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诗歌表达方式”鉴赏教案

小编: :admin

1、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2、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复习过程: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抒情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重点介绍:

1、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如下面这首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4)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三、例题分析

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为后面诗句的展开提供了基础(或引出下面诗句)

(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机关报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诗人通过对“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小动作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这种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心理活动的写法,真切细腻,生动感人。

(3)本诗运用的是怎样的抒情方式?

答:寓情于景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词,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故山:故乡

(1)“常闻杜宇”中“杜宇”指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答:杜鹃。它在晚上活动,发出叫声的特点

(2)“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表达了乡情及功业无成的悲凉之情

(3)说明本词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和表达作用

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情景交融使感情的表达更加生动,深切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诗歌表达技巧鉴赏方式都有哪些 高考专家指点复习: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表达方式及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诗歌鉴赏》 高考诗歌鉴赏的新方向 唐诗鉴赏:《山中》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滕王阁诗》诗歌鉴赏 2017年高考古诗词鉴赏技巧:诗歌鉴赏答题公式 唐诗鉴赏:《别薛华》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炼字型 解题方法 高三诗歌鉴赏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 高三诗歌鉴赏教案 唐诗鉴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歌鉴赏 《登高》诗歌鉴赏 高三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张九龄《归燕诗》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送别杜审言》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张敬忠《边词》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李適之《罢相》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王之涣《宴词》诗歌鉴赏 表达方式:抒情写法解读 唐诗鉴赏: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专题之语言鉴赏 诗歌鉴赏案例分析 诗歌鉴赏案例解析 唐诗鉴赏:苏颋《汾上惊秋》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王之涣《凉州词》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张说《蜀道后期》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与修辞 《行路难》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孟浩然《过故人庄》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孟浩然《舟中晓望》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张九龄《望月怀远》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歌鉴赏 历年中考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 唐诗鉴赏:沈佺期《夜宿七盘岭》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唐诗鉴赏:陈子昂《晚次乐乡县》诗歌鉴赏 《夜雨寄北》诗歌鉴赏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 我的诗歌鉴赏口诀 杜牧《赤壁》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鉴赏 古诗词鉴赏方法例谈 《赠刘景文》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诗词鉴赏 2017高考语文复习方法指导: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唐诗鉴赏: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之文本阅读 《前方》表格式教案12 唐诗鉴赏: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诗歌鉴赏 《出师表》鉴赏 2017高考语文复习:4种诗歌鉴赏的方法 2008高考诗歌鉴赏“十读” 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法:诗歌鉴赏的方法 唐诗鉴赏: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七)》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诗歌鉴赏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5:六种回答模式 唐诗鉴赏:《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诗歌鉴赏 浅谈《包身工》多种表达方式的融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诗歌鉴赏 白居易《琵琶行》诗歌鉴赏 杜甫《登岳阳楼》诗歌鉴赏 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与实 唐诗鉴赏: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歌鉴赏 高考诗歌鉴赏综合训练 王维《使至塞上》诗歌鉴赏 杜甫《秋兴八首》诗歌鉴赏 畅当《登鹳雀楼》诗歌鉴赏 杜甫《秋兴八首》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座 崔国辅《采莲曲》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苏颋《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诗歌鉴赏 唐诗鉴赏: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歌鉴赏 《送东阳马生序》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送东阳马生序》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初一家庭辅导语文知识点-表达方式 备战2017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方法大全 新 诗 鉴 赏 唐诗鉴赏: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十三)》诗歌鉴赏 2017年高考古诗词鉴赏技巧:诗歌鉴赏内容情感归类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座教学教案 用诗的方式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