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教师如何提高叙事研究能力

小编: :admin

教师从新手发展到专家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从自我关注到任务关注,再到学生关注的阶段

教师自主性是教师专业性的基本内涵,其本质是寻找行为背后的理论并根据理论行动

教师要提高叙事研究能力,在教学中找到自己,增强自信和对教学的拥有感

教师如何提高叙事研究能力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叙事研究作为教师反思与改进专业生活,丰富实践知识的途径,近几年来广受关注。许多中小学要求教师每周或每学期通过叙事的方式撰写反思笔记、案例,或发表于校园网,或结集出版。这对于教师积累经验,共享智慧,改进教学,增进研究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据研究者观察,教师在叙事研究中存在“重叙事、轻研究”现象,问题有三:一是问题意识不强,叙述意图不清晰。二是叙事不连贯、不深入,没有形成完整的故事。三是叙事的发现不明确、不准确。以上问题使得教师不能通过叙事研究有效地促进专业发展。

对“叙事研究”的界定是回答教师需要何种研究能力的关键。我们可以把叙事研究理解为,教师以复杂教学情境中的困惑为起因,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系统呈现事情的产生、经过和结果,从而赋予教学活动以意义的过程。这个定义强调,叙事研究中的“叙事”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生活,叙事中要有观察意识。在讲述完整故事的同时,要有问题意识、分析意识。

将貌似正常的情境“问题化”

何为研究?用最简单的话说,研究就是回答问题。问题通常处在已知与未知、旧知与新知的交接点上,是反映教师实践中的不足,引领专业成长的探测器。有研究发现,专家教师和非专家教师的关键区别是,专家教师能把貌似正常的情境“问题化”,主动去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已呈现出来的问题。问题是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焦点比较明确的、困惑自己的情境。问题的特点是具体,情境中有较为激烈的矛盾突出。杜威说得好,问题提得好,答案就有了一半。

好的问题,一是要有意义。就是通过描述一个故事,并且在分析思考之后,对于改进教学有重要启发。二是要具体。问题越具体,越有利于研究透过现象深入到事实背后的理论层面,找到改进教学的深层动因。

观察是积累资料的主要途径

当教师形成了有意义而且具体的研究问题后,积累丰富的论据就很重要了。观察是积累资料的主要途径,那么,教师在叙事研究中如何增强观察意识呢?

一是聚焦于学生。在许多关于教学生活的叙事研究中,教师经常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描述得很多,但是对学生所思、所为叙述得不多。

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师生间持续的、反思性的对话活动。大量研究及经验也表明,专家教师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在备课、上课还是课后反思中,学生及其学习是焦点。一个教师从新手发展到专家的过程,其反思的重点一般要经历从自我关注到任务关注,再到学生关注的阶段。

二是在观察后的叙事中多事实性描述,少概括性描述。教师在叙事研究中经常通过两类方式对所观察的情境进行描述。一种是事实性描述,就是用直白而细致的语言对情境进行描述,再现教学活动发生时的场景和过程。在对情境进行较为完整而深入的描述中,生动而细腻地表达出教学活动和师生互动中丰富的认知过程和内心世界。描述不仅仅是再现情境的过程,它是思考过程的痕迹,描述到何处,即是思考到何处。丰富而完整的事实性描述帮助教师对教学活动实现较为完整而深入的认识。另外一种是概括性描述。就是把问题情境用教师的主观性语言在较为抽象的层面表述出来。这样的描述大大简化了被观察的情境,因为情境的模糊性,使得后续的分析缺乏针对性。教师通常是在描述一个情境的过程中认识教学的。事实性描述能够使教师更加深入与细致地看到教学活动的面目,从而尽力避免他们的判断受到先入为主的假设的影响。

提高叙事研究中的分析能力

自主性是教师专业性的基本内涵,其本质是寻找行为背后的理论,并根据理论行动。教师行为中蕴含的教与学的理念和看法,对教师专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学理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叙述故事,更重要的是诠释故事背后的意义是什么。教师通过叙事研究,把实践经验与智慧进行系统化整理,有利于教师实践知识的保存、分享、创新和扩散。教师用分析的眼光看教学,使他们认识到教学是处在社会和政治环境中的,帮助教师分析和判断他们工作的环境,分析隐含在教学中的道德和理论议题,批判性地检验他们的教学信念。

教师在叙事研究的分析与总结中,经常出现两类问题:一是就故事说故事,讲完故事不去揭示故事中的理论。二是借用一般教育和教学原理,从很宏大和高远的层面进行总结,使得结论脱离了故事本身,显得空洞无力。这就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提高叙事研究中的分析能力:

一是要有理论总结的意识。教师工作是繁忙的、具体的、琐碎的。教师要善于把感性的经验变成理性的思考。不仅使教师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同时让自己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在教学中找到自己,增强自信和对教学的拥有感。通过理论总结,教师能够把隐藏在教学活动中的理论分离出来,对教学活动所处的环境脉络,支配教学活动的主导价值,活动的策略和过程进行慎思,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利用的宝贵经验。如果不通过反思,理论将会隐藏于人的活动中。通过理论总结,教师发现、检验并不断改变引导自己活动的理论,以促进自身深层的和有意义的改变。

二是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在教师叙事研究中经常出现“小证据大结论”的现象,这是思考中缺乏逻辑性的表现。结论与故事的关系,犹如骨肉关系,结论来自于故事,是对故事的概括总结,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能量交换关系,而不是像油漂浮在水上面,只起点缀作用。

逻辑性的思考,能够提高思考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帮助教师抓到故事中的本质,从故事中归纳出可靠的实践知识。

    相关推荐

    如何进行教育叙事研究 如何写好教育叙事研究报告 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叙事研究 教师叙事研究的过程 教师叙事研究的指导 如何培养提高聋生的写句能力 高考语文:记叙文如何叙事 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认识与实践 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如何进行课例研究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师如何进行课例研究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提高语文应试能力 中考备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中考暑假如何将作文写作能力提高?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涂维华 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初一学生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论文: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如何提好初中语文阅读分析能力 初一学生要如何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育叙事研究”写作指导 08高考语文备考策略:提高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 努力提高识字能力 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语文教学研究如何深入 研究学习策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_语文论文 教育叙事研究的国际视野 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法:如何提高语文应试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_语文论文 高年级课外阅读能力评价的研究 2017年高考语文备考辅导:如何快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如何提升语文阅读能力—谈国标本(苏教版) 高年级课外阅读能力评价的研究 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教案教学设计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 教育科研方法的新取向──教育叙事研究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高考作文:要努力提高审题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17高考语文复习技巧:如何提高文章思辨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重视技能训练 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教育叙事研究的误区与对策 《加强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加强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加强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加强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加强训练提高口语能力 怎样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现代学生的创新能力 试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黄高才:不宜提倡研究性学习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作文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012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提分卡:如何写好记叙文 优化教学模式,提高阅读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研能力 研究课堂提问规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通过质疑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乐读善说的能力 把教材中含蕴的“如何写”具体化研究(二) 如何提高课文阅读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中考语文复习效率 如何通过课堂提问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北大学子谈高考提分技巧:如何解答语文探究题? 记叙文如何处理细节 开通多条渠道,提高作文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解析 激发写字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挖掘口语资源,提高口语能力 注重听的训练提高听的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 提高作文水平 把握“五要”精神 提高写作能力 开通多条渠道 提高作文能力 谈谈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