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练习题答案

小编:

九年级语文(上)复习专题

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两章》)

(一)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三段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C.第四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4.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 )和(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E.多助之至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5.“得道者”的意思是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

6.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 (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13.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9.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

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三)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③足兵 兵

④民信之矣 信

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3.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14.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参考答案:

1.(1)兵器 (2)限制 (3)通“叛”,背叛 2.C 3.B 4.A B 5.施行仁政的人 君子 6.得道 天下顺之 7.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8.B 9.B 10.C 11.D

12.①兵器 ②疆界(答“限制”也算对) ③军备(军队) ④信任,信用

13. ①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②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5. [甲] 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

    相关推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阅读答案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阅读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附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附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附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附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附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附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附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附答案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阅读附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阅读题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试题精选与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考阅读答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第1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子奇治县》对比阅读答案 《曹刿论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子奇治县》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下面各题阅读答案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阅读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阅读附答案 《曹刿论战》《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刿论战》比较阅读及答案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阅读附答案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精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附参考答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比较阅读答案及翻译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对比阅读答案 《曹刿论战》《得道多助》对比阅读及答案 《得道,失道》《生于,死于》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得道,失道》《生于,死于》比较阅读答案 大道之行也练习题及答案 做梦有助于学习阅读附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题:江山之助 阅读附答案 《大道之行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江山之助”阅读训练及答案 精神救助原文阅读理解答案最新 精神救助阅读题及答案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求助自己阅读答案 江山之助 阅读答案 互帮互助阅读答案 《行道树》阅读理解练习题及阅读答案 《江山之助》阅读答案 《江山之助》阅读答案 《江山之助》阅读答案 《江山之助》阅读附答案 《失亲得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严助》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阅读《严助》答案 江山之助 阅读附答案 赴洛道中作阅读答案 赴洛道中作阅读练习及答案 助学良方:说明文阅读四要 松下幸之助......阅读附答案 《在山阴道上》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答案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阅读题答案 最后一道菜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 最后一道菜阅读理解 《一元钱的捐助》阅读答案 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阅读答案 正能量助人实现理想阅读理解答案 张莉《精神救助》阅读答案 文学为“中国梦”助力阅读答案 文学为“中国梦”助力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茶马古道》练习及答案 厚道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揠苗助长”文言文及翻译 《“道德血液”不应缺失》阅读附答案 说明文《香道·人道·天道》阅读答案 《求助也是一种力量》阅读附答案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阅读答案 张莉《精神救助》语文阅读答案 《“弓”中为何多道弯》阅读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林荫大道》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练习“林荫大道”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阅读答案 天助我写《澳门新魂》阅读答案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 《香道·人道·天道》(含答案解析) 《乐于助人的张奶奶》阅读答案 精神救助记叙文阅读附答案 《剔掉多余的 孙道荣》阅读答案 剔掉多余的(孙道荣)阅读答案 给美丽做道加法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饭后喝酸奶有助消化吗 阅读答案 求助也是一种力量阅读答案 《朗读有助于记忆吗》阅读附答案 《文学为“中国梦”助力》阅读附答案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阅读附答案 你有多重要( 孙道荣)阅读答案 《自然之道》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假道灭虢》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襄邑道中》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借助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