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考略》阅读答案

小编:

山水诗考略

①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②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为化”(阮籍)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③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④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⑤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⑥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般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把登高的“怡悦”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其中有诗人自己登山的身影,有想象中北山隐者张五的怡悦之情,还有阔远的视野以及闪烁于其间的种种景物。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表现在一个“远”字上,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

1.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河之异”的国情对文人的影响,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越来越重。

B.流连山水,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受迫害的文人们缓解失落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C.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的出现。

D.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D(D项是从阅读者的角度表达的,不是山水诗形成的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B.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

C.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练。2.C(张冠李戴,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的是阅读者,不是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人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既生动再现了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

C.诗人用画笔一样的诗句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于是产生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D.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与隐者的情趣相表里,达到了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3.D(表述太肯定绝对,原文是“几乎达到”。)

    相关推荐

    “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诗意山水》 阅读附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思想感情分析--寄情山水 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鉴赏要诀 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天下无双的中国古代山水诗 中考小说阅读应考策略 高山流水听诗音阅读试题及答案 张抗抗《高山流水听诗音》阅读答案 中考答题策略技巧 中考议论文阅读应考策略 中考说明文阅读应考策略 杳杳寒山道 (寒山)高考诗词阅读答案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诗词阅读答案 中考抒情散文阅读应考策略 中考备考诗词赏析(19):次北固山下 走山访水与读山吟水阅读答案 中考叙事散文阅读应考策略 高考语文阅读天天练 :《 高山流水 》 中考备考诗词赏析(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考备考诗词赏析(18):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古诗文阅读附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策略 2012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备考策略 诗歌鉴赏备考精讲:《归嵩山作》(王维)参考答案 《高山流水》阅读答案(德州中考语文试题) 考前练兵复习有法:中考文言文阅读应考策略 水乡的桥 阅读答案(2014山东枣庄中考试题) 宋词赏析 朱熹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古诗文阅读理解:咏 山 泉(2011高考山东卷)(含答案解析) 游白水书付过 阅读答案(山东省中考真题) 2013中考语文阅读答案:《读山品水》阅读答案 鲁山山行诗词阅读答案 高山流水阅读答案 高山流水阅读答案 2012高考语文考试阅读解读与应对策略 《山水为何给人美感》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山水贵州》阅读答案 高山流水阅读答案 读山品水阅读答案 山水贵州 阅读答案 桂林山水阅读答案 《山水逸韵》阅读答案 古典诗歌理解重要词语解答方法全攻略 仁山智水 阅读答案 “2006年全国降水总体略偏少”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游白水书付过 阅读答案(2013山东临沂中考试题) 《读山品水》阅读答案 高山流水 阅读答案 山水豆花阅读答案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教学策略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阅读附答案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最新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感悟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答案 山水画的意境阅读理解题 古诗词阅读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参考答案 《山水画卷》阅读附答案 桂林山水阅读训练 《读山品水》阅读附答案 《山水豆花》阅读附答案 毛泽东词《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阅读思考练习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阅读答案 中考诗歌赏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阅读答案 《高山流水》阅读附答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阅读附答案 中考备考诗词赏析(17):己亥杂诗 读山品水阅读附答案 水北山居记阅读答案 忽略 阅读答案 《高山流水》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中国现代诗《死水》鉴赏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阅读附答案 水调歌头诗词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诗词阅读答案 山水画的意境 阅读附答案(2019贵州铜仁中考试题) 山馆诗词阅读答案 山中杂诗诗词赏析及阅读答案 忽略阅读答案 《山雨》诗歌对比阅读 阅读答案:《古怪的重水》(2012高考山东卷)(含答案解析) “2006年全国降水总体略偏少,局地干旱严重”阅读答案 乡野诗韵——水缸:静悟的诗人阅读附答案 中考各类文体阅读题解答高分策略 桂林山水之美阅读答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阅读附答案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阅读答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阅读附答案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阅读附答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备考精讲:《桃夭》(诗经)参考答案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阅读附答案 晋•陈寿《诸葛亮传略》中考语文阅读答案 舒婷《仁山智水》阅读答案 《高山流水》阅读答案翻译 2017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格式全攻略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阅读附答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阅读附答案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阅读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