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从《孔雀东南飞》的教学谈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编:

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位教研员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他说当今语文教学中有两大问题:一是对现代文只求宏观把握,一是对文言文只求微观理解。意思是讲现代文,架空的分析太多,而对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不作讲解,对文中重要的信息不去辨别和筛选,因此对现代文的把握也是空的和虚的。对文言文则相反,往往只着重于字词串讲、句句翻译,而不去正确把握文意、分析文章内容,更谈不上评价和鉴赏。根据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全国统一考试说明(语文)》(以下简称“说明”)的要求,广大师生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越来越明确,这两个重要文件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仅从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出发,简略谈一下文言文教学及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识记实词,为大脑语库储存财富

掌握相当数量的实词,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础,这已是广大师生的共识。尽管《孔》是一首诗歌,识记、理解实词的意义还是应置于培养能力的首位。教师在备课时最好对文中出现的实词作一个量化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时可重点让学生去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如识记“见、令、适、举、慎、渠、白、意、要、逆、谢、故、相、会、信、赍”等单音词和“伶俜、葳蕤、丁宁、否泰、作息、交通”等复音词,去理解“再拜、六合、黄昏、人定、五更、适”等古代文化常识。在讲课时应强调这些词语的语境义,有些词语在文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则应把握时机进行比较。如“适”字,文中出现三次:“始·适(出嫁)还家门”,“处分·适(按照)兄意”,“·适(刚才)得府君书”;如“举”,文中出现四次:“·举(举起)手长劳劳”,“·举(抬起)身赴清池”,“·举(开口)言谓新妇”,“莫令事不·举(成功)”。尤其是“相”字,文中出现十多次,须仔细分辨其读音和意义:就读音看,除了在“儿已薄禄相”中读xiàng外,其余均读xiāng;就意义看,在“枝枝相覆盖”等句中作“互相”,在“嬉戏莫·相忘”“还必·相迎缺“怅然遥·相望”等句中表示动作行为趋向一方,以上三例句则分别表示动作行为趋向“我、你、他”各方,把称代方向弄清楚,词义也就基本把握了。根据《大纲》和《说明》的要求,掌握文言实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缺少它,就谈不上阅读文言文,也很难适应高考的需要。如对照高考文言文试题,即可发现历年试题中检测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大都可以从课本传统课文中找到依据,如“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1993年第16题)中“逆”字,与本诗中“逆以煎我怀”中的“逆”字同义;“刺诸县短长”(1996年第14题)中“短长”的偏义用法与本诗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相同等等。由此可知,识记、理解文言实词是阅读中最基本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是决不会放弃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的。至于培养的方式,则可以多样化,这里不再赘述。

二、把握诗歌形象,提高鉴赏能力

但是,如果把高中文言文教学只理解为字词句的教学,那就失之偏颇了,因为那样做恰恰忘记了语文教学的高层次的能力目标。《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对文言文《说明》强调考生要具备“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并能够“正确把握文意”,“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会“分析文章的内容”,“对文章内容作出初步评价”。这些要求远远超出了字词句的范围。《孔》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史中的重要标志。这首被称为“长诗之圣”的作品,具有深广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千百年来得到历代人民的喜爱。其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极为成功,从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到重要人物焦母、刘兄、刘母等,无一不具有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教授这首长诗时,除了让学生弄懂字词、丰富文言词汇量外,还必须通过分析、评价内容来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课文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如果只是停留在微观的“串讲”上,岂不可惜。这样,我们可以设计若干题目去具体地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典型形象。如:1.第2段刘兰芝自述,表明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对丈夫诉说苦楚后表白:“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她真的是自请遣归吗2.第3至6段写焦仲卿与其母对话,表现了焦仲卿怎样的性格特点?焦母是个怎样的人?3.第8段写刘兰芝反驳婆婆无理指责,表明了她怎样的思想性格?4.第9段详写刘兰芝理妆,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5.第10至12段,写兰芝告别婆婆、小姑和丈夫。对婆婆为什么说“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对小姑为什么会“泪落连珠子”?对丈夫则为什么说“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6.兰芝第二次婚嫁的原因是什么?她的母亲和兄长在此事中各起什么作用?诗歌刻画刘兄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7.面对兄长的逼嫁,兰芝立即许婚,并在婚期逼近时迅速做好嫁衣。这些表现了兰芝怎样的感情状态?8.诗歌极力渲染太守家准备迎亲的豪华场面,对表现兰芝的性格起什么作用?9.兰芝、仲卿都忠于爱情,反抗压迫,以死殉情,但又各有不同的个性。试以两人以死殉情的情景,比较分析两个人不同的个性特征。10.诗篇托物起兴的开头,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愿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学生至少有两点收获:一是较准确地把握了刘兰芝、焦仲卿等诗歌形象;二是知道了分析文章不是靠架空的干巴巴的几条筋,而是必须从具体内容出发,通过对具体材料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去了解作者的看法和态度。尤其在对“刘兰芝主动提出‘遣归’”、“焦母对仲卿有无母爱”、“兰芝二次婚嫁前精心制作嫁衣”、“为什么双双自尽而不采取别的反抗方式”诸问题展开争论后,把分析引向深入,对诗歌形象的把握就更准确,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学习语言,理解写作技巧

