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小编:

◎张晶颖 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在汉语中,儿媳妇对丈夫母亲的称呼,也有一个“熬成婆”的过程。 在古代,最早对丈夫母亲的称谓是“姑”。《说文解字》说:“姑,夫母也。

”《汉书·于定国传》中有对“姑”的记载:“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讲的是,东海有个孝妇,她在年少守寡的情况下,仍然尽心侍奉婆婆,婆婆想把她嫁出去,但她却始终不肯。 既然有“姑”来称呼丈夫的母亲,那么“婆”又是从何而来呢? “婆”字最早见于《诗经》,《陈风·东门之枌》云:“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毛传:“婆娑,舞也。

”此“婆”非彼“婆”,只是形容舞姿、舞貌的连绵词“婆娑”的一个音节,与“婆婆”并没有关系。 “婆”字与人发生关系,最早出现在汉译佛经中。佛教大约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传入中国,当时,“婆”作为一个记音符号,用来记录与人有关的专名,如佛经中有“婆罗门”(执行祈祷的祭官)、“优婆夷”(在家信佛的女子)、“提婆”(印度佛教观派创始人龙树的弟子)等。 “婆”作为称谓语,最先是称呼母亲。

梁章钜《称谓录》:“北朝李育呼母为婆。”据《魏书·节义传·汲固》记载:汲固抚养李宪至十余岁,所以李宪常呼汲固夫妇为“郎婆”。也可用来称呼丈夫的母亲。南朝《玉篇·女部》:“婆,婆母也。

”据《太平广记》卷一一二引南朝齐王琰《冥祥记·史世光》,“婆”还可用来称呼祖母。《南齐书·郁林王纪》:“昭业谓豫章王妃庾氏曰:‘阿婆,佛法言,有福德生帝王家。’”句中就是用“阿婆”称叔祖母。 总之,“婆”由一个连绵词的记音符号,逐渐发展出了实际意义,大概在南北朝时期就用来称丈夫母亲了。

那么,“婆婆”一词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在汉语的称呼语中,常有前缀“阿”。“阿”最早用在人名或姓、排行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古人多言阿字,如……汉武阿娇金屋。晋尤甚,阿戎、阿连等语极多。

唐人号武后为阿武婆。妇人无名,第以姓加阿字。今之官府妇人供状,皆云阿王、阿张,盖是承袭之旧云。”清代赵翼《陔馀丛考·阿》:“亦有不连其名,而直以次第呼之者。

……呼为阿九。”也可用在称谓之前。清翟灏《通俗编·语辞》:“古《为焦仲卿妻诗》‘上堂启阿母’,《木兰诗》‘阿爷无大儿’,虽父母亦挈以阿字,盖阿者发语辞,语未出口,自然有此一音。古人以谁为阿谁,亦犹此也。

”现在普通话里有“阿姨”,方言中常见“阿爹”“阿姆”等,也属此类。 “婆”也不例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把它与“阿”相组合,于是“婆”就演变成了“阿婆”。《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折杨柳枝歌二》:“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阿婆”即祖母。

《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其妻不知夫在已不?来孝养勤心,出亦当奴,入亦当婢,冬中忍寒,夏中忍热,桑蚕织络,以事阿婆,昼夜勤心,无时暂舍。”“阿婆”即丈夫的母亲。 带前缀“阿”的双音节称呼词,常常转换成重叠式的双音节词。如“阿哥”演变成“哥哥”,“阿姐”演变成“姐姐”,“阿爷”演变成“爷爷”。

那么“阿婆”演变成“婆婆”也就不足为奇了。 “婆婆”最早见于唐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故赵府君墓志铭》:“婆婆昌黎韩氏,陈诫习礼成规,行比春兰,操芳秋菊……”句中的“婆婆”指母亲。

唐代权德舆《祭孙男法延师文》:“翁翁婆婆以乳果之奠,致祭于九岁孙男法延师之灵。”这里的“婆婆”指祖母。后来,“婆婆”的意义进一步扩展,还可以称呼老年妇女、妻子等。现代方言中还保留着很多这样的用法。

具有“丈夫母亲”意思的“婆婆”,最早见于宋元时期。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中说:“翠莲见姑娘与婆婆说,就道‘小姑,你好不贤良,便去房中唆调娘。若是婆婆打杀我,活捉你去见阎王!’”元代的《荆钗记》里又有:“半载夫妻成拆散,婆婆年老怎支持?” 由此可见,从“姑”到“婆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婆婆”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大概是因为“姑”经过长期的使用,词义太过复杂,可以称呼丈夫的母亲、妻子的母亲、丈夫的姐妹、未婚的年轻女子、出家修行或专门从事迷信活动的女性等等。

“婆婆”的产生,既分担了“姑”的意义负荷,又能满足汉语双音节的音韵节律,且称呼起来亲切随和,因此最终“熬成了婆”,成为“夫之母”的专称了。

    相关推荐

    也谈焦母刘兰芝婆媳矛盾的原因──《孔雀东南飞》教学一得 蚕妇 蚕妇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蚕妇 蚕妇 《蚕妇》 一年级教案: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农妇和乞丐 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多年父子成兄弟 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索瓦什老婆婆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练习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二年级上册)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练习题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件二 《蚕妇》课堂实录 闻一多的文学成就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之二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案例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之一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 表示数量多的成语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之四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之一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背景资料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文内容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之五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之四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实录一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二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八 《蚕妇》教案设计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之三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设计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材解读三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实录二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件一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材解读一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六 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案教学设计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及反思 二 《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文内容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之五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之三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之二 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 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 从仿句中熬出学生的语言老卤 《蚕妇》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多音多义字 成分残缺或多余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材解读二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一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七 《外婆的手纹》赏析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同步练习题:二年级上学期语文 人教版二年级《蚕妇》教案 外婆家的老房子 二年级上册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设计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之一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冀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 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 《外婆家的小屋》教案 语文小知识:多读多写 养成习惯 二年级上册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公开课教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好教案教学设计 《左传》中成语知多少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练习题:上册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小学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课堂实录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随笔(实录片段) 验孤独,体验欢乐——《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随笔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外婆的手纹》教案设计 《外婆的手纹》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