思索与遐想,笔墨不多却令读者无法忘怀。

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这是何等倾心的盼望、何等热烈的迎候,何等辉煌的莅临!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象和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通过对日出前云霞和日出时太阳景象富于感情色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用新疆“独特的地貌,奇丽的风光”这些“世间有大美”引出比这更具震撼力的落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从第二自然段一直到课文结束为第二部分,具体写两次在西部观看日出的经历。详细描写了日落时的景象和带给作者内心的震撼。

《云海》写作者早年在山区工作时,与同伴们观赏云海的快乐情景。着重描述了云海变幻莫定的景观,以及人们在云海中如入仙境的超然感受。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天上的街市》诗人通过神奇的想象和联想,以天上的美好光明,反衬人间的丑恶黑暗;以天上的恬静富饶,反衬出人间的污浊贫穷;他以天上的自由幸福,反衬出人间的冷酷痛苦。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美好幸福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向往光明,追求自由幸福的热情。

《日历》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悬念式开头,作者独独喜欢用日历,引人思考,吸引读者。第二自然段到倒数第二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分析日历的作用。分为两层,第二段到第五自然段写日历给了我们无数个“明天”,它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匆匆与虚无。让我们倍加珍惜每一天。第五自然段到倒数第二段,通过唐山大地震的事例告诉人们日历记录了我们的昨天,我们不能被动的被记忆,要用行动去创造记忆。最后一段为第三部分,回答开头所提出的问题。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蚂蚁》写出现在作者书桌上的一只蚂蚁的活动。通过真实有趣的,人格化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弱者的同情、怜悯之心。目睹小小蚂蚁为生存而奋斗不息的情景。作者联想到人类也生存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同样存在着危机和艰辛。作者发出感叹,启迪人们为创建自由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每天诞生一次》写作者把每天早晨醒来当作一次诞生,表明他向往光明,热爱新生事物。启迪读者珍惜时间,珍爱生命,把每一天当作一个新的起点,振作精神,分秒必争,创造光辉的人生。

《猫的天堂》写一只家养的猫虽然吃住条件优越,但整天盼望着屋外自由的生活,当有一天获得自由之后,它却遇到了生存的困难,不得不无奈地回到主人身边。故事诙谐有趣,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强烈嘲讽了那些好吃懒做,只有仰人鼻息才能够生存的人是没有资格获得自由的。当然,我们也可从中体会到生之艰辛和生之乐趣。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黄果树瀑布》写“我”从听觉上,视觉上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与我在图片上所知道的那个黄果树瀑布毫不相干”的黄果树瀑布。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三、四自然段写出了震耳欲聋的水声和走近瀑布时潮湿的感觉带给我的巨大的身心感受。五六自然段写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瀑布的背后观察、倾听甚至抚摸瀑布的感受。

《绿》文章开头点题: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便按游踪之先后,远写飞瀑及梅雨潭周围的环境,实际上仍抓住“惊诧”来写:“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暗示出梅雨潭并非死水之潭,则是有不尽的活水深潭,是充满生机之绿,这也是梅雨潭可爱之由。其瀑流飞泻而下的气势、威力令人“惊诧”,水花飞泻情景更可“惊诧”。然而写到梅雨潭的绿招引我们去“追捉”时,“我心中已没有瀑布了”,这显示作者先写瀑布,不过是用作陪衬,强调了“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惊诧于她的潭面、水波、水光、水色,最后,文章结尾照应开头:“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显示“惊诧”这“文眼”贯穿始终,而在“惊诧”之前加上“不禁”,更突出了“绿”的强烈印象。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夸张、比喻的恰当运用。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站立起来的水》作者面对飞流而下的瀑布,充分发挥想象力,用了一连串生动恰切的比喻,对瀑布赋予了人格化的描写。以声、色为衬,重点写了千姿百态的形状,把瀑布写活了。尤其是把飞流而下的水想象成“重叠着站立起来的水”表现出一种伟大的力量。“筑成巍峨壮丽的丰碑”。掌握诗中字词,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游记小品两篇》

这两篇文章,写的是同一个地方景致,同一种季节月份,作者又是亲兄弟,但却有不同的观感。第一篇是袁宏道写的,赞美高梁桥初春的景色,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清到鱼鳞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宏道的文章,记三月一日之游;中道的文章,是三月中旬。袁中道的文章,竭力强调北京春日实在杀风景。

《白洋潮》前面几篇有所不同:前面的重点在景中之人,而这一篇则重点在人眼中之景。写大潮水。很有层次,是作者感觉中的层次。这样的潮水,已经是很惊人的了;文章在强度上,在手段上,已经做足了。但是,作家又留下了一笔:推想,在白洋山以外,还可能更为壮观。文章已经结束了,而读者的想象却没有结束。

