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槐乡的孩子》说课稿

小编:

《槐乡的孩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槐乡的孩子》。

1.首先我先来说一说教材。《槐乡的孩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该单元以“快乐的童年生活”为主题来展开的。

《槐乡的孩子》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语言朴实、轻快,文中浓浓的乡土气息是最大的写作特色。在作者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而快乐。

2.接下来说说本课的教学目标。那么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再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第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读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并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三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再来说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由于本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较为接近,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因为学生对字句理解的欠缺,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现在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新课。我将采用激趣揭题,质疑定标的方法来进入新课。“疑,思之始,学之端。”可以对学生发问,然后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所以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这个单元的课文里出现过不少的花,有绒球花和太阳花,有蒲公英花,那么你们见过槐树的花吗?它是可爱的还是美丽的呢?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一群槐乡的孩子去看看那神秘的槐花好不好?此导语以教师引导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个环节是落实基础,整体感知课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问题可以是对课题的提出的:槐乡的槐花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作用?那是群怎么样的孩子?也可以是对课文内容提出的: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从里面可以学到什么?在自读过程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在学生结束自读后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示范读,例如课题里的“槐”“耷”“缕”,还有一些多音字“磨”“载”“塞”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既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同时我也会要求学生边自读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整体感知课文。这种勾画圈点法可以帮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而对重点语段,我会进行示范读,让他们更容易体会其中感情。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第三个环节是研读赏析,精读感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决定以小黑板出示问题1,问题2,然后请学生分组讨论。 问题1是:你觉得槐乡的孩子可爱吗?表现在哪些方面?问题2是:哪些语段向我们介绍了槐乡孩子一天的生活?而具体写槐乡孩子采摘槐米经过的又是哪个自然段?

问题1,问题2的设置一脉相承,这里涉及到的学法有讨论法,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感而发;另一种学法就是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提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延伸。

设置这个环节的好处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部分学生欠缺相当的口头表达能力。那么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借助讨论法来进行延伸。讨论法很重要,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我将会要求学生抓住本课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进行分析,谈谈你认为他写得好在哪里?也可进行遣词造句的锤练。 这样的延伸可以有两种形式:快乐写话卡,通过对槐乡孩子劳动情形的多次诵读,我们认识了槐米,认识了槐乡的孩子。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个怎样的槐乡孩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的槐乡孩子,我真想对说:“( )”。

也可以是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第五个环节是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要学生去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槐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是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幸福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

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认为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所以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1、摘抄好词佳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同步练习《纸船印象》

最后我来说说板书设计。

众所周知,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要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所以我的板书设计结合课文,简单明了的概括着本课的要点。槐乡的孩子

4、槐乡的孩子

八月 黎明

早起出发:勤劳

采摘槐米:合作采摘(男孩——削女孩——捡)

满载而归(快乐的歌声)

勤劳懂事,分担父母的辛劳

副板书: 槐乡的孩子可爱吃苦耐劳,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以苦为乐,快乐的歌声、甜蜜的微笑

(可简化成写在黑板两边的词:勤劳、懂事、辛苦、快乐……)

采摘槐米:早起出发,合作采摘,满载而归

以上,就是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相关推荐

    《槐乡的孩子》优秀说课稿 槐乡的孩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课文 《槐乡的孩子》课文 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三年级语文教案 《槐乡的孩子》教学教案(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优秀教案 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茶乡的孩子──学《槐乡的孩子》 人教版三年级上《槐乡的孩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槐乡的孩子》教案 槐乡的孩子三年级语文教案 《槐乡的孩子》教材简说 槐乡的孩子试课稿教案字条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三上) 三年级《槐乡的孩子》学习指导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课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槐乡的孩子》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原文 4《槐乡的孩子》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槐乡的孩子》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槐乡的孩子》教学实录 小编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课后练习 《槐乡的孩子》课文解读 《槐乡的孩子》课文内容 槐乡五月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槐乡的孩子》教案设计 槐乡的孩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槐乡的孩子》优秀教案 《槐乡的孩子》课文内容 《槐乡五月》说课稿 我和孩子们商量着上《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一课一练 《槐乡的孩子》反思 采槐米──扩写《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教案 我教《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4、槐乡的孩子·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槐乡五月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槐乡的孩子》练习题 《槐乡的孩子》电子教材 读《槐乡的孩子》有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槐乡的孩子》课后练习题 4* 槐乡的孩子|课标教材 《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1 《槐乡的孩子》课文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槐乡的孩子》教案 语文园地:《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参考资料 《槐乡的孩子》教学杂谈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槐乡的孩子》教学建议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槐乡的孩子教案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说课稿2 《槐乡的孩子》好词好句 《槐乡的孩子》教学实录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槐乡的孩子随堂检测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槐乡的孩子》教案设计及反思 《槐乡的孩子》学法指导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槐乡的孩子》教后反思 《槐乡的孩子》片断赏析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教学札记 《槐乡的孩子》教学建议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课堂教学实录 《槐乡五月》说课稿之一 《槐乡的孩子》教学建议 《槐乡的孩子》 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片断赏析 给槐乡孩子的一封信 《槐乡的孩子》教学后记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相关知识 《槐乡的孩子》 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教案设计 《槐乡的孩子》 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槐乡的孩子》词语解释 《槐乡的孩子》教学后记 《槐乡的孩子》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