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阅读答案

小编: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09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老人的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中大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王世襄虽然出身名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京城可算是小有名气。他玩过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五。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问。王世襄曾说: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

即使是“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舞乐、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1945年8月,日本投降。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中损失的文物。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他得知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240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

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王世襄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致场所。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幅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陋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2003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墓穴中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21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

C.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成就的代表作。

D.王世襄毕生为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

E.这篇人物传记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

(2)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6分)

(3)王世襄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能把工作干好的吗?而他对自己的评价又是: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这两句话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6分)

(4)这篇传记的标题是“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既概括出了王世襄的生平,又道出事理,颇有深意。请你就对“学问与乐趣”“藏与散”这两组关系的理解,任选一组,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A项“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的表述正确但不全面,还隐含着对不能出现像王世襄这样的大家的担忧。B项“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的表述正确,但“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的表述错误,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是为了证明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C项“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与文不符。E项“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的表述错误,应该是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

(2)1在研究民俗方面,他是杂家也是通家,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还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文化发展;2在抢救收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竭尽心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3在为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为人淡泊,待人热情,重感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不矛盾。前一句的意思是:人天性好玩,对玩投入极大热情,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知识,凝聚智慧,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和智慧是干不好工作的;后一句是王世襄的自谦之语,也是自得之言;这两句话表明王世襄专注于不被一般人认可的“学问”,却乐此不疲,很有收获。(观点明确2分,分析4分)

(4)示例一:学问与乐趣。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做学问的动力,带着兴趣去做学问,那么在做学问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能获得发现、探究、创新的乐趣;2在做学问的过程中,乐趣能产生强大动力,可以化苦为甘,使做学问不再是枯燥的事情,而成为有益的探索过程;3一个人学问成就的大小,往往与他在其中感受到的乐趣成正比。(考生结合自身实际阐释也可)

示例二:藏与散。1对一切藏品而言,藏是暂时的,散是必然的,藏与散是收藏过程中的一对矛盾;2藏是珍爱,也是保护,但并不是个人在物质上的占有;3散是对藏品进行的更合理的再分配,藏品散于社会,让更多人了解其价值,由此可以传承文化;4人对喜爱的东西应该懂得珍爱,藏时竭尽心力,也应该懂得与人分享,散时散得洒脱。(观点明确2分,分析充分6分)

    相关推荐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阅读答案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阅读答案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含答案) 阅读答案:《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含答案)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马未都忆王世襄: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阅读理解及答案 寂寞出学问 语文阅读答案 (2012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2017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练习:《人格—最高的学位》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高三语文导学案《高考考点之文言虚词3》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 阅读答案详解 (2012高考语文浙江卷) 高考语文阅读:“最美的音乐就在自己的国土上” 阅读答案 《学问之趣味》阅读附答案 寂寞是一种乐趣|阅读答案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语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3浙江绍兴中考语文试题) 高考散文《祈求》阅读答案 《话说文学趣味》语文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终于可以说声对不起》练习及答案 语文阅读:《惠特曼访问记》(2013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问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2015北京高考最后一卷语文及答案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语文阅读答案 《秘密宝藏》阅读答案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阅读答案(2013重庆高考语文试题) 语文阅读:《定和是个音乐迷》(2013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201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探讨与实例:收藏阳光 阅读《桃花源记》中的文段,完成问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机密宝藏阅读附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答案(201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 秘密宝藏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新闻阅读及压缩导学案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语文阅读答案 享受思考的乐趣阅读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 高考散文阅读题命题类型及解题思路分析学案 高考语文阅读 “归于泥土”耿 立 阅读答案 学与问阅读理解答案2021最新 学与问阅读短文答案 爷爷的宝藏 阅读答案 高中散文阅读《父亲的大学》附答案 “人们普遍认为哲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语文阅读答案 关于散文文体属性的思考 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科技说明文问题设置的常见类型 “问题引领”下的中考语文阅读教学浅探 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 阅读附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题 高考散文《祈求》阅读试题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梳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童趣》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 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阅读答案 (宋)苏轼《宝绘堂记》阅读答案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苏州终于起步,苏州终于腾飞。为外乡......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哲理散文 2011高考语文最新易错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详解) 学习的快乐在于“学”,也在于“习”阅读附答案 每人都有一个宝藏 语文阅读答案 (2011伊春,佳木斯,鹤岗,七台河,双鸭山中考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阅读:溃散的黑暗 高考散文阅读题:梧桐树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童趣》 《文学徐君家传》阅读答案(2014年高考天津语文) 《乙醇燃料将是绿色能源的最终出路》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关于月饼的起源……(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青铜文明源流考》语文阅读答案 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选段,完成问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阅读理解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题:胡杨树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传记阅读: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中考散文阅读试题试题精编:歌,一条无尽的路 《话说文学趣味》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文言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珠 宝》 《学问的功用》语文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山水画中的地质学》(2013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精选精炼 高考语文阅读:“莫言 中考语文散文的阅读方法解析 2014届高考语文考前精讲 取材于韩启德《我对科学文化与科学精神问题的看法》语文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问题语文阅读答案 2019年高考文学类阅读训练:《烟雨江南,千年扬州》(散文)阅读答案 2012福建高考语文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题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 林尽水源,便得...阅读答案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藏中阅读附答案 《“世界屋脊”多宝藏》阅读答案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阅读及答案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的高效策略 高考散文阅读题:上善若水阅读答案 话说文学趣味阅读理解 话说文学趣味阅读理解答案 《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阅读附答案 不躬不亲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语文阅读答案 文学的趣味 阅读答案 2013中考语文阅读答案:《西藏》阅读答案 每人都有一个宝藏 阅读答案 2017中考语文散文阅读备考:常见题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