学习古代作品,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学习语言,当然,是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就《孔雀东南飞》而言,长诗历经千百年的锤炼,其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我们可从两个方面去学习:

其一,是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

古代优秀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大都具有这种特点,如《史记·鸿门宴》中记载刘邦、项羽、范增、樊哙等人的对话,《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记载诸葛亮、鲁肃、周瑜等人的对话,闻其声即可见其人,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在《孔雀东南飞》中也是如此。如作品第10至12段写刘兰芝告别婆婆、小姑与丈夫。对婆婆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在严厉的婆婆面前,刘兰芝抑制感情,违心自责,没有眼泪,没有哭诉,委婉地表达了对婆婆的不满,更深刻表现了她忠于爱情,万分不舍离开恩爱的丈夫。告别小姑时说:“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则饱含着深情,表现了她的善良和重感情。最后告别丈夫时说:“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则不再像前面那样表白委屈、抒发怨愤,而是盼望丈夫早日来迎接,以免再生变故;并以蒲苇自誓,决心经受任何逼迫诱惑,忠贞爱情始终不渝。诗歌在通过人物语言塑造性格形象方面确实独树一帜。不仅刘兰芝的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而且其他人物如焦母的独断专行、无理刁难,焦仲卿的忠诚痴情、软弱顾虑,刘兄的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大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而表现出来的。

其二,是语言的铺陈、比兴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如诗中有两段排比的句式:前一次是兰芝对丈夫诉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后一次是阿母询问女儿为什么被遣回家:“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从母女二人口中说出内容完全相同、词句基本一样的话,前者意在表明,自己自幼经过良好教养,嫁到焦家,辛勤织作,还遭婆婆无理挑剔,实感委屈,倍觉苦楚;后者则说明了,自己从兰芝幼年就对她进行良好教养,此时竟被遣回家,大出意外,疑惑不解。由此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的罪恶。此外,如诗篇开头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托物起兴,创造出缠绵悱恻的情调,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更表达了作者的强烈愿望,“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的鸳鸯,“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的松柏梧桐,已脱离了其外形所提示的意蕴,升华为美好的理想、悲惨的命运和执著的情爱这样更加深广的涵义了。

中学文言文课文,大都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不衰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学习这些作品的意义,从短期看,似乎只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以适应高考的需要。然而其长久的意义应该是十分深远的,那就是吸收祖国语言文化这份珍贵遗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为未来的事业创造辉煌业绩。因此,我认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把握文言虚词的用法,辨析文言的特殊句式,更要充分利用每篇范文(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文学、写作等因素,以较快地提高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评析思想技巧、鉴赏文学形象的能力,对每一篇课文,选定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这样,通过三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一定会切实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以至终身受益。

    相关推荐

    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谈谈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浅谈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孔雀东南飞》琐谈 《孔雀东南飞(并序)》原文阅读 孔雀东南飞阅读答案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能力培养_语文论文 《孔雀东南飞》的语言特色 《孔雀东南飞》教学漫谈 《孔雀东南飞》教学杂谈 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孔雀东南飞朗读 《孔雀东南飞》译文 《孔雀东南飞》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 谈《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效果 浅谈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孔雀东南飞》译文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要从培养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起步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阅读中感悟能力的培养 杂家杂谈——《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 浅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孔雀东南飞》的个性化解读 浅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孔雀东南飞》教学 孔雀东南飞(图)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作文 孔雀东南飞2 《孔雀东南飞》修辞艺术谈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孔雀东南飞学案 孔雀东南飞1 孔雀东南飞3 孔雀东南飞文言文注解与翻译 《孔雀东南飞》教案 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下) 浅谈综合能力的培养 《孔雀东南飞》课文评点 刘兰芝的悲哀——读《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之十三能织素 浅谈倾听能力的培养 《孔雀东南飞》的美与悲 我教《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教案 我教《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课文简析 谈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孔雀东南飞》教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_语文论文 《孔雀东南飞》剧本 《孔雀东南飞》解题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剧本 孔雀东南飞练习 《孔雀东南飞》原文及译文 《孔雀东南飞》主旨探究——《孔雀东南飞》主旨探究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恳谈 再谈《〈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 ·谈高中生语文阅读中质疑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孔雀东南飞》剧本 《孔雀东南飞》新探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 剧本 《孔雀东南飞》中“相”的用法 浅谈作文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练习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随感 《孔雀东南飞》新传 《孔雀东南飞》赏析 再谈《〈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 《孔雀东南飞》之戒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粤教版)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赏析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传说 论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换个方法读《孔雀东南飞》 浅谈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从建构主义谈推想能力的培养策略 再谈《〈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 《孔雀东南飞》的民歌特色 《孔雀东南飞》导学案 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自”