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考前练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小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一、积累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沙砾( ) 裸露( ) 诧异( ) 呼啸( )

chàn( )动 cháo( )穴 yōng( )容 kuí( )梧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当田野里青蓝色的薰衣草如同散发青烟的香炉在迎风摇曳时,百灵鸟就不再歌唱了。

(2)天鹅是这座幽静的古堡点缀之一。

(3)广阔的原野,到处黑漆漆的,黑得触目惊心。

(4)遗憾的是,我们需要赶路,无法停下来作深入采访。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1)比羊高大;比猪魁梧;比驴和马都肥壮。( )

(2)此后我就留心这八条腿的诸葛亮怎样捉拿飞将。( )

(3)朵如葡萄。( )

(4)它半张的巨大的翅膀微微鼓胀着,这就是推动这条活的船舶前进的帆。

4.默写填空。(4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

(3)荔枝生巴、峡间,________________。

5.在下面这段话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要求仿用画线的语句的句式及运用的修辞方法,内容要前后照应。(3分)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连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谊如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历史。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换绿”、“柳树萌芽”,你有什么感受?任选其中一处景物,完成下面的天空。(2分)

示例: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 。

(2)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敬意。在消防队门口,有这样醒目的标语:“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守职守保平安。”请你说说标语中运用“赴汤蹈火”这一成语的妙处。(2分)

(3)总有一些习俗,勾起我们美好的记忆。瓯绣,是温州的传统工艺,早在唐宋时期,温州民间就有“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风俗。你从诗句中读出了什么信息?(2分)

7.材料一:某一小学课堂。老师提问;“雪融化了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春天。”老师摇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水”字,并要求同学记住这个标准答案。

材料二:某一中学课堂。老师讲“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茶花”,一学生举手发言,称鲜血不可能染红山茶花,并解释了花朵呈不同颜色的科学道理。但教师不认同。(4分)

(1)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相同的问题?请用一句话概括。

(2)请你对材料中师生的说法作出评判,并点明理由。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蝜蝂之死

柳宗元

蝜蝂①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②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③不止也。其背甚涩④,物积因不散,卒踬⑤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⑥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⑦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⑧,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⑨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注】①蝜蝂(fù bǎn):一种黑色小虫,背隆起部分可负物。②卬(áng):同“昂”,高,这里是高高抬起的意思。③困剧:非常困倦疲惫。④涩:不光滑。⑤踬(zhì)⑥货:这里泛指财物。⑦黜弃:贬斥、抛弃。⑧艾:停止。⑨魁然:壮伟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物积因不散。( ) (2)卒踬仆不能起。( )

(3)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 (4)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 )

2.翻译句子。(4分)

(1)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

(2)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3.这篇短文有什么深刻的寓意?(2分)

4.作者向人们发出警示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光明的心曲

赵丽宏

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到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开始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暗下来,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色,并且奇怪地凝成了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

无意中见到的新鲜的形象,总是会引起我的遐想。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我发楞了,总觉得它们像什么。闪着火苗的、深沉的、在幽暗中执着地透出亮色的——它们,像什么呢?

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一双小姑娘的小眼睛,一双黯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阴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位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唱歌,心儿啊,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歌声像阳光,洒在浓浓的绿阴深处。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衫裙在晚风里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头顶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竞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优美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阴翳——啊,竞是一个盲姑娘!

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

“……清泉在流淌,阳光在唱歌……”

歌声依然在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地方,那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的远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的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远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决不是虚幻的,它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唱吧,盲姑娘,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路,是不会黯淡无光的。

拉手风琴的是位年轻的母亲,她凝视着自己的女儿,手指轻轻地在琴键上移动。也许,女儿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模样,还不知道阳光是怎么一回事。然而,从这位母亲抿紧的嘴角上,从那闪着泪光的眼神里,我知道了她的心思,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她满怀深情地打着琴……