【模拟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雾ǎi( ) 凝móu( ) 不chì( )

缥miǎo( ) mèi( )力 干biě( )

2. 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2分)

如法炮制

倒行逆施

3. 给下面句子中空白处填入恰当词语。(2分)

你不能改变 ,但你可以决定 ;你被 所选择,其实你在 生活。

4. 品味下面语句。(2分)

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

⑵云是天空的吉普赛人,它们一群群来去匆匆。

5. 默写《望庐山瀑布》(2分)

6. 成语考查(4分)

①根据你的积累,请找两个以“水”字开头的成语,填写在下列文段的横线上,使句意表达更顺畅。(2分)

在对流水现象的观察中,人们获得了许多哲理性的启迪。比如: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用

( )这个成语激励人们要目标专一,要有恒心;一旦时机成熟,成功的取得就如( ) 一般来得自然而顺利。

②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将下面8个成语分成两组,每组4个。(只填序号)(2分)

A. 海市蜃楼 B. 高山流水 C. 南腔北调 D. 万籁俱寂

E立竿见影 F镜花水月 G如影随形 H守口如瓶

答:第一组 :

第二组:

7. 本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殊荣后,拟在金秋十月举行一场旅游对联大赛。现在先请你为下面的旅游对联拟出下联。(2分)

上联:南花村歌甜舞美

下联:

注:南花村是旅游景点。

8. 阅读下面的图表,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项 目

区 域 人口(万人) 面积(km2) 人口密度(人/km2)

贵州省 3524.5 176167 200.4

黔东南州 422.49 30327.1 116.4

凯里市 43.32 1305.9 332

(注:资料来源于《黔东南人口的现状与未来》)

①阅读图表,抓住要点说明凯里市的人口密度情况。 (2分)

②阅读此表后,引发出你哪些思考?(2分)

9.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是《 》中的一个故事。“豹子头”指的是 有关他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已演化为成语,这个成语是 (1分)

10. 假如你是初中毕业生,下面的三项活动邀请你参与,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出色。(3分)

一眨眼,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我们已站到了分离的路口,内心一定有无尽的思绪。现在,让我们再次回眸那些一起欢笑、共同奋斗过的难忘岁月,对即将展现的新生活作出美好的憧憬吧。

①[往日重现]请说说你三年里碰到的最高兴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②[带着祝福远航]请给你最要好的同学写一句临别赠言:

③[说句心里话]请与你最尊敬的一位任课教师深情话别(请不要写出教师的真名):

二. 阅读理解。(35分)

(一)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2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4分)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3. 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2分)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 。

14. 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 (2分)

(二)

捅 马 蜂 窝

冯骥才

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荫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乎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拔毒,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15. 速读全文,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我”捅了马蜂窝________________→ 后院又有了马蜂窝。(2分)

17. “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2分)

18. 读文章第一段,有似曾相识之感,它与课文《______________》中描写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十分相似。(1分)

19. 文中加横线的“那多有趣”的“那”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20. 捅马蜂窝一段描写得紧张而惊险,这从“我”______________、妹妹____________和马蜂______________等描写可以形象地感觉到。(3分)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结合文意理解其运用的妙处。(2分)

22. 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2分)

23. 作者从动手捅马蜂窝到盼望再见到马蜂窝,他前后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2分)

24. 文末“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谁?(3分)

(三)

蔡磷坚还亡友财

徐珂

蔡磷,字勉旃(zhān),吴县人。重诺责①,敦②风义③。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④而致之。

注:①诺责:诺言和责任。②敦:重视。③风义:情谊。④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

2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亡何,其人亡 (逃走)

B. 且父未尝语我也 (语言)

C.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父亲)

D. 卒辇而致之 (送还)

26. 对上面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磷“重诺责,孰风义”。

B. 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

C. “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要铭记在心里,而不是写在纸上。

D. 这则短文以具体的事例赞扬了蔡磷的诚信。

三. 作文。(40分)

27.可能你曾流连过桂林的奇山异水,可能你还沉醉过鼎湖山的灵山秀水,也可能你更神往贵州的真山真水。总之,生活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仍钟情那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因为它,人们终于发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山水情结,听到了山水的自述和呐喊,陶醉于山那边、水一方的某个感人故事;因为它,我们的眼亮了,心活了,情也真了……也许我们会纵情山水;也许我们会感悟山水、寄情山水;也许,我们还会去赏山水之画,品山水之诗;也许……

请以“山水”为话题,联系自身生活积累和思想感情,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四. 思维拓展。(20分)

28.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10分)

①在一片反对旅游景区门票涨价声中,门票率先涨价的景区遭遇了人们预想中的尴尬:游客“用脚投票”“到此不游”,结果是门票涨价,收益减少。

②相反,贵州等明确表示不“跟风”涨价的省区,游客大增。据贵州省统计,“五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0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近40%。仅前四天,贵阳火车站每天就至少迎来80个旅游团,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形成了贵州旅游的“井喷”现象。

