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阳人也》阅读答案

小编:

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阳人也。平有器干,颇览书记。仕周,释褐卫王侍读。时武帝逼于宇文护,谋与卫王诛之,王前后常使平往来通意于帝。及护伏诛,拜乐部大夫。高祖龙潜时,与平情好款洽,及为丞相,恩礼弥厚。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往代之。弼果不从,平麾壮士执弼,送于京师。开皇三年,征拜度支尚书。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因上书曰:“臣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命,劝农重谷,先王令轨。去年亢阳、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常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然经国之道,宜资远算,请勒诸州刺史、县令,以劝农积谷为务。”上深嘉纳。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后数载,转工部尚书。时有人告大都督邴绍非毁朝廷为愦愦者,上怒,将斩之。平进谏曰:“川泽纳污,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愿陛下弘山海之量,茂宽裕之德。邴绍之言,不应闻奏,陛下又复诛之,臣恐百代之后,有亏圣德。”上于是赦绍。其后突厥达头可汗与都蓝可汗相攻,各遣使请援。上使平持节宣谕,令其和解。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赐之。岁馀,除汴州刺史。其后历许、贝二州,俱有善政。邺都俗薄,旧号难治,前后刺史多不称职。朝廷以平所在善称,转相州刺史。甚有能名。在位数年,会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戏,画衣裳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之。俄而念平镇淮南时事,进位大将军。仁寿中卒官。

(节选自《隋书·长孙平传》)

[注]高祖龙潜:指隋文帝杨坚未登基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麾壮士执弼 麾:部下。

B.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 罹:遭受。

C.自是州里丰衍 丰衍:充足富裕。

D.百姓大戏 大戏:肆意玩乐。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往代之

B.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往代之

C.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往代之

D.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往代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平颇有才干,博学果敢。他在北周为官时,做卫王的侍读,并深得信任;侍奉高祖时,他果断擒拿住有二心的贺若弼,解除了高祖的大患。

B.长孙平深谋远虑,防患未然。他请求皇帝下令各家各户,每到秋收时节,不管贫富,都要交出粮食,储存在村巷的公共粮仓中,以备不时之需。

C.长孙平为人耿直,敢于进谏。皇帝要处决被告发的邴绍,他晓之以理,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忧心圣德”等言辞最终说服皇帝赦免了邴绍。

D.长孙平政绩卓著,深受重用。他曾受皇帝派遣,成功地调解了与突厥之间的争执;也因为广受称誉被调任相州刺史,去管理历来“难治”的邺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龙潜时,与平情好款洽,及为丞相,恩礼弥厚。(5分)

(2)臣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命,劝农重谷,先王令轨。(5分)

4. A (“麾”一词,意为“指挥”。)

5. D

6. D(“调解了与突厥之间的争执”错误,长孙平调解的是突厥两个部落之间的争执。)

7.(1)高祖杨坚未登基时,与长孙平情投意合,等到高祖做了丞相,对他礼待恩遇更深。(译出大意给3分;“及”“弥”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臣下听说国家以民为本,黎民以粮食为命脉,鼓励农耕重视粮食,是前代君王的法令常规。(译出大意给3分;“劝”“令轨”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长孙平,字处均,是河南洛阳人。长孙平有器量和才干,读书很多。(他)任职于北周,出仕任卫王侍读。当时武帝受宇文护的威逼,图谋与卫王一起诛杀宇文护,卫王先后经常派长孙平往来与武帝互通信息。等到宇文护被诛杀后,(长孙平)被授予乐部大夫。高祖杨坚未登基时,与长孙平情投意合,等到高祖做了丞相,对他礼待恩遇更深。尉迥、王谦都先后兴兵在朝廷内轻慢,高祖特别在意淮南地区。当时贺若弼镇守寿阳,(高祖)怕他怀有二心,派遣长孙平兼程赶往替代他。贺若弼果然违命不从,长孙平就指挥魁梧的军士逮捕他,押送到京城。开皇三年,(朝廷)征调长孙平任度支尚书。长孙平看到当时天下州县多遭水旱灾害,百姓不能自给,上奏建议令民间在每年秋收后各家交出粟米麦子一石以下,按贫富区别等级交纳,储存在村巷公仓,以防备灾害之年,称之为义仓。(他)接着呈递奏书说:“臣下听说国家以民为本,黎民以粮食为命脉,鼓励农耕重视粮食,是前代君王的法令常规。去年大旱,关右发生饥荒,陛下调运山东的粮粟,设置平抑物价的部门

    相关推荐

    《长孙平,字处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也”阅读答案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也》阅读答案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阅读答案 “李渎,河南洛阳人也。”阅读答案 宇文庆,字神庆,河南洛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宇文庆,字神庆,河南洛阳人也 阅读附答案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阅读附答案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元定,字愿安,河南洛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阅读答案 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阅读附答案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渎,河南洛阳人也。”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阅读答案 文言文“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阅读答案及译文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译文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 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附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史珪,河南洛阳人》阅读答案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也阅读答案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原文赏析及习题答案 和峤,字长舆,汝南西平人也...阅读附答案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文言文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阅读答案 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 阅读答案 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阅读答案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阅读附答案 “马周,字宾王,清河茌平人也”阅读答案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阅读答案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阅读试题及答案 及翻译 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省阅读附答案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阅读附答案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张宗字诸君,南阳鲁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也阅读答案 褚翔,字世举,河南阳翟人...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高隆之,字延兴,洛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阅读附答案 袁裕,字仲宽,洛阳人阅读答案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阅读附答案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阅读答案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阅读答案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阅读答案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阅读答案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阅读答案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阅读答案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阅读答案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也阅读题与答案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阅读答案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 阅读答案附翻译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阅读答案 文言文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阳斐,字叔鸾,北平渔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阅读答案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也”阅读答案附译文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阅读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阅读答案 “贾谊,洛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阅读答案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阅读附答案 “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阅读答案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阅读附答案 “马周,字宾王,清河茌平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阅读答案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阅读试题及答案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阅读附答案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阅读附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卜式,河南人也....阅读附答案 于休烈,河南人也阅读答案 赵达河南人也阅读附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 阅读答案附翻译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王睿,字洛诚,自云太原晋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陈谦字子平,平江人也阅读答案 《长孙嵩,代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阅读附答案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阅读附答案 于休烈,河南人也 阅读附答案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阅读答案 “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阅读答案 文言文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阅读附答案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阅读 “种皓字景伯,洛阳人”阅读答案附译文 《刘休宾,字处干,本平原人》阅读答案 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阅读附答案 阅读答案:刘廙字恭嗣,南阳安众人也……(含答案)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 阅读答案附翻译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文言文阅读答案 “马周,字宾王,清河茌平人也”阅读试题及答案 (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