我慢慢地走了,盲姑娘的歌声却久久地跟随着我,环绕着我:“在那遥远的地方……”周围那一片悄然飘落的夜色,仿佛被她的歌声照亮了。我的眼前,只有叮咚作响的清泉,只有新鲜灿烂的阳光,还有一对向光明的天空奋力扑腾的柔嫩的翅膀,还有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弥漫,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1.第三自然段中,说小姑娘的眼睛是“一双黯淡的眼睛,一双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2.第八自然段中,“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

①“远方”后的原文是表现盲姑娘对想像中的远方的具体描写的语句,请你根据文意,展开想像,写一组排比句,再现姑娘心目中的“远方”。(2分)

②从文中看,“远方”是具有某种深层意义的,请根据文意,概括出“远方”在文中的深层含义。(2分)

3.“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唱歌……”歌声的反复出现,歌词的频繁咏诵,这样写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2分)

4.这篇散文的内容是丰富的,题目的寓意是深刻的。请根据全文的内容,概括出本文的主题。(2分)

5.这篇散文的成功在于它写作上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请归纳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写作特点,再举例分析。(2分)

6.如果文章不用这个题目,你还能想出几个合适的题目来吗?(2分)

(三)写在《昆虫记》边上的话

从“出名”的角度看,法布尔先生并不成功,因为那时他已年近90了。媒体的喧哗、大小雕像的落成,让一辈子孤独的老人莫名其妙,他对朋友说:“……他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反正我是感到自己一天比一天憔悴,一天比一天临近末日。”这位“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还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未待评审委员会作出最后决定,老人已悄然离世了。

在法布尔眼中,世人也许很可笑的吧?其趣味性也许难比后院的昆虫。毕生观察昆虫的法布尔,已与那个人类社会以外的世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趴在石头上津津有味地体会着昆虫们的喜怒哀乐,浑然忘却自己“人”的身份,与世无争。我甚至相信:法布尔宁可为昆虫设计一套结婚礼服,也不会动脑筋去参加上流社会的晚宴。

而也正在于此,法布尔才成其为法布尔。默默地与昆虫的交流中,法布尔被大自然接受了,他融入其间,无比自由。曾经身为博士,受过拿破仑三世几分钟接见,在阿维尼翁市任教——这一切都因与昆虫无关甚至有碍,被法布尔渺视了。他举家迁居小镇边缘,住老旧民宅,为的还是研究虫子。那孤独、清贫的生活伴他终生。

今天我翻阅着《昆虫记》,被眼前的景象打动了:那样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居然也是这么丰富多彩!人性的昆虫们,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扮演主角。它们的一举一动,无不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作为生灵,它们与人有着缕缕共通之处,让你不得不为此惊奇、喜悦。知道我是在通过法布尔的眼睛,享受这份读书的乐趣;而法布尔为此付出的艰苦劳动,我却毫无体会。后人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远眺,人类才得以智慧和进步。这些渺小的昆虫们给我们的远不止是趣味。

法布尔老人让我了解了昆虫世界,而昆虫则令我永远地记住了法布尔老人。

1.为什么说“从出名的角度看,法布尔先生并不成功”?(2分)

2.从哪里可以看出法布尔与昆虫世界结下了不解之缘?(2分)

3.“法布尔老人让我了解了昆虫世界,而昆虫则令我永远记住了法布尔老人。”怎么理解这句话?(2分)

4.“后人总是站在前人肩膀上远眺,人类才得以进步,”这句话使你想起牛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一个人的成功总是伴随着长时间的寂寞和冷落,你能再举出一些相关的例子吗?(2分)

三、写作(35分)

请你细心观察你所喜欢的小动物,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小动物的特点,能让人印象深刻。题目自拟,字数500左右。

    相关推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试卷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试卷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试卷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试卷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2017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2017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2017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2017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2017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考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试卷第一单元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试卷第二单元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试卷第三单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卷(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2017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最新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S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2017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试卷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初三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试卷 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试卷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2017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2017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人教版)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2017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