(1)用简明的话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用脚投票:

29. 下图是北京申奥会徽,请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象征意义及内涵。(10分)

【试题答案】

一. 1. 霭 眸 啻 缈 魅 瘪

2. 略

3. 昨天 明天 生活 选择

4. ⑴以蚂蚁的精神为议论的起点,强调人类要向蚂蚁学习。

⑵作者将云比作吉普赛人,说明云的飘浮不定。

5. 略

6. ①水滴石穿;水到渠成 ②第一组:AEFG (光线有关)第二组:BCDH (跟声音有关)

7. 示例:巴拉河山清水秀。香炉山云淡风清。

8. ①(2分)凯里市人口密度比全州、全省平均值高。(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②(4分)凯里市人口密度过高,影响着全市经济的发展,必须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增加文化教育方面的投资,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各类人才资源,这既可以促进凯里市经济发展,又可控制人口的增长。

9. 《水浒传》 林冲 逼上梁山

10. ①所述必须是初中三年里出现的事情;能看出是令人高兴的或印象深刻的事情。(2分)

②“临别赠言”应情浓辞美,蕴含着美好的祝福,有激励作用。

③话别应是饱含深情,依依不舍的;语言应精练,能引人共鸣。

二. (一)

11. 鱼的影子。忧伤(的样子)。

12. (1)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

(2)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13.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4. 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给分。

(二)

15. 人应该与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和睦相处,不要做伤害它们的事情。

16. 爷爷后院有马蜂窝 后悔捅马蜂窝

17. 比喻惹祸或触动不好惹的人

18.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9. 头上蒙块布,拿竹竿捅马蜂窝

20. 捅马蜂窝的动作、紧张的心理、匆忙的逃跑 怕蜂进屋、关门逃跑 拼死复仇的气势

21. 形象地写出了马蜂家园被毁,受到伤害后拼死复仇的气势。

22. 因为这只马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蜇了“我”,它的死又与“我”有关。

23. 说明了“我”从捅马蜂窝这件事中,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24. 点明中心,收束全文,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旁人”指作者以外的一切有生命的事物。

(三)

25. B 26. B

三. 略

四. 28. (1)门票不涨价,游客大增(或:不涨价的景点,收益增长)

(2)用实际行动(或:用去或不去旅游景区)来表示自己的态度。

29. 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相关推荐

    钱塘江和钱塘潮 钱塘江和钱塘潮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夜莺之歌》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水乡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长江之歌》练习题:上册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水乡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长江之歌》练习题精选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浙江潮》练习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浙江潮》教学设计之一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浙江潮》教学设计之三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浙江潮》教学设计之二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水乡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边塞诗歌四首》复习教案 水乡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北师版一年级下《水乡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白洋潮》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长江之歌》练习题:西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水乡歌》教学分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夜雨寄北》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望庐山瀑布水》教案 教师下水诗文之五《水调歌头》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浙江潮》课后练习题:上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大禹治水》教案 《杨树之歌》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 《语文教案-乌鸦喝水 -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水乡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敕勒歌》教案 《钱塘江观潮》参考资料 钱塘潮水自天来──《观潮》教学设计与解读 钱塘潮水自天来──《观潮》教学设计与解读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桥之思》练习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乌鸦喝水 -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跳 水》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杨树之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杨树之歌练习题 《水乡歌》教学设计之八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 本文【北师大语文第11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和反思】所属专题栏目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水就是生命》教学设计之二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水就是生命》教学设计之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试题和答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跳水》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生命与水》同步练习:上册 《水乡歌》教案之五 《水乡歌》教案之四 钱塘江潮文化研究──《观潮》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 《水乡歌》教案之三 《水乡歌》教案之二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水乡歌》教案 《水乡歌》教案之一 《水乡歌》教案之五 《水乡歌》教案之三 《水乡歌》教案之一 《水乡歌》教案之四 《水乡歌》教案之二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敕勒歌》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母亲的纯净水》教案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诗两首《望庐山瀑布水》、《瀑布像大人似的》同步练习 北师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荷塘旧事》教后反思 《三月桃花水》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北师版一下《水乡歌》案例及评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绿》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一 《语文教案-数字歌 -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检测杨树之歌 北师版一下《水乡歌》案例及评析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五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数字歌》教学设计之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三月桃花水》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三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八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春潮》教案 一年级语文寒假复习题精选(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孔孟论学习》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日 月 水 火 山 石 田 土》教学设计之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雨夜奇袭》说课稿及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之《辛劳的蚂蚁》《走向虫子》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你,浪花的一滴水》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日历》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蚂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